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鲜为人知的黄埔军校第四分校参谋勤务研究队(附该队1、2期名录)|静思斋

(2023-10-21 19:23:49)
标签:

中央陆军军官学校

广东军事政治学校

黄埔军校第四分校

黄埔军校广州分校

黄埔军校同学录

分类: 史料整理
静思斋收藏的民国故纸系列之(133)——1939年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四分校第二期参谋勤务研究队同学录
本文系静思斋·于岳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藏品交流链接:http://book.kongfz.com/60940/6378258505/

前年通过老邹帮忙买到了这本《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四分校第二期参谋勤务研究队同学录》。此同学录编印于1939年,封皮应已非原配,从字迹来看或为解放初期“归档”时所书,内页上角有红铅笔标注页数,标注风格颇似我此前收藏的另一册四分校十九期八总队一大队同学录,让我怀疑会不会是从同一个局子流出来的东西。

鲜为人知的黄埔军校第四分校参谋勤务研究队(附该队1、2期名录)|静思斋

这个参谋勤务研究队(以下简称参谋队)字面上的意思并不难理解,应该是抗战时期黄埔四分校为深造部分在职参谋人员所设,并非黄埔正期,而“队”的规模也很小,充其量也就百来号人。该队虽然在校史的《第四分校各期(班、队)历届毕业生调查表》中有所体现,但并无其他介绍,同学录中的序言训词也都是鸡汤文,没有该队历史沿革介绍,我查了一圈没啥发现,一时莫知其详,便搁置下来了。直到本月初拜读了陈重阳老哥的《山河动:中央军校广州分校第一期学员总队详情》一文,这才让我忽然有些茅塞顿开。

1936年“南天王”陈济棠倒台后,广东军事政治学校被中央收编,改称为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广州分校(即后来的第四分校)。同年11月1日,原第四路军军官团奉令归附广州分校,改编为学员总队第一期,陈兄处有1937年该总队原版同学录,据他统计,该总队编有“参谋研究队、十一个步兵队、两个炮兵队,一个工兵队”,共计1884人。当时看到此处让我眼前一亮,原来参谋队的源头是在这里啊!

鲜为人知的黄埔军校第四分校参谋勤务研究队(附该队1、2期名录)|静思斋

据校史记载,广州分校/第四分校的学员总队一共办了两期,参谋队也是两期。该队是否隶属于学员总队,与之开学毕业的进度是否相同,我尚不敢断言。从目前已知的情况来看,第一期应该是在一起,或许参谋队学员还是从第一期学员里选拔出来的,最后都编在了一本同学录里面;而我所藏参谋队第二期同学录则是独立成册,通篇也并无一字提到学员总队的事。

唯陈兄文中所述,参谋队的前身乃广东军事政治学校的军官深造班,并提到参谋队的一位抗日烈日王继昭的经历,是由“军官深造班编入第一期学员总队,改称参谋勤务研究班”。我按图索骥查考之后,觉得这个说法可能有些问题。首先是在《连南文史》中找到的《南京抗战牺牲的王继昭少校》,其中一段原文如下:
鲜为人知的黄埔军校第四分校参谋勤务研究队(附该队1、2期名录)|静思斋

该段其实对军官深造班与参谋队的逻辑关系交待得并不清楚,甚至会让人读出两者就是一回事的感觉,但情况真是如此吗?从时间上来看,军官深造班应是成立于1934年(一说1935年),这个我另外从1934年一个叫《白刃》的军事期刊上找到了佐证,上面记载了有一位名叫李孟质的连长考入了该班,并已入学(见下图)。经与陈兄简单探讨一番,我看到了他发来的王继昭履历表,但其中却只字未提军官深造班的经历,这让我叒极感困惑,一时难解。

鲜为人知的黄埔军校第四分校参谋勤务研究队(附该队1、2期名录)|静思斋

另有文献及回忆文章记载,军官深造班(亦有些写为军事深造班,我仔细琢磨了一番,觉得这两个说的应该是一个班,可能是记述者的混淆,广东军事政治学校另设有“军官班”,但那个成立时间很早,是短期轮训性质的,办了很多期,按说谈不上深造)为仿陆大课程而设立,招收部队中有军事学基础的中下级军官约百人,修业时间为一年半,仅办一期,毕业后派到各军师当参谋(见张诗教-《广东军事政治学校见闻》)。如此看来,该班当时已确实毕业,而且时间应该是在1936年左右,或还在学员总队一期(包括参谋队)成立之前,所以参谋队恐怕并不是深造班的并入改称。

除此之外还有两个旁证。一是我目前已发现至少有三人曾就读于军官深造班,但并不在参谋队之列,分别是林荟材、黄元昌(这两位是少将级)、还有前面提到的李孟质连长。二是《黄埔军校分校概览》中的各期毕业生表(与校史中的那个表大致相同),下有明确备注:不含广东军事政治学校开办的军事深造班...等。我想这大概也能说明参谋队与军事深造班/军官深造班不是一回事。

所以我觉得,参谋队有可能是在1936年间另起炉灶的,而且从其第二期学员的构成来看,有些人正是出自学员总队一期的步、炮队。可见,这应该算是一个层次比较高的军事教育班队,非寻常军事养成教育可比,对学员学术素养的要求或也较高。当然,由于广东军校史料纷乱驳杂,我所知的更是稀少,上述内容或有不确之处,还有待继续考证探讨。

参谋队第二期的开学时间应是在学员总队一期毕业(陈兄文中为1937年10月)之后,在其教育周期内,正赶上第四分校的渐次西迁,直至广西宜山(今河池市宜州区)。1938年10月,该队停驻柳州,曾拍了下面这一张大合影留念,我推测这本同学录可能也就是在条件更好的柳州辑印,而非宜山。从同学录中留下的零星信息判断,参谋队第二期大致是在1939年3月左右毕业于广西宜山(也不排除是在柳州,按:第四分校副主任谢婴白所作序文落款时间地点是1939年2月于宜山,龙云题词落款为3月,同学录原主何第昌在扉页写的是6月19日于南浦圩。经查南浦圩貌似是广东翁源的一个地名,或许是何第昌毕业返部后收到的,似难作为毕业时间的认定)。

鲜为人知的黄埔军校第四分校参谋勤务研究队(附该队1、2期名录)|静思斋

在我的印象中,四分校自迁到宜山起,同学录的制作水平就不太行了,开本小纸质糙少有照片。但这本参谋队二期同学录却是个例外,其印制相当讲究,整本皆采用铜版纸,而且每两页之间还插有一张硫酸纸防潮,所以看着挺厚的一本,其实才一百多页。

我忽然在想,抗战时黄埔同学录许多无照片收录,很多固然是因条件艰苦,但另一个关键的原因可能是“穷学生”实在没钱。不像这种学员,本身都有不算低的职务,还是带薪深造,队里人少拍照制版也轻省,弄本这样的同学录出来似乎游刃有余。相比之下,同时期在宜山的15、16两期同学录就是天壤之别。另比如,四分校迁贵州独山后,17期26总队同学录就弄得相当可以(华侨生总队,同学相对富裕),19期8总队1大队(本大队都是学员)同学录也是精装有照片,其他的似乎就相形见绌了。

四分校参谋队共办两期,其中第二期同学96人,同学录中均有照片收录,数字也与校史所载相吻合。另后附第一期同学119人,无照片,与陈兄标注的数字120人基本吻合,但校史所载为127人,不知所本。按说同学录中的记载应算是最可靠的,故可以认为,以下我所发布这份名录中的215人,基本算是从黄埔四分校参谋队毕业的全部学员了。


                        静思斋  于岳
                        2023年10月21日 

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四分校参谋勤务研究队官佐、学员名录

特别说明:

1、以下内容由静思斋——于岳整理,敬请遵守网络文明及个人劳动成果,未经本人许可,谢绝以任何形式全文抄袭、转载。如需在公开出版物中使用,请注明出处。违者必究,情况严重的,将寻求法律途径解决。

2、此名录所载第二期学员96人均有照片收录,第一期学员119人均无照片收录,官佐姓名后有√的有照片收录。

3、本人唯一联系方式(电子邮件):yuhui523@vip.qq.com

官佐(职级/姓名/籍贯/出身)

第四分校
中将主任  韩汉英√  海南文昌
少将副主任  谢婴白√  广东博罗  保定军校
少将政治部主任  李厚征√
上校办公处处长  吴敬群√
一等军需正经理科长  庄清沅√  广东梅县
一等军医正医务科长  陈敦德√  广东陆丰  日本金泽医科大学
通讯处副主任  杨群√  广东文昌  黄埔五期政治科

教官
上校战术教官  谭梦贤√  贵州贵阳  陆军大学
上校战术教官  张国选√  安徽  陆军大学
上校战术教官  王学韬√  福建  陆军大学
上校战术教官  林象盛√  广东  陆军大学
上校战术兼战史教官  张治学√  湖南祁阳  陆军大学
上校参谋业务/谍报勤务教官  许元干√  广东新会  陆军大学
上校战术兼动员学教官  李涛
中校输送学教官  舒仲玑√  广东番禺
中校筑城学教官  林琳√  福建
中校航空学教官  陈家秀√  广东文昌  广东航校三期
海战学教官  俞谦√
中校化学兵器教官  方兴国√  安徽
航空战术教官  刘国运√  湖南衡阳
航空测量学教官  王书云√  广西全县
政治学教官  张良修√  广东惠阳  法国帝雄大学
政治学教官  钟道存√  广东五华  国立中山大学
政治学教官  李诗作√  广东梅县  上海复旦大学
国术教官  顾鼎√  河南固始  南路军教导总队高级班

队部
上校前队长  张经√  安徽桐城  保定军校四期
中校队长  刘景武√  广东潮阳  本校七期
少校区队长  罗秉权√  广东兴宁  广东军校
少校区队长  古声√  广东兴宁
少校前区队长  刘去非√
少校前区队长  吴步云√  河北冀县  本校高教班四期
经理员  李振文  广东五华
司书  梁立中  广东廉江
司书  李子泓?  广西柳城

第一期:119人
严庄(广东)  陈廷光(广东)  吴启沃(广东)  简国炽(广东)
凌准(广东)  黎高鸿(广东)  邹世强(湖北)  潭斌(广西)
冯秉钧(广东)  孙谭平(广东)  邹任远(广东)  刘彰顺(广东)
罗华经(广东)  萧公剑(广东)  陈干东(福建)  张次良(广东)
邢珊(浙江)  黄文燮(广东)  陈一林(广东)  廖茂结(广东)
黄宝中(广东)  陈昌明(广东)  陈正平(广东)  祁光汉(广东)
刘佑寰(广东)  黄立生(广东)  向丕荣(广东)  黄英材(广东)
邹锡猷(广东)  叶渭松(广东)  丘作民(广东)  林达荣(广东)
苏惠棠(广东)  马崇质(广东)  李遴浩(广东)  陈达增(广东)
胡善忠(广东)  容立新(广东)  丘峥(广西)  张振纲(广东)
钟德才(广东)  李家声(广东)  周绍畴(广东)  蔡新民(广东)
严文亮(广东)  叶仕超(广东)  刘淑文(广东)  王霖(广东)
丘炳华(广东)  叶庄中(江西)  黄国强(广东)  陈祖书(广东)
赵仕维(广东)  陈彝生(广东)  高剑明(广东)  张帆(广东)
廖元恺(广东)  吴安中(广东)  郭李池(广东)  张国忠(广东)
范毅刚(广东)  吴寿眉(广东)  郑斐然(广东)  罗德峰(广东)
梁树清(广东)  吴达中(广东)  梁国才(广东)  严修(广东)
王于民(广东)  周可风(广东)  许实拱(广东)  陈民杰(广东)
庞祢天(广东)  符允中(广东)  申崇圣(广西)  伍德威(广东)
林启明(广东)  王继昭(广东)  黄祯祥(广东)  杜文海(广东)
杨勋(广东)  曾传坦(广东)  谢朝彬(广东)  蔡国元(广东)
鲁万松(广东)  温宝麟(广东)  高寿荣(广东)  梁蔚龙(广东)
丘学英(广东)  刘克瀛(广东)  林安龄(广东)  王昌颖(广东)
卢德威(广东)  罗策中(广东)  郭益军(广东)  李达德(广西)
方廉兴(广东)  曾继福(广东)  杨挺节(广东)  徐智(广东)
陈芝静(广东)  韩友梅(江西)  叶树乙(广东)  何壁一(广东)
李文杰(广东)  何恺寿(广西)  何维显(广东)  曾金亨(广东)
唐鹏(湖南)  颜启赤(广东)  唐鸿发(广东)  黄林杏(广东)
胡拯民(湖南)  刘观凯(广东)  卫吾(广东)  何圣禄(广东)
廖锡(广西)  陈钊贤(广东)  黄雄(广东)

第二期:96人
钟欣慈(广东蕉岭)  梁强(广东钦县)  何第昌(广东始兴)  麦瑶池(广东高明)
曾淑帆(广东五华)  曾君参(广东罗定)  陈任(广东合浦)  苏大伟(广东茂名)
陈中流(广东罗定)  陈宗璜(广东番禺)  谢汝初(广东高明)  邓士元(广东中山)
冯承澧(广东钦县)  陈业平(广东合浦)  杨锋(广东惠阳)  敖桂昌(广东阳江)
陈金章(广东番禺)  余伯敬(广东合浦)  刘秉培(广东合浦)  骆汝骏(广东龙川)
黄大锵(广东番禺)  叶艳青(广东梅县)  周怀国(广西上思)  侯元燊(广东文昌)
徐会源(广东蕉岭)  何忠(四川岳池)  王世兴(山东广饶)  蔡菲琛(广东梅县)
李瑚(广东梅县)  李英南(广东五华)  王诰(广东合浦)  江斯凯(广东廉江)
黄文(广东台山)  曾爱中(广东兴宁)  官家谋(广东始兴)  曾辉(广东梅县)
毕君蔚(广东花县)  许琴堂(广东万宁)  叶瑞生(广东钦县)  黄鼎文(广东惠阳)
郑文海(广东恩平)  邓甫(广东合浦)  李竞秀(广东信宜)  钟敬敷(广东梅县)
罗志方(广东惠阳)  林宝升(广东合浦)  庄桃元(广东梅县)  官剑鸣(广东大埔)
刘志远(广东梅县)  陈三孚(湖南郴县)  范翙霄(广东兴宁)  吕士敏(广东儋县)
欧珍才(广东罗定)  陈仲华(广西宾阳)  陈峥嵘(广东台山)  陈文庄(广东新会)
陈成法(广东阳江)  黄玮瑛(广东兴宁)  凌巨鸿(广东番禺)  刘永原(广东梅县)
叶创(广东梅县)  彭乃潮(广东合浦)  钟国骍(广东番禺)  张芳伦(广东惠阳)
黄定球(广东兴宁)  陈中瑞(广东惠阳)  凌广昌(广东平远)  杜荫民(广东琼山)
刘家源(广东合浦)  陈定邦(广东增城)  李松(广东合浦)  陈正山(广东文昌)
周哥伦(广东信宜)  余国智(广东徐闻)  李绍裘(广东台山)  张狄飞(广东电白)
林武贤(广东合浦)  黄意观(广东防城)  丘渭林(广西陆川)  卢猷(四川资阳)
石国貤(广东新兴)  王冠豪(广东平远)  谢来锦(广东平远)  劳宪德(广东合浦)
刘剑谷(广东大埔)  王光普(广东东莞)  苏焯辉(广东合浦)  宋德旻(广东合浦)
曾少珍(广东五华)  龚心泉(广东阳江)  廖集德(广东合浦)  陈汝铿(广东东莞)
廖达材(广东梅县)  黎谦堂(广东廉江)  梁君亭(广东文昌)  张德恒(广东钦县)
注:通讯录中曾君参记载为曾钧参、叶艳青记载为叶滟青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