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934年陆军步兵学校第二期同学录|静思斋

(2023-07-10 09:01:19)
标签:

民国陆军步兵学校

王俊中将

贾亦斌

南京三牌楼

分类: 史料整理
静思斋收藏的民国故纸系列之(125)——1934年陆军步兵学校第二期同学录残本
本文系静思斋·于岳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近日得好友唐兄之助力,于孔网买到民国时期陆军步兵学校录残本一册。此书已无封皮,内容前后有缺,此类残本由于转手困难,价值在收藏市场上素来不被认可,故得以从容购之。从卖家上传的几张图片中,我已知晓此书为编印于1934年的《陆军步兵学校第二期同学录》。在我收藏之民国军校文献中,“黄金十年”时期首都南京的原版同学录一本没有,向来引为憾事。此番一举破荒,虽然只是个残本,但亦颇感欣喜。

1934年陆军步兵学校第二期同学录|静思斋
喜获残本

该残本尚存140余面,后面通讯录中记载的本期学员共计141人(比对我所藏步校四期同学录中的记载,人数完全相符),有照片收录的亦有122人,所缺者仅10%出头,主体内容的完整程度远超预期。此同学录全部采用铜版纸印制,照片品质上佳,书顶书底甚至效仿了一些日式同学录的做派刷以金粉,体现着民国时期同学录的最高制作水准。总体来看,此书买得绝对是物超所值了!

1934年陆军步兵学校第二期同学录|静思斋
校长王俊中将

陆军步兵学校是民国时期重要的一所兵科院校,但其存世文物、档案记载、甚至是文史文章中的记载都相对稀少,世人莫知其详。1930年冬,陆军中将王俊(海南澄迈人,是与蒋百里、杨杰齐名的军事教育家)奉命筹建陆军步兵学校。彼时国军序列中派系极多,编制混乱,在军事教育及日常训练中更是“博采”苏、德、日众家,杂乱无章。步兵为军中主兵,编制一份适合国军特点的步兵操典、统一步兵教育之指导思想,实已刻不容缓。对此,王俊将军可谓建树良多。

1934年陆军步兵学校第二期同学录|静思斋
校长王俊向本期学员训话

步校筹建之时经费缺乏,筚路蓝缕,几乎是白手起家,要啥没啥,还曾因划拨的晓庄师范地皮出现纠纷,和政校打了一场“官司”。最后只得迁到三牌楼三十三标营房(军政部对面)筹备建校,招收第一期学员,于1932年2月12日正式开学。自此,在国军的步兵教育体系中便形成了三个层级:中央陆军军官学校(黄埔)为基础军事教育,陆军大学讲授师以上大兵团作战的高等学府,而陆军步兵学校,正是介于两者之间者。

1934年陆军步兵学校第二期同学录|静思斋
1934年南京地图中的33标营房旧址

“学员队”是步校的主体(学员是指原有职务的军官入校受训,我以前已多次提到学员与学生的区别),以“召集步兵军官增进其战术,射击、通信等学术,以期普及于各步兵队...”为主要教育目的。抗战爆发前,步校学员队在南京共办了三期,后因中倭关系紧张,部队急需用人,遂专办各种短期训练班(学员队为主的时期,短期训练班也存在),直到1942年才奉令恢复学员队。我亦收藏有恢复后的《陆军步兵学校第四期同学录》(名录可点击查看),这本同学录还有一段与原主高尚志老先生的传奇故事,有兴趣的朋友可在百度搜索我所作《深切缅怀河南南阳黄埔抗战老兵高尚志先生》一文。

1934年陆军步兵学校第二期同学录|静思斋
我收藏的《陆军步兵学校第四期同学录》

步校学员队第二期于1933年11月开学,1934年5月毕业。按1931年9月颁布的《陆军步兵学校条例》记载,学员招收只有一个条件——在队服务一年以上的步兵军官。至于学历,黄埔出身的也好,行伍出身的也罢,却并没有要求。学员入学时的职务也差异很大,下至少尉排长,上至上校副官长,干什么的都有,大致是由各部保送,中央军与地方杂牌一视同仁。但因“僧多粥少”,需要通过严格的考试才能被录取,考不上的自也不在少数。

1934年陆军步兵学校第二期同学录|静思斋
校长王俊邀请首脑参加本期开学典礼的呈文

1934年陆军步兵学校第二期同学录|静思斋

1934年陆军步兵学校第二期同学录|静思斋
陆军步兵学校时期的贾亦斌

贾亦斌在回忆录中用二页篇幅记叙了在步校的往事,这也是目前我唯一找到的关于步校二期的生动记载。在步校的学习时间虽不长,但课程非常充实,使贾亦斌的各项技能突飞猛进,待他毕业返回原部后,随即担任军事教育工作,就像一颗种子一般,把所学知识带回部队生根发芽,诚如步校之教学目的所述矣。及至抗战爆发,贾亦斌被提升为少校营长,成为名副其实的带兵主官。淞沪抗战之际,贾亦斌积极请缨,所在团调赴上海前线,直接改了番号补充进第1师(这事挺稀罕的),从杂牌军归入中央军序列。

在淞沪战场上,贾亦斌两度负伤不下火线,作风顽强,指挥若定,得到了旅长严明的赏识,有意将他提拔为中校团附,然上报上去却遭到了军长胡宗南的否决,认为贾亦斌这种行伍出身在咱这清一色天子门生的“天下第一军”中带兵断然是不好使的,最后只得给安排了一个第2旅中校参谋主任。从这也不难看出,步校这个学历,虽然所学足够丰富、甚至是胜于黄埔,却仍然不能给“出身”带来什么实质改变。一年之后,贾亦斌从第1师转回原部,升任41师上校参谋处长(此时距其在步校毕业只有4年,当时职务仅是中尉连附),此后的传奇经历与本文不甚相关,便不再赘述了。

本期学员中除了贾亦斌、方懋锴、宋健人等十余人官至少将之外,亦发现有李冠那、宋国安、阮成美、袁福崇、柴敬忠、谢世庆等六位(或有遗漏)抗战英烈,他们在殉国时多已升至团级(入步校时基本都是连长)。还有一位名叫万里浪,这一发现让我很惊喜,我一度以为是汪伪“76号”的那位神秘人士,后与孙兄研讨一番发现只是重名(最后我查证出来此同学录中的万里浪是滇军中人物,官至暂22师副师长),一时颇觉遗憾。

关于本期学员名录,早在十余年之前,黄埔军校同学会官网上便有发布,但核对后发现有几位遗漏,且不甚翔实。今以我所藏之原件,增补所缺及学员原任职务,在本文之后重新发布,官佐名录他日有暇再整理发布。



                                      静思斋  于岳
                                      2023年7月9日
1934年陆军步兵学校第二期同学录|静思斋
南京时期的步校校门(未必是三牌楼这里)

1934年陆军步兵学校第二期学员名录


名录总是发不出来,可在我公众号上查考:
https://mp.weixin.qq.com/s/D6dKH92Nw_bWTUxRccQFDw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