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抗战时期湖南酃县的“教师资格证”(附民国时期湖南酃县历任县知事、县长名录)|静思斋

标签:
湖南酃县炎陵县民国湖南酃县县长民国教员检定民国教员登记 |
分类: 静思斋柜藏民国故纸 |
静思斋收藏的民国故纸系列之(107)——1938年湖南酃县小学教员登记证书
本文系静思斋·于岳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藏品交流链接:http://book.kongfz.com/60940/5599500634/
今日出清一张旧藏的湖南抗战故纸——酃县小学教员登记证书。说到这个县名以及这个字,恐怕大家没几个认识。此字读“líng”,我查了一下,其最初的意思乃是一种古代炊具,后来几乎专用于地名。不过搁现在连地名也省了,因为酃县已在九十年代改名为炎陵县(今属株洲市),这样一来,以后认识这个字的人估计会更少,但以人文始祖炎黄二帝陵墓命名的县分,倒是齐活了。
说起此酃县的得名,还有趣事一则。其实酃县在汉代已有之,属长沙郡(三国孙吴时析长沙郡设湘东郡,酃县为郡治),只是当时的酃县并不是在现在这里,而是在今衡阳市东郊的酃湖乡一带,“古今”两个酃县距离大约得有三百里路呢!东晋时酃县被废除,如今尚存故城遗址,为湖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酃湖这个地名也还存在,据说古时湖水清冽,以此酿酒,品质奇佳,酒名“醽醁”,天下闻名。
南宋宁宗嘉定四年(1211年),因为控制“偏远地区”的需要,析出茶陵县东南一带增置新县,县治在霞阳镇一带。当地有一古井,据说井水水质颇似三百里外的酃湖,酿出的酒几可媲美“醽醁”,于是人称酃泉,新设的这个县也因之得名为酃县——此时距古酃县被废已有八百余年矣!这样说起来,两个“酃”其实在地缘与传承上并非直接关联,新的“酃”倒更像是一个“山寨版”...
当然,这些旧事与这张故纸也并不是直接相关,只是这个字颇有意思,让我忍不住借着故纸简述一下宝地的历史沿革罢了。言归正传,学生的毕业证书是一种常见的纸品,而这种发给教师的登记证书,却相对较为稀罕,其在功能上,有些类似于如今的“教师资格证”。原主是一位名叫杨旭珍的女士,具体信息查无所得,只能说她是一位默默无闻的勤恳园丁吧,如果不是有这张故纸存世,再被我翻出来“漫谈”一番,也许她的一生就在历史中杳无踪迹了。
由于杨女士的故事无从谈起,我只能另觅方向,试图从故纸的字里行间中,管窥一番当时的教师管理制度,这也是我此前未尝涉猎的。我国自科举废除后,始对于教育之普及日趋重视,在正规层面的教师资质与聘用问题上,亦有着一套规章制度。早在清宣统二年(1910年),学部就颁布有《检定小学教员章程》,在后来的乱世中各省亦曾各行其是,直到国府教育部在1936年12月31日重新颁布了《小学教员检定规程》(据1934年版暂行规程修改),自此有了统一的指导精神。
对于教员除了检定,另外还有登记。此张故纸便属登记,字面上并有提到,“合于《湖南省各县市调整小学教员暂行办法》之资格”,说明关于教员登记,另有一套法规参照。经查考这个暂行办法,应是在1938年颁布的,但遗憾的是我一时没能找到全文,倒是1940年出版的《湘政一年》一年中提了一句,说近来这个暂行办法公布后,教员申请检定更为踊跃了——这不知是新出台了什么妙招促使。如此看来,这两者或许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登记似乎有一些检定之前的普查工作的意味,却也并不尽然。对于一些细节问题上,比如经过登记但未经检定的教员是否具备教学资质、检定后是否就算有“编制”了,我一时也莫知其详。
无论检定还是登记,各时期法条都很清晰,我也没必要在絮叨了,仅择其重要略谈一二。其一,小学教员检定分为无试验检定与试验检定两种,具体是以学历、资历等进行划分。简而言之,学历高资历深的教员,只需要提交相关文凭接受检验即可,而学历资历相对不足的,就需要进行考试,几门下来平均成绩及格,才算通过检定;其二,检定结果的有效期为四年,如教学成绩优良可再续期四年,两个四年下来即可转为长期合格,以后就不必再检定了。
其三,以湖南为例(因为我未一一查考别省细则),检定工作是由省厅派出若干特派员,会同各县县长、教育局长在县里组织登记委员会分别开展,部分可能是因偏远或规模小的县,则不再派出特派员,由省厅直接委托该县县长挂名担任主任委员(在1929年《湖南教育厅检定小学教员暂行规程施行细则》中,列入“乙组”的酃县就属这种情况)。如果不是省立小学(或国立省立院校的附小),登记同样是在县里办,登记委员会主任委员的头衔,似乎也是县长的“法定”兼职之一(至少在1941年以前),所以最后出具的登记证书也都是“个性化”的,不同县分定不一样。
此张故纸上落款的钤印是当时酃县的县长徐某,后面俩字我一时没辨认出来。为了探究他的名字,我去找了《酃县文史资料》,得知这位徐县长的名字是徐知林,湖南岳阳人,同时我也把民国时期酃县历任知事、县长的名单全找出来了。此类资料在网上也不太容易检索到,遂参照此前写广西凤山县一文时的套路,一并顺手将其整理附后,以便有需要的人士参考。
别的就不多说了,希望通过此文,至少让大家多知道一个地名。
附:民国时期湖南酃县历任县知事、县长名录(资料来源《酃县文史资料第1辑》)
姓名/籍贯/任职时间
林心和 福建闽侯
1912年初-1912年秋
王丕承 湖南澧县
1912年秋-1914年秋
林绍猷 贵州独山
1914年秋(任职83天)
瞿燮 湖北蕲水
1914年冬-1916年夏
王雄健 湖南湘潭
1916年秋-1917年秋
陈诗庚 湖南湘乡(原文缺,我查考后补注)
1917年秋(任职三个月)
凌熙年 湖南长沙
1917年冬-1918年春
赵秉彝 湖南湘潭
1918年春-1919年秋
戴德崇 湖南湘乡
1919年秋-1920年秋
罗良铎 湖南浏阳
1920年秋-1921年春
刘明镜 湖南零陵
1921年春-1922年春
易良直 湖南宝庆
1922年春-1922年冬
欧阳杰 /
1922年冬(任职一个月)
欧阳枚 湖南新化
1922年冬-1923年冬
李赞唐 湖南常宁
1924年春-1925.1
胡文 湖南益阳
1925.2-1925.3
周樾 湖南东安
1925年夏-1925年秋
蔡尔盛 湖南慈利
1925年秋-1926年夏
王文澜 湖南零陵
1926年夏-1926年冬
王化桂 湖南常宁
1926年冬-1927年春
胡树湖 湖南汝城
1927.5-1927.10
陈思材 江西
1927.11-1928.1
陈应时 湖南茶陵
1928.4-1928.11
萧骥 湖南湘乡
1928.12-1929.5
曹修礼 湖南长沙
1929.5-1930.5
孙泽英 湖南邵阳
1930.5-1931.10
谭仲玖 湖南衡山
1931.11-1931.12
陈颖心 湖南祁阳
1932.1-1933.7
宛方舟 湖南新宁
1933.8-1935.7
黄瑞云 湖南保靖
1935.8-1936.5
夏礼 湖南长沙
1936.5-1936.9
陈莹冰 湖南攸县
1936.10-1937.11
曾耘农 湖南耒阳
1937.12-1938.1
徐知林 湖南岳阳
1938.2-1938.12
薛泽生 山东观城
1939.1-1940.8
萧珅 湖南湘乡
1940.8.14-1943.1.31
张昌言 湖南长沙
1943.2.1-1944.10
李资 湖南宁远
1944.11-1948.3
李干园 湖南湘阴
1948.3-1949.3
欧阳堃 湖南耒阳
1949.3.7-1949.6
邓凯元 湖南酃县
1949.6-1949.9(代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