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静思斋历史文献收藏研究中心
静思斋历史文献收藏研
究中心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94,875
  • 关注人气:23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宁波名人——国军“财神爷”吴嵩庆|静思斋

(2022-11-01 12:43:25)
标签:

吴嵩庆

联勤财务署

国军军费

黄金运台

浙江镇海名人

分类: 静思斋柜藏民国故纸
静思斋收藏的民国故纸系列之(88)——1939年航空委员会主任秘书吴嵩庆的入党证明书
本文系静思斋·于岳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藏品交流链接:http://book.kongfz.com/60940/5352821560/

一日在网上闲逛,发现这张1939年国民党中祖部签发的入党证明书,此证看着平淡无奇,但落款姓名“吴嵩庆”却让我眼前一亮。此人官至联勤总部中将副总司令,早些年我曾读过他的自传《嵩庆八十自述》,而且此前在整理联勤文献时,也经常能见到这个名字,对他的生平有所了解。像这种级别的人物,其旧物出现在收藏市场时往往都是天价(比如之前罗卓英、蔡廷锴这些人的),像我这种工薪穷屌丝,当然是“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然眼前这张证书,售价尚在我能承受的范围之内,遂当即出手买下,若要盘点我所藏故纸原主的官职,吴嵩庆妥妥地能排进前三。

宁波名人——国军“财神爷”吴嵩庆|静思斋
我收藏的“吴嵩庆同志入党证明书”

暂且不谈这张故纸的内容如何,先来说说吴嵩庆这个人。如今吴嵩庆这个名字被网文写到飞起,多半是因为他在1949年黄金运台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然世人对其生平经历,恐怕莫知其详。吴嵩庆从未有过军校教育经历,却官至国军中将;他本无特殊的家庭背景,又并非与蒋氏有何沾亲带故,却终身受到常公夫妇的信赖。其一生际遇颇奇,对近代史研究也颇具参考价值。

吴嵩庆(1901-1991),浙江镇海人,早年就学于本乡,后入上海沪江大学商科,毕业后返回乡梓,担任四明中学商科主任。近百年前那场轰轰烈烈的大革命,改变了众多有志青年的命运,他们放弃了原本安稳的生活投身军旅,参加北伐,希冀能为国家做出一番事业,吴嵩庆便是其中一员。

其实吴嵩庆的那本自传,写得非常谦虚而简略,唯有对自己每一次履新的来龙去脉,交代的比较清晰。1927年初,吴嵩庆经同学好友陈舜畊(时任常公侍从秘书,与蒋家极有渊源)的介绍,进入北伐军东路军白崇禧部,在上海卫戍司令部任少校秘书(起手就是少校,许多黄埔生在阵前血拼一年多还只是尉级的连排长,真乃“知识就是力量”),后随军参加北伐,其最初的从军经历,其实是跟了桂系。在北伐胜利在望之际,吴拿着白崇禧的介绍信,得到蔡元培的帮助赴法留学三年,1931年夏取得巴黎大学市政学院的文凭。

适逢九一八事变和翌年一二八事变爆发,当时国内局势动荡不安,作为“海归”高级知识分子的吴嵩庆,竟也遭遇了“毕业即失业”的尴尬境遇。没奈何,只能打电话给时任铁道部总务司司长李浩驹(吴的沪江大学同班同学,抗战时期投了汪伪)谋职,屈就该司科员糊口,自觉无颜见人,平时就在单身宿舍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把单位图书馆里的书看了个遍,还学会了打太极拳...

就这样耗了一年多,1933年夏,吴嵩庆忽然接到留法同学汪日章(浙江奉化人,“本职”其实是画家)来信介绍本单位某个出缺,汪时任军事委员会机要室(大概可视为侍从室的前身)秘书,那可是能“通天”的人。如此好的机会摆在眼前,吴嵩庆当即请假上庐山,直接谒见常公,真可谓“找工作直接和老板谈”。能有这般机会,除了牛逼的同学关系,当然也还得益于籍贯(宁波同乡)以及自身里外兼修条件过硬,总之这次面世给常公留下的印象甚好,手令啪叽就下来了,“直接”任命为机要科长(常公笔误,真要是这样还成了汪的领导)。吴惊出一身冷汗赶紧打报告,于是第二天又蒙召见一次,常公可能自己也觉得不好意思,笑谓吴曰“你还是先从少校秘书干起吧”。就这样,兜兜转转了好几年,吴嵩庆又成了“少校秘书”。不过这次是进入到了核心层,面试中又直接给常公留下了好印象,眼前无疑是一片前途光明的崭新天地,半年后,他的军衔晋升为中校。

1934年航空委员会改组成立,有洋顾问团来华参与机宜,需找人当翻译,可能是为了日后沟通方便,要求必须认识常公。此时已调任航委会的同事兼好友李仲武(贵阳人,1938年在兰州空难殉职,时任航委会高级翻译)觉得吴很适合,便征询他的意见。吴嵩庆一听工资能涨好多,觉得这个可以有,遂跳槽转行空军系统,先后担任航空委员会、中央航空学校的秘书兼翻译。西安事变时期,宋美龄以航委会秘书长的身份主持空军工作并召开一系列会议,吴列席并担任会议纪录,以其出色的工作能力及端正的人品得到宋氏的信任与赏识,旋升任主任秘书,这下算是在常公两口子这上了“双保险”。

宁波名人——国军“财神爷”吴嵩庆|静思斋
常公毛笔亲批的吴嵩庆调职文件
(图片来源:国史馆)

抗战时期吴嵩庆从主任秘书岗位调任经理处处长(先副后正),干起了军需工作,军衔应该是一等军需正(同上校级,但不是空军上校,要是空军上校那了不得了,由于当时空军军衔实际是“低”两级,空军上校地位及待遇等同于陆军中将)。看起来吴嵩庆此前并没有军需方面的学历与工作经历,但在新岗位也干得风生水起。他主持了“统一津贴”的修订,惠及广大空军官兵及眷属,收到了良好的口碑。这次看着有些莫名其妙的“转行”也奠定了他此后军旅生涯的主要基调。

1943年吴嵩庆奉调入中训团党政高级训练班受训,期间受到了时任军政部军需署署长陈良的高度赏识,乃于结业后调升军需署粮秣司少将司长(我估计军衔可能是军需监,同少将)。需知当时在国军军需系统有个小团伙叫“军需帮”,几年来吴以“局外人”的身份厕身其间并如鱼得水,实有过人只能。一年后吴嵩庆升任军需署副署长,又兼兵役部(1944年10月由兵役署扩组,原署长程泽润因兵役弊政被逮捕枪决)经理处长职,受命调查兵役虐政,秉持道义为当时境遇凄惨的壮丁新兵发声,亦有建树。

宁波名人——国军“财神爷”吴嵩庆|静思斋
1943年吴嵩庆的中训团毕业证
(图片来源于网络)

及至抗战胜利前夕,吴嵩庆受湖北省主席王东原之邀,前往湖北省任财政厅长,短暂脱下戎装。未曾想途中碰到土匪打劫,这在当时也算一桩奇闻,然而土匪在这位办了好几年军需的堂堂财政厅长身上,却几乎榨不出任何油水!1946年湖北省主席换成万耀煌,吴因与万向无渊源而请离班子,万遂向常公请示,常公答曰:“此人很好,可留任,其余厅处可随便更换。”于是续干一年多,直到1947年12月调任联勤总部财务署(后改组为预算财务署)中将署长。

宁波名人——国军“财神爷”吴嵩庆|静思斋
联勤财务署中将署长吴嵩庆

此官职虽算不上有多显赫,但在当时效仿美制改组的联勤总部,财务署几乎全权负责国军的军费事宜,吴嵩庆是名副其实的国军“财神爷”。当然,他的咖位比之以前孔祥熙、宋子文这些大佬级“财神爷”是略逊一筹。我想常公大概是看中了吴嵩庆清正廉洁的品质,希望通过他来整顿国军困扰了自己半辈子的“吃空饷”问题,然而这东西毕竟积弊之深一时难解,吴直到五十年代初才勉强做到不辱使命,这是后话了。

再有就是1949年1月常公下野前夕,如今已广为人知的秘密转运黄金事件。其中第二批转运黄金90万两,由吴以军费预支的名义提取,往来奔走协调,出力最多,及至运抵验收,不但分毫未少,还“凭空”多出了9万两,实收99万两之数。除黄金之外,其余外汇、银元,吴不惜亲自下场充当“白手套”,以个人账户全数周转。几乎于此同时,空军大佬毛邦初(常公原配毛福梅的亲侄子)也“帮”着操办了一大笔美金,最后全部中饱私囊,两相比较,品行高下立判。去台后的吴嵩庆继续担任此职直到六十年代退役,中将军衔则未再晋升,职务勉强算是“升”到联勤副总司令。

噫!我本想借此故纸简单交代一下吴嵩庆的生平,也已尽力想办法精简,却仍有偌大之篇幅,看起来写一篇人物小传是当真不容易呐!但我恐怕铺陈这些经历并不能让人完全了解其为人,反倒容易被人误解其为蒋宋“关系户”,在此不妨再举两例:

宁波名人——国军“财神爷”吴嵩庆|静思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