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静思斋历史文献收藏研究中心
静思斋历史文献收藏研
究中心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94,875
  • 关注人气:23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谜题破解了一半——联合勤务学校教官训练班老照片补遗|静思斋

(2022-09-27 09:42:31)
标签:

联合勤务总司令部

黄埔六期

任世江

国军联勤总部

分类: 静思斋柜藏老照片
静思斋收藏的民国故纸系列之(81)附篇
本文系静思斋·于岳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藏品交流链接:http://book.kongfz.com/60940/5261053719/

谜题破解了一半——联合勤务学校教官训练班老照片补遗|静思斋

还是来补充说一下这张照片。昨日发公众号前,灵机一动,压哨撤回群发并增添了一张图(即我在图书馆里找到的、但无法获取内容的两本民国书的书名)。此有心插柳果然有了收获,当晚即收到了网友“骁祈堂主人”邮件发来的《联合勤务学校教官训练班简史》电子版,这让我甚是感谢!

果然不出所料,这本书里就有我想找的答案。在发现答案之前,我先行浏览了班史梗概,讶然发现我对此班的最初理解,恐怕有些错误。我原以为,这个班是一所名叫“联合勤务学校”下设的训练班。此番咀嚼班简史有了新的理解,所谓“联合勤务学校”,应该是联勤总部下属的各专科学校(比如副官、宪兵、兵工、财务等等)的一个统称。而教官训练班才是真正的主语——即为联勤的这些学校培养教官而设的一个班。如果我这个新理解正确的话,那么自然压根就没有“联合勤务学校”这所学校,也无怪乎我搜了一圈毫无所得了,哈哈。

按简史所载,联合勤务学校教官训练班初设于1946年11月,于1947年1月正式开学,班址在南京汤山。在此之前,还曾办有一个联勤学校干部训练班,先行为这个教官训练班培训了一批干部及教官(逻辑严谨呐)。联合勤务学校教官训练班班主任为黄维中将,下设四个处,分掌人事与行政、研究、教务、教材。老照片中所指的第二处,即负责“研究”,接着往后翻,第二处少将处长任世江的名字,也很快就“闪亮登场”了。

谜题破解了一半——联合勤务学校教官训练班老照片补遗|静思斋

任世江,浙江东阳人,黄埔军校六期一总队交通科毕业生。从浙档找来六期同学录中照片的一比对,五官特征明显,即便只是缩略图,也立即能确认是右边那位少将。至于左边那位,应该是第二处的副处长,可惜书里只记载了主官而无副职,名字仍然不知道。除此之外,原来并没想探究的右边那位老外也知道了身份,是该处美国顾问柏克少校。

任世江在黄埔毕业后又入陆大深造,此前曾担任陆军通信兵学校学生总队长、研究处少将处长等职,后去台。我查到有关任世江的记载很有限,但发现其在通校时期的逸事一桩,是由黄埔17期毕业生、绍兴市黄埔军校同学会会长郑以淼老先生(时任通校少校教官)回忆的。约在1943年,通校教育长陈可、总队长任世江两位上校(二人是黄埔&陆大同学)因晋升少将(职务少将)的事一同去接受常公的面试。有传言道,常公以貌取人的倾向颇为浓厚,最终任世江顺利晋升少将,而陈可似乎是“吃亏在长相”而维持上校。

这一下问题就来了。因为在通校里,教育长陈可(如不考虑名义上的校长常公,可谓一把手)的地位要高于任世江,上校领导少将?貌似有些尴尬。那怎么办呢,还是任世江高风亮节,继续着上校军服,任内从未以少将军衔示人,此举当时很受人敬佩。我想郑以淼老先生作为亲历者的这个回忆,内幕虽或有传言,但事应该是很可信的。



                                静思斋 于岳
                               2022年9月27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