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网拍书杂记——酣战“高晓松”

标签:
孔夫子旧书网旧书拍卖高晓松杂书馆hahagxs |
分类: 于公杂谈 |
静思斋收藏的民国故纸系列之(22)——抗战时期黄埔军校鲁干班《党义问答》教材
本文系静思斋·于岳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混迹孔夫子旧书网已十余载,不知已买书几许。前日偶拍得一册抗战时期黄埔军校鲁干班编印的《党义问答》,忽有所感,随口诌它几句。
其实我近几年在孔网搜索的频率已几近“月事”,能见到此书,实属冥冥之中有缘。至于我为何搜索频率如此之低,原因无非三点。一者,搜了真要看到东西就难免想买,奈何囊中羞涩,局面日蹙,真要往外多掏真金白银难免心痛,所以降低频率自我阉割,这是最核心的原因。二者,孔网早已不复当年的遍地黄金,各板块充斥着大量滥竽充数或假冒伪劣的玩意,还经常滚动循环上传,看着闹心。三者,真要有些好东西,无疑都是一堆人虎视眈眈的,想捡个漏基本很难,有时费半天劲啥也搞不到,白耽误工夫——这说起来也还是银子的问题。
若干年前,在孔网拍卖区出现了一个叫“hahagxs”的账号,几乎每次每本想拍的书,都能碰到这厮的身影,而且是高举高打,气势威猛,很多时候各路书友並非其敌。时间长了才知,原来这个账号就是大名鼎鼎的“雜书馆”啊,而gxs也便是“高晓松”的缩写啦!之后我每每见之,就仿佛就看到了矮大紧老师那张肥粗老胖的脸。而我随手在百度上搜“hahagxs”,只有一条自动关联的:hahagxs十分讨厌,可见不少书友对这个号也是深恶痛绝的,哈哈。
以这个账号的操作,这些年在孔网拍卖的开销绝不下几千万。杂书馆虽名义上是请高晓松当馆长,实际上的金主大概就是孔网自己(官网也自称是孔网创办的)。杂书馆目前是免费阅读的公益性机构,境界高超,风评也不错,这个自当大大赞誉。但孔网自己办平台,又把汇入平台的好书自己收了,颇有“天下奇书,皆入我毂中”的架势。然而仔细品味起来,又觉得不太对劲,用书友们缴纳的佣金反收书友的书,这般操作不是如同空手套白狼一般么?真是好活儿呀。
我有位忘年交,成天嚷嚷着要去工商局投诉孔网,真去没去过我也不知道。但某还要靠孔网洽饭,私底下腹诽一下也就罢了,自是不会做此徒劳而过激之举,实际上,除了能说不太地道之外,好像也没啥实锤能搞别人的事情,只能干瞪眼。书进了杂书馆,一时半会大概就出不来了,失去了流通性,或许也是市场上东西越来越少的原因。而小玩家面对机构玩家,竞逐中高端书籍的颓势终不可逆,如今卖有墨笺楼,买有hahagxs,都搞得风生水起。
不过,虽然大趋势上已不济,但搞个麻雀战,在小地方咬丫挺的一口还是可以有。这不,这次拍黄埔文献就又碰到了hahagxs,作为拍友,我是一看到这号就来气,心想如今搜一次也这般不易,那便不顾忌成本问题,只以歼敌为目的。一番出价之后,这次我又取得了一场局部胜利——且来阿Q一把。
今日书已到货,细细端详一遍。其封面有原主“王积恺”的题跋和钤印,经比对我整理的名录,王积恺是鲁干班18期11总队毕业生,此书为真品无疑,内容也有点意思。因我与鲁干班两位老人有交往,该班文物也极罕见,故我对此收获颇为欣喜。好了,又要开始养精蓄锐了,且待下次月事,再干“高晓松”一炮哈。
书,用来做公益传播知识诚然是很好。但,也不一定只在图书馆中才能发挥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