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空军通信学校高级机务班历届毕业生名录(1944-1950)|静思斋整理
(2020-09-19 22:57:44)
标签:
空军通信学校 |
分类: 史料整理 |
年初我曾整理发布了一篇空军通信学校正科班的史料。该校前身为1937年成立的中央航空学校附设通信人员训练班(后更名为空军通信人员训练班),直到1944年元旦才在成都太平寺正式设校,旨在培养空军通信、机务专业人才。唯该校规模较小,知名度较低,史料发布迄今,从未有相关人士与我联系过。
直到本周,方才载邮箱中收到第一封“读者来信”,来信人吴老先生,谈及该校一些同学的往事,让我震惊不已。这位吴老显然是这段历史的亲历者,我估计他的年纪得有九十大几了,马上在网上检索,果不其然,一篇2018年的报道中提到,当时他就已经95岁了。我是曾收到过不少黄埔长者的来信,但都是传统的书信,像吴老这种九十多岁高龄还能以电子邮件与我顺畅交流,那是绝无仅有的。相比于现在许多落伍于时代的五六十岁的新退休人士(我真见过许多除了微信啥也不会用的,甚至不会用微信的也有),吴老这种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着实让我钦佩不已。
抗战后期,知识青年从军运动如火如荼展开,吴老也正是在那时投笔从戎,以大学生的身份投考入空军通信学校高级班(高级机务班,仅招收电机、物理等对口专业的大学生,是该校技术水平最高的),并于1946年毕业。因我只在发布了正科班名录,吴老的名字是没有收录的,故而吴老特别提到,希望以后能有高级班的名录,使这份史料更为完整。
长者既有此来信,我自当尽力而为,但我并没有高级班的原始文献,一时有些踌躇。空军通信学校迁台后仍续办,并于1957年改名为空军通信电子学校。我忽然想到,我倒是有一本九十年代该校编印的校史呢。翻开查找,果然找到了高级班历届毕业生名录,自1944年开始至1950年结束,共办九期,毕业仅142人。由于技术领域的专业性,这些毕业同学大部分应该都留在这个领域内,其中也不乏吴老这般卓有成就者。
唯有一点可惜的是,校史不比原版史料,编印的很简单,也显得有些粗糙。除了同学姓名之外,照片、籍贯等概无收录,甚至姓名也难保没有疏漏之处。今日随手整理发布,先了却一桩心愿,日后若能收藏到原始文献加以补正,自是更好。
附:空军通信电子学校高级机务班历届毕业生名录
第一期:9人,1945年3月毕业
吴树海、马存材、张谷、范世全、刘球、游哲禹、甘麟、周轺、李子为
第二期:19人,1945年11月毕业
杨树奇、李瑞康、胡质成、方一虹、孙元骥、李顺救、陈炳昭、刘允斌、廖代璞、由芝阶、梁鸿、曹绍志、徐玉树、王章堤、魏天柱、冯墉、姚咏桃、孙邦治、李忠谏
第三期:18人,1946年4月毕业
田明远、陈武、薛世伟、王宗圣、徐赞清、宋文澂、倪本完、鄢祥宋、范喆、徐稼荪、王毅、瞿仁虎、李长彬、林振纪、林世恩、吴至诚、张又孟、李成玉
注:李成玉是据吴老先生之回忆和他提供的宋文澂回忆录中所述增补
第四期:18人,1946年5月毕业
李树彦、戚叔纬、楼仁海、周春波、崔承慰、徐鸿昌、徐成发、王绍军、王剑仙、钱聿棠、吴子佩、徐延树、万瑞芝、邓干中、李良译、毕家湘、王师、黎昌诚
第五期:8人,1946年6月毕业
黎翔、萧执经、周天声、石松性、刘传涛、朱端葆、李辉先、李自蓬
第六期甲班:4人,1946年10月毕业
刘学悫、徐承泰、陈章乡、周绪谅
第六期乙班:22人,1947年毕业
董映云、达式奎、盛焕唐、杨宗圣、黄敬逊、林树澄、黄坤年、何英毅、华国经、郑耀谟、黄洪锳、麦供曾、张彦、王浚文、卢肇康、陈忠惇、李育浩、刘瑞元、马诗和、江海洪、杨守赓、伍文豪
第七期:21人,1947年8月毕业
杨顺荃、陈兆济、曹克成、张遂安、黄察、成贵球、刘华章、黄秋轮、薛蕃宇、曾繁宗、马昌硕、何文伯、吴兴嗣、孙沐森、杨聚寅、卢思豫、辛炎庭、谭其乡、索果存、黄国璋、廖典儒
第八期:13人,1948年12月毕业
陈礼琮、任泽世、孙善祁、陈振墉、吕朝望、冯梦英、吴守仁、魏增乐、刘博煌、奚树屏、相连城、李忠儒、李友锜
第九期:10人,1950年2月毕业
苑锡柔、伍金、包白水、张继炎、李延奎、李毓璋、戴顾文、吴启淳、陈汉民、刘汉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