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老字号的故事之(3)——“赖汤圆”不赖

标签:
中华老字号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成都小吃赖源鑫中华名小吃 |
分类: 中华老字号 |
本文静思斋·于岳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体验中华老字号的产品向来为我所热衷,且先不说别的,单就这代代的传承相守就足以让人肃然起敬。我微信头像用的便是中华老字号的LOGO,这其中也蕴含了我对于“静思斋”的态度,虽说是网店和网络平台,但一定要坚守品质,也自是期待后继有人能传下去啦。之前曾根据手头藏品写过两篇“中华老字号”题材的小文,今日在博客中新增这一类目,本篇就编号为3吧。
近来惊喜的发现在超市里有卖缸鸭狗和赖汤圆了(我是石家庄的,别见怪,谢谢),当场就买了几包回来,相比“非洲猪瘟我三全”,冰箱里的底蕴和逼格立即提升了不少。今天是元宵节,早起煮了半包赖汤圆,我还是第一次吃冰桔馅的,嘿,赖汤圆还真是不赖啊!

清光绪年间,四川资阳人赖源鑫(也有作赖元鑫,官网的介绍文章中就同时混用两个名字,实在让孤无所适从)随堂兄到成都一家饮食店打工。到了光绪二十年(1894年),赖源鑫因为得罪了老板,果断被炒了鱿鱼,为了谋生,只好挑起担子走街串巷卖汤圆。他奉行“三点”的经营策略,即:利看薄点、服务好点、质量高点,除此之外还有个“秘诀”——油和糖放的多,走的重口味路线,自然喜欢的人也多,逐渐就形成了口碑,被成都人亲切的称之为“赖汤圆”。赖源鑫就这样起早贪黑的干了足有四十多年,个中艰辛,实非外人所能体会,直到1937年,才在总府街买下一间店面,从此终于不再是游商了,生意也越做越旺,我想这时他总也得有六十左右了吧。赖源鑫本人目不识丁,却深知知识的重要性,发家之后亦不忘乡梓,曾为家乡资阳的储彦中学捐资助学,留下美谈。
赖汤圆在解放后公私合营,现在的所有者是四川省成都市饮食公司,我查了下这公司旗下的“中华老字号”商标竟足有8个,赖汤圆只是其中之一而已,看来当年公私合营时成果丰硕啊!赖源鑫卒于何年如今一时查不到记载,但他的经营理念却一直传承了下去,赖汤圆也获得了诸多的荣誉称号,除在2006年被商务部认定为第一批中华老字号,其制作技艺也被列入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下次再去成都时,我也定当去门店现场品尝一回。
赖源鑫缔造的赖汤圆历经百年而声名远扬,而他当年的老东家却早已在时光长河中不知所踪,这么看来,他那次被炒鱿鱼还真是因祸得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