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初广西镇南关伏波庙的珍贵影像

标签:
伏波将军马援镇南关凭祥伏波庙 |
分类: 闲书与藏品交流 |
在清末民初外国的明信片上,常能见到很多旧中国的珍贵影像,有些甚至已成为了孤品,实具有很高的历史人文价值。昨日我卖的一张“伏波庙”明信片,即当属此列,特扫描留影,简以记之。
伏波庙,纪念的是东汉名将马援,光武帝建武年间,交趾征氏姐妹叛乱,光武帝任命马援为伏波将军南下平叛。马援南征在广西的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今甚至还形成了“伏波文化”,有学者专文论述之,本人不再赘述。如今“健在”的伏波庙多在华南,似以广西横县的最为著名,广东徐闻、湖南株洲、海南文昌、台湾苗栗亦有,而消失于历史长河中的伏波庙,数量更是多的惊人。
这张明信片的洋文似法语,其中的伏波庙,注释位于“Nam Quan”,“Hang Thiap”,“Long
Tcheou”(龙州)。前面这个南泉经我考证就是镇南关,中间那个则不不太明朗,Thiap似是闽南语拼音“叠”。我认为龙州应为当时镇南关的隶属关系,庙的所在应是镇南关,否则那大写的Nam
Quan完全无法解释。
如今镇南关的伏波庙已然很少为人所知,经我猛查一通百度,终于在《清代岭南地区伏波庙地理分布与历史记忆》一文中找到了它的蛛丝马迹(而文中记载伏波庙的足有51处之多):“凭祥上石乡练江村伏波山上有伏波庙,光绪九年由统楚军前福建布政使江华王德榜捐俸置买产租所建,但没完全竣工。光绪十四年,广西提督马盛治继修,并塑神像。”又据广西凭祥政协网上所载:“伏波庙建在伏波山山顶,与炮台紧紧相邻。伏波山炮台是清末广西提督苏元春督边期间修筑的广西边境炮台防线之一,为大型炮台,主要功能是镇守镇南关防线的左翼,防御从东面来犯之敌......
由于地处偏僻年久失修,伏波山上的伏波庙如今只剩下遗址……”
仔细看来,这个庙为砖瓦结构,虽然规模不大,但修的确是非常讲究,在左侧“佑民”那个门旁边,还停了一辆自行车!按说炮台所在,山势应当险峻,难道是这人神力惊人,骑行上的山顶吗?我一度有些颠覆自己的判断,但如果原注释无误,确实应该是这个处所呀,且先留个后话吧。

有时候觉得还真得感谢当年的“帝国主义”,为如今的我们留下了很多珍贵的影像,翻阅其间,尝有所获。我始终认为收藏的乐趣,并不在于藏品本身,而是在于发现其背后的故事。就像这张“伏波庙”的明信片,一眼之下很多人可能觉得很普通,但最终我弄清楚了它的所在,并顺带了解了它相关的人文历史,这也是很有意义、很有乐趣的一件事。兴许他日有缘去镇南关游览,尚可按图索骥抚今追昔一番呐。
顺带再补充一句,伏波将军马援,被马英九认为祖宗……
前一篇:太白版萧逸作品全集真伪之辨别
后一篇:老书回家(一):高尚志的同学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