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新年的话——不忘初心,履冰前行
(2017-01-25 21:40:48)分类: 于公杂谈 |
写在新年的话——不忘初心,履冰前行
鸡年春节在即,新年诚有一愿,祝家人、朋友们个个身体健康。趁着年底家事日趋平稳,工作渐次打烊,我用几晚将2016年已开始但尚未收尾的史料整理工作完成,连续更新了静思斋的博文。同时,我也对静思斋这五年和它的未来做了一番深入的回顾与思考。
2016年对我来说可谓身处多事之秋,人生难得闲暇,我的身体状况,也出些小问题。因此于静思斋方面建树不大,既无资金和余力增加史料收藏,整理现有的也较少,想来只有两大收获值得一提。一是去西昌拜访了黄埔21期的刘志祯老先生,建立起了深厚的情谊。二是捡漏了南昌分校的同学录,从收藏经历出发,再以史料整理为附录,全文刊发于黄埔杂志,这是我整理的史料首次刊发于正式出版物,具有里程碑的意义。除此之外,坦诚的说,无论是生活中事,还是在这一业余领域,都没有什么让我愉快的事了。
不妨也来说说2016年让我耿耿于怀的三件事吧。其一,陕西有一位历史爱好者白金刚先生,据台湾的王曲文献整理了一份七分校毕业生名录,这本是一件好事。8月我去西昌采访刘志祯老先生时,在他家里看到了这本书,惊讶发现其中16期15总队名录部分为完全照扒我的博文。早前这位白先生倒是曾与我联系过转载,还说出版之后赠送我一册云云,但未曾有细节的探讨,互不了解之下我也并未表示合作之意。如今扒也扒了,资料采用时也未注明任何关于出处或感谢之意,自那之后再未联系过。我并不在意是否有一本书赠来,说真的王曲文献我整套都有,这本书对我来说实际全无价值,但这事却让我很不爽。
其二,黄埔军校同学会编印了《黄埔军校分校概览》一书,去年承蒙单补生先生赠我一本,才得一见。因查找资料看到其中武汉分校部分,不知是谁编纂的,后面的附录二,七期官佐名录,一眼便知是全文摘抄本人2012年的博文,连我做的备注、编号、打不出来用星号代替的字,基本都是原貌奉上了。问题和上面一则是一样的,看来无论是机构还是个人干事,都是一个揍性,对我放在史料前面关于转载问题的公告和联系方式采用完全无视的态度。敬请问,您们这书里占了20多页版面的资料,是参考的哪里?最后的参考资料中,后面的说明中就只字不提了吗?
其三,某位自称黄埔砖家的给我来了数封充斥错别字和强词夺理邮件(详阅鄙人博文《与一位“黄埔研究专家”的简繁之争》),所述话题是“你整理的史料别人怎么敢用”,我平生向来认理不认人,毫不客气的把那砖家射了一脸,当时我实不知已有上述两项被人用了,否则,怨愤之下语气只恐更为“粗豪”了。
这几件事真让我想到一句网络流行语,有道是:当年求种像条狗,现在撸完嫌人丑!或许这些是因为我没有任何社会头衔,不是所谓砖家学者,不挂靠任何机构,人微言轻,人家找了你那是赏脸,何谈待见,或许还另有原因,也非我所能深究。但我认为,这些都不足以成为选择性失明和有失严谨的理由。况且这些作为也并非个例,几年来我见的不少了,纵有管中窥豹之嫌,却至少也是目前世风和学风的真是体现了。
又转过来说,上述对于我这两则整理成果的应用,如果读者以全书的角度来看,会发现其实拼接的都很有违和感,如七分校名录,其余期别总队都是只有简单的姓名,就从我这扒走的这个总队相当的齐整。而武汉分校的附录,五六八期均无片瓦,唯七期洋洋洒洒。突兀!突兀啊!
其实我早知道会有这一天,我也有过考虑,将所有史料采用图片格式打上水印发布,但我明白这样就会让真正需要的人很难检索到了。所以我一直维持现状,只在每一篇的开头写下关于转载引用的声明,留下联系方式,希望的是真诚的人与我联系。而等到的却是一些机构、砖家、学者公然的践踏。
每念及此,我就不由出离愤怒。
也许有些人不理解了,不就是整理一本旧书而已,能有什么独到之处,别人也可以说有,也可以说都是自己整理的,至于如此介意吗?对此我只能说,史料确实不是我个人的,而是属于我们整个民族的,所以我才做了这些工作,将它们的原貌呈现在世人眼前。整理史料这个工作本身也没什么技巧或独到之处,所需者唯有耐心与诚意而已。我完全不介意我收藏整理的史料为世人所见,否则我应该敝帚自珍,秘而不宣,倒卖出更大的价钱,而不是整理出来与人分享。我所介意的,是自己的劳动成为他人窃取的成果,而我本人则被弃之如敝履,就那么堂而皇之的消失了,没有得到这些下山摘桃的抄公哪怕是一丝的尊重。此情此景,我还应该内心毫无波动甚至还想笑吗?将心比心,换了您又会如何呢?
我本无多大的名利之心,否则就不会做这样一件事。而我却有一副直言不讳又臭又硬的性格,对一些我所看不惯的人和事绝难宽容。对此,我是实实在在的耿耿于怀,甚至,一提到那所谓的“圈子”,都会让我不由心生厌恶和抵触。
我毕竟只是一凡夫,做不到圣人那般灵台空明,我也不知道世间是否真有这样的圣人。
因为这些怨念,还有其他方面的一些原因,曾几度想过放弃,去TMD收藏,去TMD史料整理,去TMD保留微观历史的责任……把这些精力,这些金钱用于本职工作,让家人生活的更好,难道不好吗?而每每把这些怨念排解出来,心里多少会畅快一些,剩下的那些美好,诸如拜访过的老人们脸上开心的笑容,那些电话中邮件中真诚的激动的话语,那些尘封在一页页泛黄故纸中的名字,忽然又浮现心头,最终成为支撑我继续的动力。只可惜,这样的美好越来越少,夹杂在一封封粗鲁无礼或疏漏百出的来信,还有上面说的这样那样的事之中,显得那样的微不足道。我不忘初心,有时却也会因此感到疲惫与孤独。
我也自知不能改变什么,甚至一番肺腑之言能有几人看完亦尤未可知。我也终于明白,并不是所有人都值得我付出更多,无论热情洋溢也好,白眼冷漠也罢,您以诚意与尊重待我,我自回报以最大的真诚。反之亦然,相逢是路人,两下自心安。
新年钟声终会敲响,生活仍将继续如常。只是于我,于静思斋,自此将会有一个更坚强的心态,更坚定的原则,更不与不正之风妥协的姿态。同时我也会认真考虑,静思斋是否可以反过来为我的史料收藏提供一些支撑,进行新模式的探索和创新。我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做业界良心,我还要让自己变得更强大,把事情做的更好。正如题记所说,不忘初心,履冰前行。
我,愿一个人去奋斗。
本文结束之前,也谈几项2017年具体的工作何想法,也许尚有不周之处。
1、2017年我将至少整理5本民国史料(其中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政训班、第四军官训练班、东南医学院已列入计划),并视精力是否允许,以《中央航空学校同学录》为参考,做一些空军将士的短篇文章。
2、静思斋文字史料发布模式不改,被别人盗了实在没办法,但我一经发现,必将声讨,情况严重的不惜诉诸法律途径解决问题,加强自我保护意识。这事生气归生气,但为了让更多人找到长辈的生平线索,这个原则不能改,盗者自求多福吧!
3、对于索取同学录中照片或页面的请求,视不同情况而定,从此不再设定门槛,不再完全无偿,也绝不是人人收费。费用暂参考各档案馆现行标准,取其最低者。如有些许所得,用于补贴史料收藏。我将于正月初一更换所有博文前面的公告,并于置顶公布统一的联系方式。
4、夫人于新年购置了扫描设备赠我,从此可以使文献、影像的利用达到最好的效果,在我的收藏范围之内,可以面向相关后人对一些有条件的原始文献进行少量影印,这也是许多人向我提出的诉求,希望能有一本复制的同学录家里留作纪念,因为之前没有条件,我一直没有操作。当然我业余时间确实有限,只能量力而为,目前我正在着手影印一本武汉分校第七期同学录,应该会在2017年面世。
5、同时对于历年各地出版的文史资料选辑,几年来我亦买的家中堆积如山了,急需将其电子化保存,原件处理以腾空间。我在阅读之时发现其中很多史料是很有价值的,自身常有收获。这些史料目前也不是很容易寻得,我将视精力逐渐整理其篇目索引发布,并提供电子版资源,为相关人士提供一些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