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于漪老师关于语文教学的几个问题的谈话

(2013-06-14 07:09:18)
标签:

于漪

语文教学

分类: 学习笔记

从《语文学习》上读到了记者对于漪老师关于语文教学问题的访谈文字。现整理如下:

1.关于教材编写

第一,语文知识体系的编排问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初中和高中语文知识和作文教学内容的编排,是集中教学还是穿插在课文中,如果是穿插在课文中,如何设置这些知识的先后顺序,怎样更有利于学生形成知识结构,考虑还不周全。

第二,单元组成问题,按照文体和按照主题组织单元各有利弊,如何在教学中扬长避短,值得研究。

第三,选文问题。中学语文教育是基础教育,不是高端的研究生教育,过分专业的文章不宜选入,因为学生在此阶段需要的是宽口径的知识体系;另外,教师也没有这个能力教。

第四,选文内容的难度要有坡度,大部分选文面对的是全体学生,不宜分量太重、难度太大;尤其是小学语文教材的选文,不能让学生在课本里看不到童年。

无论是编教材还是编语文读本,编选者都要遵守科学性和正确性这两个原则。尤其是教材编选,要有育人观念,编选者不应该带着强烈的个人趣味来选文,更不能在政治、宗教、民族等问题上出现任何失误。遵守这些规则之后,还要注意选文的宽厚基础,选文不宜过分表现选编者的个性。

2.教学内容的层次性。

语文教师对语文学科在所有课程中的地位要有清醒认识。我们要有全局观念,认识语文学科在所有课程体系中有什么样的联系,比如说,初中语文教学在学生整个语文学习中占据怎样的地位,不能只想着眼前,要学会瞻“前”顾“后”。语文教师脑子里应该有一幅完整的知识框架图,某个学段某个知识点,在整个语文知识体系中应该掌握到什么程度,都要十分清楚。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比如关于说明文或者文学作品应该怎样教,教到什么程度,都应从课程标准、教材编写到教学建议上,设计出相对明确的坡度,否则,从小学到高中,一直讲某个知识点,学生能不厌倦吗?

虽然我们在讨论教学内容的确定性,但并未将其放在学段层面上进行设计。

某一学段的语文教学内容的确定,都要和前一阶段以及后一阶段的教学目的联系起来考虑。

语文学科没有必要像自然科学那样划分出层次,语文学习有它涵泳体味的特点,但这并不意味着语文学科各个学段的教学内容可以随意处置。

3.信息技术和备课。

教师备课要做到“目中有人,胸中有书”。目中有人:根据学情设计有坡度的问题,面对大多数,照顾两头,注意区分类别和层次。在某些课上,还可以根据某些学生的特长专门设计任务,如朗诵和表演。处处为学生着想,教师在备课中会发现许多乐趣。

所谓胸中有书:教师要教出每篇文章的个性。文章像人一样,也是有个性的,教师在备课时要有慧眼识出这些个性特点来。教师备课,就是接近文本、熟悉文本、进入文本、识别文本个性的过程。同一种文体甚至同一种主题的文章都有不同的个性,比如素材的处理方式、结构的安排、表达的特点等,都各有个性特点。如果教师对每篇课文都能把握其个性,上起课来就有风采了。否则,只是讲解一些原理和概念,这样的语文课,有什么意思?

识别文章的个性,主要与教师的阅读能力、个性修养、教育智慧等有关系。教师要一眼就能识别文本的写作个性,要有拎出一条线来的本领。根本问题还是教师先能读懂,能欣赏,能识得文章妙处。

4.教学个性和专长

没有一个语文教师是全能型的,有的语文教师比较有激情,有的显得沉稳有气度;有的善于朗诵,有的擅长写作:风采各异。语文教师要在认真科学地分析自己的基础上建立自信,其次要扬长避短。

基础教育并不需要每个教师都来搞教育科研,应该把宝贵的时间和精力放到课堂教学中去,上好课比做教育科研写论文更为重要。我们提倡在课堂实践的基础上进行扎实的研究,不仅要个人研究,还要在不同的区域内形成优秀教师群体。

程红兵老师在最近一次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讨论讲座中,说于漪老师有着“大气度的人生”,提炼了四个“推断”:有过推断——为了学生的发展,要有责任承担意识;有为推断——为了青年教师的发展,要有所作为;有解推断——遇到困难不推诿,要设法解决;有理推断——运用和推广政策的合理层面,不偏激,不一味发牢骚。

于漪老师最后说,关于语文教育,现在最不缺的是发牢騒者,偏激的意见也很多,相对而言,实际建设者太少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语文沙龙断想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