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一节低年级写字课
(2012-03-08 20:24:21)
标签:
写字课评课杂谈 |
分类: 语文教学 |
张老师的写字课给人印象深刻,突出之处有;
1.学生习惯培养好。
整堂课,孩子无论听讲、观察,写字,讨论,都格外专注投入,50多名学生,没有走神的。难能可贵。很少看到这样训练有素的课堂。这来自于教师平日艰辛的培养和长期有效的训练。孩子有了这样专注做事的习惯,会深刻影响他的人生。
2.通过写字指导,自然渗透做人的教育。
如通过揭示左右结构的字左右部分相互依赖和“关照”的构字方法,渗透人与人相处也要谦让团结,不能“针尖对麦芒”,显得自然而有感染力。
一名孩子上台演示时,教师提醒其他学生:同学写字时,认真观察;同学发言时,认真倾听,这是起码的礼貌和尊重,孩子们心领神会,看得更仔细了。这样的指导渗透在课堂随处可见。说明教师的通过教书上课来育人的意识非常明确。并且这种指导方法也富有机智和艺术化。这是教师教育学素养的体现。
3.课堂结构清楚,方法有效。
教师安排了故事引入、新任务学习(例字观察分析,揭示要领,结构图例演示,错例分析,范书)、巩固练习、试写、评议、作业展评等活动推进教学。方法有效,没有多余无效的环节。
4.设计针对低年级儿童心理年龄特点,语言儿童化,富有吸引力。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很值得效法。
值得讨论的问题:
1.练习时间可更充裕。教师讲得细,学生练习时间稍嫌不足。每次安排练习时,学生只要写毕(有时间继续往下写),都要求个个端坐。虽然课堂很安静,但这几分钟如果用来继续练习,不是更有价值?
2.教师示范书写的字,结构正确,然美感不足。原因何在?教师的写字基本功,如顿笔,节奏、轻重变化,体现不明,这不能不说是遗憾。再如示范书写“言”字旁的字时,“折”太长,极不好看;学生书写“相”字,“木”旁捺未变化成点,老师也未觉察。这都是书写基本功欠缺造成的。
3.教师要相信学生,多给学生自由发言、讨论甚至争论的机会。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品质。
如一名学生在黑板演示书写后,孩子们有话要说,格外激动,在座位上评说不已,相互讨论甚至争论起来,这是一道多么美丽的风景!这是学习主体主动性焕发的生动体现,然教师似乎极不赞成学生这样“不守纪”的行为——接下来,自己一人来作了评说,孩子们只得硬听,很是煞风景。
教师每次让学生观察例字后,交流“怎样写才好看”,只要学生说出的看法与教材不一致(其实学生都说对了),教师非要再让其他学生补充,直到说出与教材一致的意见。显得过于迷信教材,不关注体贴鲜活的生命。要知道,学生主动性的保护是很值得关注的。他们都渴望得到老师的认可,老师即使不批评他,只要给他一个肯定的眼神,都会让他们精神轻松,会更热爱学习。
4.学生试写评议的环节因条件(视频投影),受到限制。
教师张贴的卡片上的范字,均是电脑打印的。其实电脑打出的字瘦硬,板滞,有时并不规范,也不太美。应该用手写体的字。可以是写得大气端正的粉笔字,或写得清秀的毛笔字。电脑字状如算子,没有灵性,不必作为例字。
教学方法还可求新。教师课堂上还可更活泼一些。当然,课堂风格是教师个性的折射。
总之,张老师的课相当不错。我只是在鸡蛋里挑骨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