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钟叔河《念楼学短》

(2010-11-24 23:02:29)
标签:

念楼学短

杂谈

分类: 读书杂谈

钟叔河老先生评论文言短篇的集子――《念楼学短》,是一套读来既有趣又长见识的书。这套书共五本,每本收百来篇不足百字的文言短章。如果全是文言,读起来当然不免枯燥,但这套书的特点,或说最大的看点是, 钟先生对每篇短文进行了独到的翻译――“念楼读”,并将他对文章思想或内容方面的评论意见,以“念楼曰”的形式呈现于读者面前。读完原文,再来读先生的翻译及评论文字,让人很受启迪,既佩服作者的识见,同时,不知不觉间,阅读文言的水平也会长进。

书是杨绛先生作的序,她可是轻易不为人作序的。序中说:“《念楼学短》合集,选题好,翻译的白话好,注释好,批语好,读了能增广学识,读来又趣味无穷。不信,只要试读一篇两篇,就知此言不虚。多言无益,我这几句话,句句有千钧之重呢!”

还是读一两篇试试:

朱雀之门

太祖将展外城,幸朱雀门亲自规画,赵韩王普特从。上指门额问普:“何不只书‘朱雀门’,何须着‘之’字?普对曰:“语助。”大祖大笑曰:“之乎者也,助得甚事?”

 

【念楼读】宋太祖要扩建东京城,亲自到朱雀门去踏看中,准备作规划,特别指定赵普陪同。

那城门上原来题了四个大字:“朱雀之门。”太祖见了,便问赵普:

“明明是‘朱雀门’,为什么要加上一个‘之’字呢?”

赵普回答道:“他们读书人说,这‘之’字是个语助词。”

太祖听了,哈哈一笑,道:“‘之乎者也’这一套,‘助’得了什么事啊。”

 

【念楼曰】“之乎者也,助得甚事。”,这句话充满了蔑视。赵匡胤“一条杆杖打遍天下七十四军州”,是凭武力夺得天下的。他对于“没铲过滂田,没使过七斤半”的读书人,其蔑视十分自然,发自内心,“改也难。”

但他后来毕竟还是改了。在治理天下时,他慢慢认识到:“作宰相须是读书人,”困为读书人在经济、政治尤其是文化方面,还是有本事的,而且本事可能比自己还大。

于是他转而“重文”,死后还留下了一块“戒碑”,告戒嗣位子孙“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主事人”,给自己留下了一个好名声。

 

选文多好。当初读到这篇文章,我仿佛就看到了太祖笑话赵普的样儿,听到了他不屑的声音。要知道,这话可真符合他这个皇帝的“出身”啊!“之乎者也,助得甚事?”不这样说倒真的让人相信。

 

再举一篇。

与夫人书

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

 

【念楼读】路畔田头,野花已经开遍,你也可以慢慢收拾回家来了吧!

 

【念楼曰】“乱世英雄出四方,有枪就是草头王。”写这封信的钱,就是这样一位乱世英雄。他原是个私盐贩子,恰逢残唐乱世,便拿起刀枪,凭自己本事,居然成了称一方的吴越国王。

这封信是写给回娘家的夫人,催她回来的,却写得旖旎有致,充满了温情,全不像赳赳武夫的手笔。

看得出钱大人很爱夫人,希望她快点归来。信只有两句,第一句“陌上花开”,点明此际春光大好,提醒夫人不要辜负大好芳时。明明心情迫切,第二句“可缓缓归矣”却欲擒故纵,含蓄委婉,完全以商量的口气,显出了一片好男人的温柔。

在家庭和夫妻生活中,女人所希冀的,莫过于男人能注意并尊重她们的身心,“以所爱妇女的悦乐而不耽于她们的供奉。”而在古代东方,女人普遍只是工具和器物,实在太不可能有这样的享受,似此者可谓难得。

 

后来苏东坡以《陌上花》为题作诗,有句云:

遗民几度垂垂老,游女长歌缓缓归。

钱大王这封信已经化为歌诗,传播开来,流传后世,这就是比唐宗宋祖赐给他的丹书铁券更可贵的奖赏了。

 

短短九个字,传达出多么丰富的含义。话不明说,表达力求婉曲含蓄。这种写法不正是人际交往技巧的活教材吗?令人深长思之。这也正是这封信能够留存至今的原因吧,不然早就成了过眼烟云。

 

不只这列举的两篇,所有篇目都经过了钟先生的精心挑选。读这种书,还真有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