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 |
前两天,我表妹打电话说,他的儿子四岁了,淘气的让人揪心。一眼没看见,就挪着两只小脚,登着凳子往窗户上爬。他们家住六楼,又没安护栏,一天为这事提心吊胆的。可不是吗?电视剧《双面胶》里的那个可爱的小男孩,就是乘婆婆和儿媳妇吵架的工夫,偷偷爬到窗户上,重重的摔到了楼下,其场景真让人触目惊心。但安上护栏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吗?也不尽然。虽然,我也觉得这是个事儿,但也想不出更好的办法给表妹解心宽。
可巧,双休日,我参加了一个教育论坛,有一位专家家长就这个问题的发言,对我很有启发。他说:“要注意适当地培养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的畏惧感,让他知道什么是禁区。”他家住18楼,有一天,他抱着孩子站在窗前,让孩子把头探出去,问孩子害怕不害怕?孩子紧张地一闭眼,点了点头。然后,他又拿了一个鸡蛋,站在梯子的高层,一撒手,鸡蛋掉在地上摔得粉碎,他告诉孩子,如果人要是从窗户摔到楼下,就象鸡蛋摔到地上一样惨。”
这种鲜活的比喻,对于孩子来说,能产生过目不忘的印象。孩子不懂事,爬窗户是好奇心驱使,但是,当他目睹了“高空落鸡蛋”的后果之后,马上会和从窗户里探出头时的感觉产生联想,鸡蛋的粉身碎骨就成了一个最危险的信号,他知道这是一个产生危险的地方。有了这种畏惧感之后,他主观上的防护意识就会驱使他自觉止步,比安防护栏还管用。我赶快给表妹打了一个电话。
其实,人本身就应该有点畏惧感,所谓无知者无畏就是这个道理,只有有所畏惧才会让人办事有分寸,明确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我想对儿童的教育也不应忽视这一点。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