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说说《留侯论》中的几句翻译

(2012-03-13 08:48:33)
标签:

留侯论

几句翻译

校园

分类: 教学资源
苏轼的《留侯论》是对留侯张良的评价,强调一个“忍”字,作者把它看做是成就大事业的基础。观点鲜明,别出心裁,以史为据,开掘深入,很值得借鉴。只是其中有几处句子理解起来有些困难,一般的解释也未必准确,故摘录出来,翻译理解如下。
1、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皆圣贤相与警戒之义。
翻译:我观察他(指圮上老人)用小事来显现自己的意图,都是圣贤之人给对方提醒告诫的意思。
注释:①所以:用来……的方法 ②微:小事;见:通“现”,显现;意:意图,用意。 ③相与:给对方。 ④警戒:提醒告诫。 ⑤义:意义,意思。
理解:首先这里的“其”不是指张良,而是指圯上老人。其次,是圯上老人给张良提醒告诫,而非相互。虽然张良后来成了大贤大功之人,但此时的张良还只是一个没有什么斗争经验的小伙子。因此,“相与”一词就不能理解为“相互”。“相”在古汉语中有一方对另一方的意思,可以代指对方,故这里理解为老人给张良提醒告诫为好。这样主语一致,内容上下勾连,表意才清楚明白。另外,“所以”可看成一个词,表示“用来……的方法”。当然,这里也可以看做“所……者”相搭配,而将“以微见其意”断读在一起,理解为“用小事(细节)来显现自己的用意”,解说起来也容易理解些。

2、千金之子,不死于盗贼,何者?其身之可爱,而盗贼之不足以死也。
翻译:富贵人家的人,不会死于盗贼的行为。为什么呢?因为他们的生命值得珍惜,而盗贼的行为不值得让他去死。
注释:盗贼,这里指盗贼的行为。即以勇力而非智谋斗争的行为。
解说:此句话重点是“盗贼”的含义,一般理解就是强盗,但如此理解,原文前后的意思不能相互联系。只有理解为盗贼的行为,才能解决问题。盗贼的行为指不用智慧而用暗杀或用勇力来解决问题。张良曾招募勇士在博浪沙用大铁锤掷向秦始皇而误中副车,被秦通缉,差点死去。苏轼认为,这种孤注一掷的恐怖袭击手段是不可取的,因为即使杀死了秦始皇也不能改变秦朝的残酷统治,只会导致自己的毁灭。这里不是说张良有神仙保佑(或者因为有钱)不会死在盗贼手里,而是说这种用强的手段不可取,而应该运用智谋,彻底推翻秦朝的暴政。这样,上面内容说张良“以匹夫之力而逞于一击之间”而导致“间不容发”的危险,下面内容感叹他“以盖世之才,不为伊尹、太公之谋,而特出于荆轲、聂政之计”,才能顺畅地联系起来。

3、是故倨傲鲜腆而深折之。
翻译:因此老人故意傲慢无理、态度恶劣的深深羞辱他。
翻译:鲜腆:鲜,读xiǎn,少;腆,有“厚、善、美”等义项。“鲜腆”可理解为少有善意,没有好声气,即态度恶劣。
解说:“鲜腆”的“腆”含义较为陌生,需要注意。此句理解起来并不难,都知道是说老人故意羞辱张良的,只是难度就在这个词上。明确其含义,这句话就好理解了。

古汉语离我们较远,需要前后勾连想清楚,这样才有利于理解作者的本意,明确其论述的严谨和高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