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导师制的现实意义
(2011-12-03 12:33:53)
标签:
成长导师制现实意义教育 |
分类: 麦尔杂说 |
学生要成长,离不开教师的指导。
随着人数的增加,班级的扩大,一位班主任管理一个大的班级,难度上升;而任课教师一般都是满负荷,具体指导到每一个学生,也增加了工作的难度;而我们的学生,来自全州八个县市,家长离得远,学生管得少,更需要每一位教师的付出。
因此,全员管理,成长导师制,便自然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首选。
确实,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各方面进步成长的指导者。所谓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不仅仅是智力的发展。而由于学生众多,班主任劳动强度过大,调动每一位教师来从事教书和育人的工作,迫在眉睫。
学校实施的“成长导师制”是一种很好的教育形式,它让每位教师在自己所带的班级中指导十个左右的学生,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品德、纪律等方面进行指导,使学生和老师之间减少了隔阂,增强了信任,拥有了亲和力。
从成绩说,对成绩好的学生,老师的鼓励和提醒可以消除他们在竞争中的紧张情绪,让他们以更平和的心态面对压力;对那些成绩中等、易被忽视的学生,老师的鼓励和关注,可以让他们感受到被重视,而不再满足于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心理;对成绩有困难的学生,老师的教导和鼓励,会让他们感受到没受到歧视,从而乐意主动上进,或找到学习方法,或在关注下变得勤奋。学生学生,以学为主,理所当然。
从品行说,学生被分为不同的群体,受到各位教师各方面的关注和指导,会落实得更加具体。品行好的,鼓励保持并发扬;品行差的,加强管理和教育。这样形成一个良好的班集体,从而形成团结的年级组,进而成长为和谐的学校小社会,对每一个在此学生生活的人都有着极大的价值和意义。
从生活说,上面说了,我们的学生来自八个县市,近处的或交通方便的学生家长,当然可以自己多方照顾,有问题及时和班主任及任课教师沟通;但是,还有偏远地方的家长,或者因家庭原因外出打工的家长,不能关心到孩子,这部分孩子在恩施这个老少边穷地区并非少数,他们得不到家庭的关心,有可能变得孤独封闭,更需要班主任和成长导师的关心和帮助,有生活上的关心,更应有心理上的关怀。成长导师及时负起这方面的责任,可以缓解学生的心理,也可以免除家长的后顾之忧,让他们更好地工作。这样说来,对稳定社会也具有积极的作用。
上述是从学生方面来说的,就教师的层面说,上述已说到,教书和育人是教师的职责,现在科任教师以教书为核心的为多,育人的事情只是贯穿在教学的环节中,常常是泛泛而谈,缺乏具体的针对性。现在实施成长导师制,全员育人,每位教师就有了具体的工作对象,从而能将育人的工作落到实处。
同时,这也是教师成长的需要。教师不仅要有专业的发展,也要在思想上不断提升自己,成为为人师表的模范。年长的教师,可以将自己丰富的人生经验和对学生的指导结合起来,使学生有亲如父子(或母子)一般深厚的感情,使学生在信任、依赖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为将来的发展奠定基础。年轻教师在与学生的交流中,不仅能促使自己和学生教学相长,和学生一起进步,而且能锻炼自己处理社会事务的能力,特别是没有担任过班主任的学生,更是能从中积累相当的经验,为自己的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全员管理的成长导师制,如能落到实处,必将创造出良好的师生关系,进而成为学生终身发展的推动力量,同时,它必将成为学校的一种特色,为打造和谐校园和和谐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
说明:绝对原创,如有雷同,纯属符合学校要求,或他人抄我。^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