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就是介绍此行的几个古村了,顺序按照我游览的先后,而不是推荐顺序。
永嘉有六大古村:林坑、茶园坑、暨家寨、芙蓉村、埭头村、屿北村。前面四个都去过了,对林坑和茶园坑印象不错,芙蓉也很好,最干净,但是收费,暨家寨不是最推荐。后面两个的话,埭头村本来在行程计划内,但由于时间原因,最后被我舍弃,屿北村则是因为交通太便利了(高速下来3、4公里路吧),三次路过都没进去,心里觉得下次有机会再来的,所以有些可惜。
先介绍下岭上人家,虽然不在六大古村之列,不过村子的位置相当不错,也很有规模,好好管理的话是个不错的景点。可惜这里以烤全羊出名,所以主要是饭店,住宿倒是次要,环境显得有些脏乱差。住宿的话,房价在80-120之间吧,根据淡季旺季有所区别,条件和林坑差不多,比较艰苦,多数没有独立卫生间,被子也不是很干净,由于周边可逛的地方也不多,所以并不是很推荐在这里住宿。不过,这里离石桅岩景区出口很近,如果晚上玩好出来,吃个烤全羊,然后住一晚,可以省力一些。另外,还可以试着在此住宿,第二天一早从景区后门入内,或许可以逃票,当然我没有验证过,不过景区后门没有铁栏杆,应该难度不大。
这里我要特地提到的是岭峰古楼客栈,也是看了其他网友的游记推荐才去的。客栈位置很不错,就在村口不远的地方,很方便,但是住宿条件一般。为什么要特意提下,是因为这家客栈的老板金昌波真的非常好。老板人很好,但是话很少,可能会让人感觉不热钱,但是处的时间长了就会觉得老板人很实在。老板的手艺不错,烤全羊很好吃,羊肉凉了,老板还可以帮你热一下,而且不是一般地热下,而是重新刷上调料烤,很道地的。
最关键的,第二天早上发现车子的轮胎破了,三年自驾经历的第一次,当时第一想到的就是找老板。老板不在,老板娘帮我电话联系的,老板远程帮忙。先问了鹤盛镇上的店家,过来修居然要350元,加100够我买个新胎了。后来老板想了办法,让亲戚过来,帮我把轮胎卸下,送到30公里外的岩坦镇上去修,然后再送回来,要了250。确实,价格也不便宜,但是考虑到人家要来回2、3个小时,60公里的盘山路,这点钱还是要的。关键是我可以脱身去景区游览,出来以后车子也修好了,节省了时间。修好车子,老板还一个劲抱歉,其实,不好意思的是我,让老板外出办事也不消停。最后,留下客栈电话:岭峰古楼,0577-67198071,手机13806832797,13868742479。遇到老板,就说是上次修车轮胎的上海小夫妻推荐的,他一定印象深刻。
第一眼见到岭上人家,感觉还是很震撼的。
岭上人间依山傍水,风景不错
烤全羊,小羊羔
开始以为是假的玩具狗,后来发现是活物
这只小狗很可爱,胆子很小。
看到老者在烧这个,以为是什么民间秘方或特别的民俗,就问是用来干嘛的,老者回答就两字:取暖……囧
入夜了,家家户户点起了灯笼
岭上人家入村的毕竟道路,一座铁索桥,很有特色
屋顶的落叶
这里的夜晚感觉比黄山宏村要热闹
我们住的房间望出去的景致
等着烤全羊啦,红色百威啤酒是我自备的,呵呵
来啦来啦,真的很好吃啊。第二天凉了,撕下来一块尝尝,也很好吃,有点像上海枫泾的熏拉丝。我和艿妈两个人才吃了四分之一个,很饱。
第二天一早,云雾缭绕的村庄。
窗外风景。
白色芦笋,30一份,我嫌贵,没吃
出村的铁索桥。过了桥却发现车胎破了。
桥上的风景
桥上的风景
早餐,当地特色纱面,但是有点像烂糊面,艿妈不喜欢。老板娘很好,本来两碗20元,主动帮我们减去5元。
老板家的旺财
岭上人家附近的景观,其实就是石桅岩的出口处
画面左侧,只拍出一半的那道门,就是景区出口了,可以问下老板是否可以逃票
下面介绍暨家寨了
去之前看了别家的自助游游记,都对暨家寨推崇有加,所以非常向往,作为此行必去的一站。俗话说希望越大,失望越大,真的去了,感觉倒是非常一般。暨家寨在深龙村,不管谷歌还是百度地图都是看不到的,更不用说导航仪了。沿着S223省道,过岩坦往黄南方向,会有一座石桥,边上有块写着暨家寨的牌子。过桥,沿着水泥主干道一直开,开到没有路了就是暨家寨了。一共是15公里的山路,很陡,路窄,弯道很多,所以新手去之前请慎重考虑,另外尽量避免走夜路。我本来是想先去茶园坑的,半路一问,从茶园坑到暨家寨还有18公里的路,一看天色已经黑下来了,所以赶紧改变行程,先去暨家寨,第二天再去茶园坑。
一路上风景还是非常不错的,到了后面已经是在非常高的盘山路上行驶了,真怕遇到会车。不过,真的到了暨家寨,还是有些失望,看不到什么风景,村子和林坑什么也没有大的区别,就是规模小一点,景致还不如林坑。关键是村子正在修路,到处泥泞不堪,第一印象很不好。
我们住的是源头人家,当地最有名的一家客栈,可惜传说中的美女老板娘去考驾照了,不在家,只有老板娘娘(老板娘的娘)在家。老板娘娘不会讲普通话,也听不懂普通话,又不认识字,所以沟通起来很费力,经常要打电话请老板娘翻译。不过老板娘娘很淳朴的,热情地拿出当地的金银花茶、红薯干、花生等招待我们,味道都很不错的。一直等到晚上7点半,老板公(老板娘的老公)回来了,张罗着给我们做饭。点了三个菜,结果老板公听错了,上了四个,而且有两个不是我们点的菜。其中一个是老板公自说自话推荐的葫芦瓜皮(我们点的是豆腐,结果老板自作主张帮我们换了),确实很有特色,不过特色并不等于美味,我们就吃不惯,有点苦苦的。还有一个是青菜,我们没点,也上了。哎,为此还多付了一个菜的钱。
我们住的是源头人家二楼到头的房间,很宽敞,采光很好,价格不贵,80一晚(淡季),卫生间也是独立的,比岭上人家条件好,倒是没有想到的,不过空调很不给力,晚上很冷。另外房间里面有满满的wifi信号,可是老板不告诉密码,说是忘了,我是将信将疑?真忘了直接设置一下也不复杂吧。
这家客栈别的没什么,就是总感觉老板公不太热情(可能男人在这方面都不太在行),这次出行住了四家店,五星的鉴湖酒店不说了,另外二家农家乐老板都不错的,唯独感觉这家冷冷的,不知道是不是店大**的关系。
第二天早上叫了两碗汤年糕,10元一碗,真心不好吃,老板娘娘手艺不行啊。之后准备附近转转,正好遇上暨家寨的暨氏宗亲来访,寨子里有村民带着去逛,我们就一起加入了。虽然老板公不热情,但是整个寨子的村民都是非常好的,很淳朴,很热心。
跟着走了一圈,去了一个瀑布和一个栈道,景色都一般吧,和想象中的相去甚远。特别是瀑布,看了大龙湫、看了龙湾潭等等再过来,实在是没有感觉了。村里人说,到了夏天来玩水,更享受。我们看的是小瀑布,路非常难走,我穿的正版的哥伦比亚的防水徒步鞋,号称有什么抓地科技,还是滑了好几下,幸亏没摔着。所以有老人孩子的,不是很建议去暨家寨。另外,寨子还有另一条瀑布,据说高达百米,可是路更加难走,我一听就放弃了,怕把相机和镜头摔了。整个寨子,逛一圈也就个把小时吧。当然,寨子我没有深度游,可能许多好玩的地方没有发掘出来,评价较为主观,仅提供给大家作为参考。

去暨家寨路上,看到省道边上有卖楠溪江麦饼,就停车买了,以前吃过,觉得不好,不过这家还行。之后一口气买了10个带回去,不过凉了再热不如现烤的好吃。看到有开宝马的特地过来买烧饼吃的,看来这家还不错的。
本想去茶园坑的,这是路上拍的,后来看时间来不及,改去暨家寨了
去茶园坑要过这条河,继续前行3公里左右就到了,不过我们这里就掉头了,明天再来
前往暨家寨了,路不难找
深龙村附近的风光
继续前行
沿途景观
沿途景观
沿途景观,已经很高了
沿途景观,画面中间白色的就是来的水泥路
老板娘娘很热情,拿了很多点心招待我们,都很好吃,这里的花生很特别,一定要试试。不过晚上坐在院子里,有些冷飕飕。
源头人家的院子
晚上四个菜,都是素菜,80元,不算便宜。左上角是葫芦瓜皮,有点苦,脆脆的,吃不大惯。
早上起床,终于看到了太阳
山中云雾缭绕,这是我们房间窗外的景色
炊烟袅袅的村子
一缕缕的阳光晒在屋顶上
有谁知道这是干嘛的吗?呵呵呵
村里的老者
这张照片我很喜欢,老者吐出的烟雾,像不像一张面具?
客栈的灯笼
早餐,汤年糕,真心难吃
瞧这一长条的房子,感觉是不是像是宿舍,老板娘娘就住在这里
狗狗咬人,有时候也是亲近的表达方式
和暨氏宗亲一起等着向导来,照片中有一个是艿妈哦
村中的瀑布,景色一般,路很难走
村中景色
暨氏宗亲请我帮忙拍照,最左边的就是老板公了
村子的建筑都有一定年头了
村子有一条栈道,可以看看山景,碇步对面没有走
村中栈道
右边这位也是村民,很热情地像我们介绍村子的情况,村里人都是不错的
碇步,没有走过去,因为村民说那是下山路
下山途中,看到的牛
下山的风景
下面介绍茶园坑
作为永嘉的六大古村之一,茶园坑是唯一一个小隐于野的世外桃源。看了许多游记,很少有相关介绍,照片也很少,所以很好奇,决定一探究竟。茶园坑也在S223的岩坦至黄南路段中间,离暨家寨、林坑、屿北村都很近,交通也算方便。不过,去茶园坑指示不清楚,从省道转到小路后,中间有岔路,需要过一座桥(下面图片有介绍),如果沿着主道继续走,就会又回到省道上。
茶园坑是完全没有开发的一片净土,村子没有客栈,也没有饭庄,所以很安静,也很干净。村子对面有个小山头,山腰上是个小亭子,从那里拍摄村子全景非常不错,而且山路很好走。
村子里的人依旧是非常热情,我们还找到了村里著名的清凉洞,洞的发现者还热情给我们介绍洞的由来。由于时间关系,茶园坑依旧是走马观花地看看,没有深入探究,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好好开发一下。值得一提的是村口的一个水潭,那个颜色实在是太赞了,不多说了,大家看照片。
村子周边的景观还是相当不错的,进村的路用来徒步也很好,沿途景色很美,走完也就3、4公里。

进村要穿过这条碇步
村口的水潭,色彩太魔幻了(就加了点饱和度)
村子很干净
这家就是发现清凉洞的人家了
就是这个洞了,天然空调,老人说自己当年打井时候发现的,挖着挖着身体冷得不行,就逃上来了。到了夏天,洞口附近20度,外面38度,比空调还厉害。
就是这位老人了,今年80多了,看不出吧,呵呵
这个是烟囱吧
文革遗留的标语
屋子都是木质结构的
又看到这个了,通过仔细观察才发现,原来是蜂巢
村子的全景,可惜当时中午11点,光线太硬了
村子全景
进村的路
再来一张,原来这里种茶的,所以叫茶园坑,现在已经不种了
这张照片我是站在一座桥上拍的,也就是进村的必经之路。要说地标,就看画面正中几栋破房子。这里是丁字路口,没有指示牌,房子边上是座大桥,过桥前行就是茶园坑了。
桥上的景色也很美啊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