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行:建设中的邕江豹子头贝丘遗址公园(手机照)

标签:
旅游南宁邕江贝丘遗址 |
分类: 足旅八荒 |

邕江,在市区流过母猪湾(白沙村临江处)之后,潇洒地向东转了一个45度角,绕了个S形,形成两个对峙的半岛,西边的叫白沙,东边的叫柳沙。在柳沙半岛西端,有一处被列为自治区重点保护单位的豹子头遗址。上个世纪70年代从此地出土的新石器时代人使用过的石器表明:豹子头是南宁人类文明的发祥地。

南宁最早发现的贝丘遗址是1964年4月发现的豹子头贝丘遗址。该遗址南临邕江,高出水面约15米,地面暴露灰白色螺蚌壳,分布范围为100米×50米,从断面上可看到1米-3米厚的文化层堆积。

贝丘遗址是新石器时代早、中期人类的生活垃圾堆,即所谓的“庖厨垃圾”。当时人们在水中捕捞、后山打猎,吃剩的螺蚌壳等物丢在垃圾堆,堆积得像小山丘一样,其中不乏兽骨和用坏的陶器、石器等,有些还有人的墓葬。此“小山丘”后来经过近万年的压实、夷平,成为一级阶地的一部分。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对其出土蚌壳标本进行C14年代测定,该遗址的年代约为8000多年。1981年公布为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由南宁市博物馆牵头,会同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广西文物工作队联合对该遗址进行第二次发掘,出土的鱼头形穿孔蚌刀很有特色。此外,在遗址里发现的烧制原始陶器的遗址,在广西乃至华南地区尚属首次。





豹子头位于邕江的拐弯处,前临江水,背靠山丘,地势险峻雄奇,因其临江石壁上有怪石嶙峋、杂草丛生的石洞,酷像一头张开大嘴的豹子而得名。在陆路交通尚不发达的年代,豹子头曾是往返百色、广州的必经之路。由于角度太小,江面狭窄,河道多礁石,又有一支江流从侧边流入,造成水流湍急,船到这里若不留神就会极易发生触礁、翻船事故,就像被豹子吞掉了。


贝丘遗址墙,墙面贴附着挖掘出来的贝壳等



豹子头山腰曾有一座三界庙“游天府”(原庙被拆毁),三界庙供奉着三界圣爷,主管水河,立此庙为镇住这段事事故多发的河道。游天府当时在邕江流域一带非常有名,许多过往渔民和市民来求神拜佛,祈求平安。

重建中的“游天府”




前一篇:日荐诗词:鹊踏枝•清明
后一篇:走云南:丽江红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