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命题心得及后期复习建议
(2011-10-03 19:24:38)
标签:
原创教育中考命题语文 |
分类: 教育笔论 |
中考语文命题心得及后期复习建议
伍东波
一、对语文考试的理解。
教材是依据《语文课程标准》编写的,虽形式不同,但精神实质,培养的语文能力进而达到的要求却是一样的,都是注重课本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强调从生活中学习语文,然后再应用到生活中来,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综合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科学探究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提高。
考试是检查学生学习效果,反映教师教学水平的有效手段,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命题要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和教材内容对试卷的内容、题型、题量、能力层次、难易程度等进行设计;命题质量好坏关系到能否客观反映教学效果、学生对知识、技能掌握程度。
二、对命题队伍选拔的理解。
1.命题、审题人员资质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意识;了解中小学课程方案内容和课程改革发展趋势,熟悉相关的学科标准和教材内容,能正确把握学科的要求和难度;具有中级以上学科专业技术职称等。
2.建立学业考试命题、审题人员库命题、审题人选由市(县)和学校根据命题、审题人员的资质条件,在征得本人同意的基础上负责推荐,经市教育行政部门审定,市教育考试院和市教委教研室建立学业考试命题、审题人员库,并与每一位命题、审题人员签订诚信协议书,库内每一位成员须承诺有关诚信和保密规定。
3.命题、审题人员管理建立命题、审题人员的专业档案,主要包括命题、审题的工作评价、诚信和守纪情况记录、相关专业的研究成果。凡有违纪和诚信问题,或泄露身份,或命题和审题产生重大失误的将取消命题、审题资格。
4.对命题、审题人员的培训由市教育局聘请专家对命题、审题人员进行专门培训,主要内容包括学科课程标准分析、教育测量理论、市统一命题试卷分析和评价、保密规定等。
三、对命题过程的理解。
1.进点培训。(1天)
A.动员、签定保密协议。
B.学科培训。
2.编制双向细目表(包括知识、能力、题型、难度、赋分等),确定考点(考点可以根据实际命题需要调整)(1天)
3.搜集素材(名篇、精要、考点丰富)(7天)
4.分工命制题目
5.对分工所命制的题目进行讨论
6.对初步通过的题目进行拼题整合、修改
7.排版、讨论、修改、校对
8.审题后,根据审题意见修改。15天最后定稿。
四、后期复习建议
首先,面对庞杂的基础知识部分,复习时应突出“详略”。帮助学生梳理出考点。对于必考点,如:注音、写字、病句、仿句、名言名句默写、文言实词及虚词的意义及用法等,在前两轮的专项和综合复习的基础上,有重点地缩小复习范围,对于常用的、更有价值的,与同学学习、生活、成长关系密切的内容要反复复习;对于每年变化大的考点,如:概括语段、读图拟题、提取信息、简析图表、口语交际等,只需了解题型,把握答题的思路、方法、技巧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