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四年级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估算教学设计及反思-----吴虎

(2007-09-25 14:13:37)
标签:

教学设计.反思

分类: 课题组教学设计案例论文
 

四年级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估算。

佳山中心小学:吴虎

教学目标

1. 认知目标:
    (1)结合学生的生活背景,在亲身体验中充分认识估算在生活中的意义。
    (2)创设情景,让学生合作探究,进而发现,总结和应用除法估算的方法。
    2. 能力目标:
    (1)运用除法估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并渗透联想、类推的数学思考方法。
    (3)在培养学生估算能力的过程中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尝试,能主动地发现、“创造”知识,以及自主、自信、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估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根据题目的具体情况及运算的方便程度,灵活地进行除法估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 感受估算与精确计算的区别

同学们,你们去超市买过东西吗?星期天,妈妈给了小亮10元钱,让他去超市买些食品,小亮在买东西时产生了这样的疑问,你知道问题的答案吗?

课件出示:

在下列哪种情况下使用估算比精确计算有意义?

A.      当小亮想知道10元是否够用时;

B.      当 售货员将每种食品的价格输入收款机时;

C.      当售货员告诉小亮应付多少钱时;

D.     当售货员数出应该找给小亮多少钱时

 2、口算下面各题。

  240÷40        3500÷700         720÷90         5600÷80

    3、出示:241÷38        719÷92

     这两道题你能口算出它们的结果吗?

     为什么241÷38的结果是“≈6”?

  与上面的口算相比,这两道题目有什么不同?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样的“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估算”。(板书课题)

二、尝试讨论:

  1、根据原有的知识基础和学习经验,能试着说一说你打算怎样估算这两道题目吗?

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 课件演示:

241÷38≈6        719÷92≈8

↓   ↓           ↓   

240 ÷ 40=6         720 ÷ 90=8

师:看来有关估算的计算题同学们都会算了,那么你能解答有关估算的实际问题吗?

  2、出示例题:

  (1)一列火车每小时行98千米。照这样的速度,从成都到北京的铁路长2048千米,大约要行多少时间?

  (2)彩色电视机的单价是 538元,收音机的单价是 62元,彩色电视机的单价大约是收音机的多少倍?

3、师:下面,请同学们先仔细地默读一下题目,之后再独立思考一下该怎样解答这两道题,把解答的过程写下来。如果觉得有困难可以同桌互相讨论。  

三、交流归纳:

1、 师:谁来汇报一下你是怎样想的?

2048÷98 ≈ 20(小时)      538÷62≈ 9     

↓   ↓                    ↓    ↓         

2000÷100= 20(小时)     540 ÷60 =9       

   2、这几道题目在解答的过程中,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相同点:都是先取被除数与除数的近似数,再用除法或者用乘法口算;除数取近似数都是省略十位后面的尾数,把除数变成整十数。

不同点:取被除数的近似数时,有时是省略百位后面的尾数,有时是省略千位后面的尾数。

  提问:为什么取被除数的近似数时会出现不同的情况?

  ( 便于在口算时归结为表内除法)

   3、师:谁能试着总结怎样进行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估算?

  (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教师帮助学生进行归纳:分别取被除数与除数的近似数,再用除法或乘法口算。)

 四、巩固练习:

   1、“火眼金睛”

你会用估算的方法检验一下以下各题算得是否正确吗?说说你判断的理由。

要求:请先仔细观察、 静心思考,不要用笔算。

    4182÷51=81     684÷57=12  6176÷ 78=92  1856÷32=58

2、我是估算小能手

生独立完成,师巡视指导,订正时指名汇报,根据学生回答师板书解答过程。

(1)一部电梯的载重量是1250千克,如果每个成人的平均体重是60千克,这部电梯大约能承载多少人?

(想一想:如果超过了20人,会发生什么情况?)

 (2)张大爷要给食堂买39袋大米,每袋48元,他带了2000元,够吗?(你有几种不同的估算方法?)

a:40×50=2000   39﹤40  48﹤50  

b:2000÷50=40   50﹥48   40>39  

c:2000÷40=50   40>39    50>48 

师:如果要买41袋大米,每袋52元,带2000元,够不够?

五、质疑提高:

1、每位同学说一句话,总结一下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请认真听,注意尽量不要重复别人的发言。

2、怎样进行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估算?请你举例说明。

  3、你还有什么想要了解的问题吗?学生质疑并解疑。

六、板书设计: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估算:(1)取近似数

                        (2)用除法或乘法口算

   练习:(1)1250÷60≈20(人)                           

              ↓   ↓  

             1200÷60=20(人)

(2)a:40×50=2000   39﹤40  48﹤50  

b:2000÷50=40   50﹥48   40>39  

c:2000÷40=50   40>39    50>48 

 

 

 

 

 

 

 

 

 

 

教学反思:

   本课是本学期我在四年级执教的一节公开课。上课伊始,我首先让学生计算除数是整十整百数的口算除法,因为这是本课估算学习的基础。接着再出示了两道不能口算出精确得数的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算式,引导学生在观察比较的基础上得出估算与口算的算式之间的异同点,体会进行估算的必要性。之后引导学生联系以往所学的先取近似值再估算的方法试算三道估算式题。并通过板书帮助学生理解除法估算的方法及如何使用约等号。再让学生分组解答三道不同的例题,并让一组学生自己选题,节约了教学时间,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解答完第一道例题之后,我提问学生:“猜一猜,九辆货车是否都装满了?”引导学生得出因为取近似值时把被除数看小了,把除数看大了,所以商比准确值小,必定至少有一辆车装不满。培养了学生的数感。例题教学完毕后通过比较,归纳总结出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估算方法,提醒学生取被除数的近似值时要根据数字特点区别对待,灵活处理。在练习环节,我设计了两个练习:用估算的方法检验计算结果及解决问题,通过这样的练习使学生加深对估算必要性的认识,进一步掌握估算方法,培养估算意识。使他们知道现实生活中常见的估算情境有哪些,提高他们用估算解决问题的自觉性并结合第一题对学生进行了安全教育。把第三题的数字做了改动“买41袋大米,每袋52元,带2000元,够不够?”引导学生得出尽管估算结果仍是够的,但实际的单价与数量均大于近似数,显然是不够的。因此实际在做购物预算时要多准备一些钱。最后,在学生的总结中结束全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