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景琦的几位老师
(2009-08-01 08:04:04)
标签:
生活文化休闲 |
白景琦的几位老师
电视连续剧《大宅门》曾看过几遍,可就是没看过前几集,今利用暑假偷闲在网上看了,觉得白景琦的几位老师有点儿意思。
电视连续剧《大宅门》一开篇,二奶奶白文氏生了一男娃,忒特别的是,这男娃刚出生时打打屁股竟咯咯开心大笑而不会哭,并且越打笑得越开心。于是,老爷子白萌堂提笔给孙子起名白景琦。
琦,美玉也。
琦,不凡的,美好的。
小景琦到了读书年龄,白家给请来了教书先生。起初的几位先生,都被小景琦以不同的孬点子给气跑了。其中以往先生鼻烟壶里倒臭豆腐汤,把盛满墨汁的砚台放在门上边,使新来的先生一开门被弄得墨汁顺脸往下流最为典型。一肚子“坏”点子,一次次玩得溜。其实这也不能全怪小景琦,你看看那些个老师,要么眯着眼老气横秋死气沉沉地教孩子们背书,要么坐在上面打瞌睡。为此,顽皮的小景琦也曾多次被二奶奶打过,但这小家伙不会哭,不叫疼,不会认错,不知道什么叫求饶。甚至被二奶奶赶出家门到大街上去要饭也一句软话不会说。
看到这里,不由让人想起“和尚撞钟”的故事来。
有一个小和尚担任撞钟一职,半年下来,觉得这事太简单了,没什么值得关注研究的,“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而已。一天,和尚开会,主持宣布调他到后院劈柴挑水,原因是他已不能胜任撞钟一职。小和尚很不服气地问:“我撞的钟难道不准时不响亮?”主持耐心地告诉他:“你撞的钟虽然很准时,但欠洪亮,钟声空泛疲软,没有感召力。钟声是要唤醒沉迷的众生,因此,撞出的钟声不仅要洪亮,而且要圆润、浑厚、深沉、悠远。你感觉不到自己撞出来的钟声的感召力,何以去感召他人?”
做一天和尚就要撞一天钟,这看似平凡的小事,却有大学问在内。钟声要撞得有韵味,不仅当一天和尚就要用心撞一天钟,而且要把撞钟当做一种责任,当成一项完成人生价值的事业。
老先生眯着眼摇头晃脑地教孩子们背《庄子》,激不起童心童趣,颇有些像小和尚撞钟。
后来,难为胡管家找了二十几位先生,可人家一听说教的是小景琦,不管给多少银子都不愿意去。
直到来了老师季宗布,才算一步步制服了这个“活土匪”。
这季宗布来头可不小,人家是国子监的先生,神机营的武士,文韬武略皆属上品,有缘分的是,景琦小时候曾被人绑架,是季宗布单枪匹马把他救下送回家的。小景琦在季先生面前,可是心服口服外加佩服。起早踢腿打拳,夜半点灯苦读,师徒二人到后来竟难舍难分。
季先生初到白家见到二奶奶,讲了他眼中的孩子,他说:“他小时候要比景琦淘。孩子要管,但不能管傻喽,听话的不一定是好孩子,不听话的长大未必没出息。”
“孩子就像小鸟似的,关上笼门没精神,打开笼门跑了,养鸟不容易,当鸟也不容易。”景琦的父亲白二爷如是说。
季先生的育人理念是:大可不必把孩子管得循规蹈矩。景琦自小不会哭,天生自然带来一副刚性;生下来就笑,那是把世道都看透了;有了这两点,孩子长大一定能成就大业。教育孩子要顺其自然,无为而治。龙生九种,种种不同。天下的孩子要是都一样,不就乱了套了吗,那生养孩子有什么意思,又有什么快乐呢。孩子淘,用不着怕,无非是出点格,闯点祸。我们不妨想想,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哪一个不是犯上作乱起家的,可一旦坐了天下,却来教训子民要忠君爱国,这几个祖宗要都是忠君爱国之辈,他们哪个坐得了皇上啊。
如此之说,实乃闻所未闻,倒也实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