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作业管理细则(修改稿)
(2010-05-01 12:31:57)
标签:
杂谈 |
分类: 教学管理 |
前言:4月9日下午我到北二小参加小学数学作业管理研讨,与北二周敏主任、赛小彭兴平主任在一起交流,并得到教科院彭院长的指导,大家觉得受益匪浅。会后赛小彭兴平主任对他的交流材料进行了修改(红色部分)。在彭兴平主任修改的基础上,我补充了一点自己拙见(蓝色部分)。作业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我们的这个细则难免会有疏漏之处,请大家提宝贵意见。
一、作业量:
贯彻省、市关于小学作业量的相关精神,不布置机械重复和大量抄写的练习,更不得以做作业作为惩罚学生的手段。
二、作业设置:
(一)基本原则
1.基础性原则。
学科作业的设置应十分重视学生最基础的知识技能和最基本的学习思考方法的掌握以及最基本的学习活动经验的积累。学科作业的内容和要求应与学生学习各阶段的教学目标、教学计划、课程标准及教材保持一致,不任意拔高。
2.层次性原则。
作业设计要针对学生学业水平的差异,能体现层次性和选择性。既要体现学生对知识的多角度思维和学习的个性化,又要尽量顾及各层面学生具体情况,给不同层面的学生都能提供积极学习的机会。
在保证全体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形成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还应给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思维拓展的空间和开展自主学习的充裕时间,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感受到作业给自己带来的乐趣。
3.综合性原则。
要加强作业内容的综合性,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鼓励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让学生在调查、访问、观察、试验、参观和制作等活动中主动发现,自主学习,培养并发展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作业的数量、难度、内容、形式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爱好、特长和条件而定,以切实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及过重作业负担,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作业设计应给学生以适当的选择机会,从而能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根据其自身兴趣、爱好从事自主学习。
(二)作业类别:
1、常规作业:数学作业本(主要用于完成课本的习题)、全区统一使用的课堂作业。
2、辅助作业:预习、复习、读记概念、制数学学具等。
3、特色作业:数学日(周)记、数学实践作业、数学小报设计、口头作业(复述解题思路、对错误的习题说错误的原因等)、游戏作业、亲子作业、自主作业、拓展性作业等(选择使用)。教师应经常调查学生,与学生开展对话,努力探索新颖、高效的作业新途径和新方式。
(三)作业设计:
教师要认真备课,将练习、作业设计作为备课的重要环节之一,精心设计作业(布置学生做的作业,教师必须先做),坚持作业目标的全面性和长远性,坚持作业设计的趣味性、针对性、层次性。
作业设计应立足学生实际,坚持对学生因材施教、分类指导的原则,兼顾落实双基与发展提高,在尊重教材、用足教材基础上,可对教材习题适当增补、删减、调整、拓展、延伸。提倡教师在常规教学中积极探索培优的有效策略。
三、常规作业的书写及格式要求:
1、书写要求:
字体工整美观,版面整洁,作图应使用铅笔、三角板、直尺、圆规、量角器等工具。
2、作业本书写格式:
(1)凡是使用单行本的,作业本内每一页应该对折使用,要求先写左侧,再写右侧。
(2)每次作业之前,先写上当天日期,然后另起一行开始作业。写完1小题应隔开1行,写完1大题也隔开1行。
(5)作图(画表)题:一律用铅笔、三角板、直尺、圆规、量角器等工具,要求学生养成使用工具、按题目要求作图的习惯,作图力求完整(如画线段应标长度,画角标度数等)、规范、准确、美观。
3、作业订正:
(1)作业本错题订正:在该次作业教师批的等级和日期后面另起一行写上“订正”字样,再另起一行把正确答案写上(应用题不用抄题),订正时仍写完1小题应隔开1行,写完1大题也隔开1行。学生错题不擦掉,采用不同色笔订正(提倡用铅笔订正,方便再次改错订正)。
(2) 课堂作业错题订正:在错题题目旁边空白地方先写上“订正”字样再订正。学生错题不擦掉,采用不同色笔订正(提倡用铅笔订正,方便再次改错订正)。
四、常规作业的批改要求
布置学生完成的所有常规书面作业(数学作业本、课堂作业)必须全批全改,批改要及时、仔细、正确(完成批改及下发、评讲必须在3日内),教师批改一律使用红笔,在学生作业右下边标注,逐小题批改,不允许一大题只打一个批改符号,批改态度要认真,批改符号要规范美观,作业批改完后必须有评价等级及批改日期。
评价等级级别为:A、B、C、D,可根据学生作业情况增加A+和A-,提倡一项作业两项评价(正确和书写)。也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加盖红花、红旗、笑脸等鼓励性符号和评语,进行师生间的情感沟通,培养学生对数学的亲切感和兴趣。
④ “☆” :表示优秀、有创意。
⑤“查”或“△”:学生每次作业订正完全正确后,教师在最后位置批上“查”或“△”标记。
(三)批改方式
实行教师全批全改为主,教师面批面改、重点批改、学生自主批改为辅的批改方式。
教师全批全改:常规书面作业数学作业本、课堂作业。
教师面批面改:主要针对学困生.
教师重点批改、学生自主批改:自学本、学生自主作业、提高性作业等。
五、作业反馈:
教师批改作业时要注意做好记录。对作业中的共性错误,必须及时进行集体讲评;对个别错误,要及时进行个别面评和指导。学生把错题订正后,老师要进行”二次批改”甚至“多次批改”,直到学生把错题做对为止(教师在最后位置批上“查”或“△”标记)。提倡教师对学生作业中有创见的解答和典型错误做好批改记录,供教学参考。批改记录可以做成卡片,一卡一题,以便查找。通过反馈卡片掌握学生作业中所暴露出来的问题,然后教师可对共性错误进行详细分析找出根源,有针对性地进行集体讲评;个别错误可个别辅导,并为日后更好编制作业个案提供素材。
六、作业习惯培养:
(1)
(2)
(或圆珠笔、水性笔)书写,数学作图用铅笔和三角板等工具。
(3)先看书(先复习)后动笔。
(4)独立完成。经过自学和思考后仍然不懂的知识,可请教老师、同学,弄懂再做,但不得抄袭。
(5)格式正确,书写工整,字迹清楚。
(6)认真审题、仔细计算、反复检查与主动、及时订正的习惯。
(7)对老师批改的文字、符号不能涂改。
(8)作业本上写明班级、姓名,作业本要按序号编号,不能随便更换作业本,作业本用完后由老师统一更换,妥善保存。
(9)要爱惜作业本,保持作业本的整洁,把作业本整理好,如整平卷角等。
七、作业常规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