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地处长江上游和中游的分界处,是三峡的门户,为川鄂咽喉,是长江航运的重要港口和枢纽,是三峡大坝和葛洲坝的所在地,被誉为世界水电之都。
下图是宜昌滨江公园内的一座大型雕塑—宜昌大撤退纪念碑,记录了1938年,地处长江三峡的宜昌,由民生公司总经理卢作孚指挥船队,冒着日军的炮火和飞机轰炸,抢运战时物资和人员到四川,从而保存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命脉的悲壮历史
这座大型的纪念碑主体是一个巨型的轮船的铁锚和八个阿拉伯数字——19381011(寓意1938年10月11日,宜昌大撤退的时间),数字上刻有浮雕图案,形象的再现了宜昌大撤退的悲壮史实

史学家们把宜昌大撤退堪比二战时期法国的敦刻尔克大撤退,史称中国实业史上的敦刻尔克,当时卢作孚的民生公司只有二十二艘可在长江上航运的轮船,而当时堆积在宜昌码头上的从南京、上海、武汉等地撤运出来的工厂机器等重要物资已堆积了十多万吨,还有三万多从各地汇集这里准备迁到大后方的中国各界知识分子精英,中国当时关乎国家经济命脉的全部家当都在宜昌了,此时南京、上海、武汉已经被日军占领,蒋介石的民国政府已迁都重庆,必须抢在日军入侵前把积压在宜昌的所有物资和人员抢运出去,按照当时的交通条件,要运走这些物资和人员必须一年的时间才能完成,但是给卢作孚的民生公司只有四十天的时间,因为四十天后就是长江水道的枯水期,水位下降,运载大型设备的轮船根本无法航行,卢作孚临危受命,力挽狂澜,以大无畏的民族气节和科学严谨的指挥,率领他的船队硬是赶在长江枯水期前将物资和人员抢运到四川重庆,保住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命脉,创造了东方敦刻尔克大撤退的历史奇迹
宜昌大撤退纪念碑上的浮雕——卢作孚和民生公司的员工
在宜昌大撤退的过程中,卢作孚指挥他的船队,冒着日军的炮火和飞机的轰炸,日夜兼程,争分夺秒的在长江上抢运物资,每天都有轮船、木船被炸毁,公司职员献出生命,在整个大撤退的运输中,民生公司损失轮船16艘,116名公司职员牺牲,他们用生命抢运出来的物资,保住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命脉,为抗战胜利奠定了重要的物资基础,他们是国家的民族英雄,历史永远铭记!
乘坐游轮来到建筑在西陵峡峭壁上”三峡人家旅游景区”
三峡人家景区入口处城门楼
三峡人家在长江三峡之一的西陵峡境内,是一处精心打造的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为一体的国家5A级旅游景区,旨在弘扬三峡文化和巴楚文化
这里是三峡人家景区内的的溪边人家,溪水潺潺,竹林青翠,幺妹泛舟,阿哥吹笛,好一幅春天的画卷
溪边人家的生活场景,仿佛来到了人间的世外桃源
溪边的吊脚楼,
漂洗花布的村姑
泛舟戏鹅的幺妹
船中垂钓的老翁
捕鱼能手鱼鹰
彩旗飞扬的村寨
林中跳窜的猴子
从溪边人家出来,我们又进入山上人家,这里的长江水非常的清澈,
桃红柳绿,春光明媚,一江春水,风光无限
这里古称巴国,石刻的巴人像
我们走进古代巴国——巴王寨
巴王寨高耸的城楼,气势威严,傲视长江
巴王寨里的建筑
我们欣赏了古代巴国的音乐
古代巴人崇拜的图腾
沿途的巴人石像
在巴王寨做客
巴王寨的建筑艺术
景区内的万丈石壁,导游介绍说这块好似屏风的巨石扼守着长江三峡,是三峡的守护神
我们乘车来到三斗坪,参观三峡大坝水利工程
三峡大坝景区全貌
这是观景台,登上高处凭栏处,可以看到远处的三峡大坝
我们登上观景台,遥望远处的三峡大坝风采
远眺三峡大坝雄伟的身姿
这是喷水池内陈列的一尊巨大的建筑三峡大坝坝体石材,三峡大坝的坝体就是用这样一块块巨大的材料垒砌的
这是三峡坝址基石,是在大坝选址时,勘探人员从地下31千米的河段取出的花岗岩岩芯石样本,长江三峡只有在大坝坝址上下约31千米的河段为花岗岩地质,而花岗岩地质以透水性微弱,抗震抗压能力强的特性,是修建水利大坝的理想岩石,以此证实了三斗坪这个地方是最适合建造三峡大坝的科学依据,这也是三峡大坝坝址选择在三斗坪的原因
这是三峡景区内陈列的一块埋藏在长江江底的花岗岩巨石,据地质学家考证,这块巨石已经有八亿年的历史
已知在长江上有三座中国目前最大的水电站,除了宜昌段的葛洲坝和三峡大坝,还有长江上游的向家坝水电站
我们来到三峡大坝景区的截流纪念园,近距离的观察三峡大坝
截流纪念园墙壁上,清楚的记载了葛洲坝和三峡大坝截流成功的时间
三峡大坝宏伟建筑就在眼前
江中的水泥柱子是等待通过三峡大坝船闸的船只排队时停靠的泊位和系缆绳用的
我的身后,江对面,是重建的现代化的秭归县城,原来的秭归县因三峡大坝工程需要已经被淹没,秭归是我国春秋时代楚国的爱国诗人屈原的故乡
从三峡大坝坐游轮回程,宜昌城沿江高耸的楼房,一派欣欣向荣
宜昌码头上展现历史的雕塑
这是一座百年系缆桩,为英国铸造,高177厘米,重千余斤,为商船靠泊系缆绳所用,记录了在1876年(光绪二年)9月13日,清朝与英国签订《中英烟台条约》,增开宜昌,芜湖、温州、北海为通商口岸,此后英国商船长驱直入,宜昌码头开埠肇始
宜昌码头的雕塑再现了当年的场景
当回程的动车经过武汉站,只有短暂的几分钟的间隙,我走出车门,在“武汉站”下留影,内心充满了对这座英雄城市深深的敬意,当疫情袭来的时候,是英雄的武汉人民作出了重大的牺牲,以全市封城76天的壮举(2020年1月23日凌晨2时—2020年4月8日凌晨2时),保证了全国抗疫的胜利,才能有我们今天可以自由外出旅游的日子,为此我们要深深的感谢武汉人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