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毛诗序》的“情志说”

(2007-10-04 12:46:49)
标签:

学习公社

诗学

《毛诗序》

分类: 说文解艺
   《毛诗序》的最大贡献,就是融合了先秦以来关于文学动力的两种说法,即情本说与言志说。
    情本说与言志说是中国古代主体论美学的两大分支。言志说强调文学传达“圣人之志”的功利性作用,情本说则更倾向于表达人之情感的作用。这两种倾向从不同角度触及了文学的本质,也都具有其合理性。历代儒者力图调和这两种说法,而《毛诗序》正是其中“融合”的一大范例。它提出:“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行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这一说法,既说到了诗之目的——言志,又涉及了其相随而又相对的内容——言情。于是,《毛诗序》由此融合了先秦以来的“情志说”使传统诗学跨越了“情”与“志”的鸿沟。
    在以上过程中,《毛诗序》完成了一个具有深远影响的变革——文艺之美与政治教化的紧密结合。“情”的抒发彰显了人性之美,并通过人性、人情的自然表达造化了文艺之美。另一方面,“志”的言说实现了文学教化作用的发挥,言“圣人之志”,由此教化于民。“情志说”将二者相结合,再次体现了“礼乐文明”的辉泽,同时奠定了经典儒家文艺观的基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秋意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