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百年梅嘉生:军旅作家王昌太深情忆将军

(2013-06-04 05:43:20)
标签:

文化

分类: 新四军

百年梅嘉生:军旅作家王昌太深情忆将军

  2013年迎来了丹阳籍开国将军梅嘉生将军百年诞辰年,在这特殊的日子里,笔者收到了闽籍军旅作家王昌太伯伯所著的《最忆是西沙》一书和他回忆梅嘉生将军往事一文,王昌太曾先后在海军、公安边防部队服役,曾参加西沙海战,荣立三等功。在他的《一位开国将军的高贵品德-------纪念开国少将梅嘉生诞辰100周年》一文中,王伯伯深情回忆了梅将军的许多往事:

2013年1月7日,是共和国开国少将、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原副司令员梅嘉生诞辰100周年纪念日,我写这篇文章,以表示我们海军老兵们对这位可敬的共和国将军的深深怀念和敬意之情。梅嘉生将军是人民海军航空兵的创始人,他对人民海军有很深的感情,对海军广大官兵有很深的感情,他给人民海军留下了许许多多感人的故事,本文仅说几件梅嘉生将军的故事,供读者们共鸣。

 

整顿海军大院

如今在北京漂亮的海军大院里,一条条笔直的马路纵横交错,马路两旁是一排排高大的杨树和松树,一座座整洁的机关办公楼和家属住宅区、北京知名的海军游泳馆、海军灯光篮球场、海军大院大操场、海军大院图书馆、海军大院服务社,以及各种体育和娱乐设施。看到今天的海军大院,就使人们想起了开国少将梅嘉生抓海军大院整顿的故事。人们感谢和怀念梅副司令员,称赞梅副司令员不仅在革命战争年代带兵打胜仗,和平时期也善抓部队管理,是一位具有科学发展观思想的将军。

北京海军大院位于北京市西郊,占地近2000亩,是北京驻京部队中较大的部队院落,有近万的人口,大院内还设有一个公安派出所负责管理人口和治安。这么大的一个大院,要想把它管好谈何容易。

1974年以前的海军大院管理是比较混乱的,大院内又脏又乱、垃圾成堆、没有规划、到处乱搭盖,经常丢自行车,而且外来人员经常进出大院,影响大院的治安。1975年梅嘉生由东海舰队副司令员调任海军副司令员,在党委分工中梅副司令员负责海军航空兵和海军机关以及海军大院的管理工作。他上任后首先抓了海军大院的管理整顿,建章立制,提出了落实的时间表制定了具体的措施。他走访了海军大院的不少机关干部的家属和职工,无论是住在哪个边边角角他都有去。据海司门诊部原主任杨长江告诉我,他当年住在东南平房,房子是连片的,又矮又潮湿,就是这样的家,梅副司令员也去他家好几次,他广泛征求干部职工对海军大院整顿的意见,关心海军大院干部职工的生活。他还对海军大院管理人员的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用真诚的态度对待大院管理工作人员,调动起了各管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他又非常严格要求这么管理人员,协调海司管理部门与大院内海军机关各部门的关系,对做错的就给予严肃的批评和教育。

梅副司令抓了几项工作:一是建起了海军大院垃圾转运场。过去海军大院垃圾到处乱丢,很不卫生,梅副司令指示海司管理局,定做用于专门装垃圾的垃圾桶,这种专门设计制造的垃圾桶还要便于垃圾车能吊起来装进车内,把这些垃圾桶摆放在各家属楼和办公楼附近,供人们存放垃圾使用。海司管理局每天定时派出垃圾车到各楼层清理收拾垃圾,在运到专门建造的垃圾场内进行统一处理,改变了过去垃圾到处乱扔的现象;二是建造海军机关游泳馆,过去海军机关一没有游泳馆,二没有澡堂,我们洗澡都在招待所内冲凉水澡,既不文雅又影响健康,因为北京的水特别冷。梅副司令员上任后,根据海军的特点,首先提出了建造游泳馆的意见,得到了海军党委的大力支持,海军司令部在海司操场南面建起了一座庞大的游泳馆,游泳馆还设置了澡堂,建起了供暖锅炉设备,从此我们机关干部可以到游泳馆里面游泳,而且游泳池的水还是温的,游泳馆内还开辟了澡堂,供干部职工和家属洗热水澡。这座游泳馆建起以后,首都许多单位以及一些体育部门都组织到这个游泳馆去游泳训练,成了北京有名的游泳馆;三是组织机关干部出早操。74年以前,海司机关基本没有组织出早操,梅副司令员到海军任职后,首先就提出来海军机关要恢复出早操的意见,梅副司令说革命战争年代,我们部队虽然没有出早操的习惯,但部队天天都在走路打仗,在走路打仗中锻炼身体,现在和平年代不打仗了部队更要组织出操,这不仅是军事训练的需要,而且也是锻炼身体的需要,培养机关干部作风的需要。他要求我们每个星期至少3个早晨要出操,走队列或者跑步,而且机关还要点名,批评那些不出操的干部,他自己还亲自到操场上察看各单位出操的情况。在梅副司令员的带动下,海司参谋长杨国宇将军、副参谋长范朝福将军也参加了早操;四是抓规划。梅副司令提出了海军大院建设发展的五年规划,把海军大院整顿很有条理,海军司令部、政治部、后勤部、装备部等单位都在海军大院内,各个部门各负其责,各自管理自己的地方,因此海军大院显得特别干净,以后没有看到有垃圾乱丢的现象,车辆进出管理有序;五是建立了会客登记制度,加强了门岗警卫工作,设置了外来人员登记室,安排了专门接待人员,做到海军大院人员进出有登记、有验证,严格人员进出管理规章制度,确保了海军大院的安全稳定,从此没有发生小偷小摸的现象,大院的管理工作逐渐走向规范化和正规化了,受到了人民群众的广泛好评。

 

           把部队官兵当亲人

梅嘉生将军保持了人民军队的光荣传统,他爱护部队的官兵,关心部队的官兵,把官兵当做自己的亲人看待,特别是海军航空兵,更是梅副司令员日夜牵挂的,倾注了他的全部感情。他上任海军副司令员后,跑遍了北京京郊地区几十个单位,特别是他对住在北京地区的失事飞行员遗属的关照。他几乎有时间就要去看这些遗属,挨家挨户的去看,安慰她们并解决她们子女的上学和就业问题,他对这些遗属年年问寒问暖,把她们的事挂在自己的心上,把党的温暖和关怀送到这些遗属的家里,使这些遗属们都深受感动。据梅司令员的保健医生杨长江主任告诉我,在他跟随梅司令员的几年间,每当海军航空兵飞机失事,他总要在第一时间内乘飞机赶到出事的地点。有一次东航的一架飞机在浙江山区失事,他乘海军飞机连夜赶到出事地点吗,一路上从乘机到乘车,崎岖的山路把老人家颠的够呛,而谁又知道这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患有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和中风后遗症,按道理他是需要休息的,可是他不是这样想的,他不仅要看飞机失事的现场,要看失事的飞行员的遗体,而且还要与航空兵有关部门和领导一起研究飞机失事的原因以及采取的对策,没日没夜的工作,连我们这些年轻人也深受感动。1976年11月,东海舰队司令员、开国少将马龙同志赴京参加海军党委扩大会议,在由宁波到杭州的途中,不幸因车祸去世,梅嘉生副司令员获悉这个噩耗后,连饭都顾不上吃,也不带保健医生,不顾自己身体的疾病,坐上海军的飞机都到了宁波,看马龙将军牺牲的现场,慰问马龙将军的家属,并与舰队一起研究了马龙将军的善后工作,他对马龙将军的感情太深了。这件事情也深深的感动了东海舰队和马龙将军的家属。

 

               对工作极端负责

1977年海军和交通部合作,在福建平潭开展打捞日本沉船“阿波丸”工作,这是人民海军首次在深水区打捞沉船,也是国际瞩目的一个打捞工程,因为据传说阿波丸内有大量的黄金,因此各国都重视这次打捞工作,对打捞工作提出了许多猜测。由于打捞地点在台湾海峡,当年海峡两岸局势还比较紧张,稍微不注意就可能引起两岸擦枪走火的事件发生,因此海军对这次打捞工作特别重视。梅嘉生副司令员不顾自己的身体疾病,从北京乘海军飞机到福州义序机场,他下了飞机,就直奔平潭的打捞现场,看望打捞现场的海军官兵和交通部的干部职工,听取海军官兵对打捞工作的意见和对打捞设备研制的意见。当他听到官兵反映如果能够研究一种现代化的设备,这种设备能够深入海底,把沉船里的锡锭给吸上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又到上海江南造船厂,与江南造船厂的专家们研究如何制造这种设备,尽快装备部队使用,后来在上海市有关科研部门的努力下,这种装备终于制造出来了,大大加快了沉船的打捞进度,捞出锡锭五千多吨。

梅嘉生将军永垂不朽!

(综合原海司门诊部主任杨长江、海司通信部训练处长刘建华、海军航空兵原副司令员陈国梁同志的口述整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