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文嚼字(相声)(一)
(2009-04-17 20:52:03)
标签:
文化 |
分类: 相声 |
甲:你好啊?
乙:你好。很久不见了,在哪发财啊?
甲:没发财。只是到南京大学中文系去进修了一年。
乙:噢,这么说你可是大大的进步了?
甲:进步还谈不上,只是对中国的文字进行了一些研究,却颇有心得。
乙:别谦虚。能不能先跟我谈一谈究竟有哪些体会?
甲:就现在?
乙:怎么样?
甲:可以倒也可以,只不过我最近比较忙,时间很紧,这不,马上我还与别人有一个约会。
乙:行行行,到时间你走就是了。
甲:也好。
乙:那你就谈谈吧。
甲:首先一点体会就是中国字是方块字。
乙:废话!
甲:别急。我还发现,中国字没有园的。
乙:多新鲜哪!外国字也没有园的。
甲:谁说的?我就发现外国字有园状的,但不多,我统计了一下,一共只有一个半。
乙:园状的字?
甲:对。
乙:说说看。
甲:英文中字母o就是园状的,还有C,也是园状的,但它有一个缺口,只能算半个,一共一个半。
乙:哈哈哈!老兄啊老兄,你把外文中的字母当成是外国文字了。这两者是有区别的。外国文字是由字母组成的,如英语,共有二十六个字母,字母组成单词,单词组成句子,句子组成文章。其基础是字母。
甲:中文也是如此。但中文的基础是笔划,笔划组成字,字组成词,词组成句,句组成文章。英文中有二十六个字母,而中国字只需九个基本笔划就可组成日常生活中所需要的文字了。这比英文要简单得多了。
乙:哪九个?
甲:你这也不知道?手机有笔划输入法:点、右拐、下拐、撇、捺、横、竖、右弯钩、左弯钩,共九个。
乙:哦,是有这么一回事。
甲:我还发现,中国字,字与字之间可以组成新的字。
乙:这也不新鲜。
甲:有些组合起来的字是相当有道理的,让人感到的确是那么一回事。而有些组合起来的字却是不敢恭维,似乎并无道理,甚至琢磨起来是另有他意。
乙:嗯,这听起来倒是有些新鲜。你先说说哪些字组合起来后成了什么字,有什么道理?
甲:这说起来可就多了。比如说“尖”字,“小”字下面一个“大”字。“小”“大”组成的“尖”字。
乙:哦,上面小,下面大,倒的确是“尖”,有道理。还有吗?
甲:有,多着哪,比如“尘”字,“小”字下面一个“土”字,灰尘的“尘”。
乙:这有什么讲究吗?
甲:有讲究,你说那灰尘不就是微小的土吗?甚至小到肉眼都难以发现。“小”“土”为“尘”。
乙:噢。这确实是这么一回事。有道理。
甲:再如,“眇”字,“目”字旁加上一个“少”字,意思是少了一目。“眇”字。
乙:对对对。这个字最有道理了,眇目,少了一只眼,独眼龙称“眇”。
甲:亡目成盲。
乙:对。眼睛都己死亡了,岂不是瞎了吗?瞎子称“盲”,有道理。
甲:目垂是“睡”。
乙:对,眼睛皮都耷拉下来了,岂不就“睡”了吗。
甲:还有一个“卡”字,形象得很。
乙:怎么说?
甲:卡,上面一个上,下面一个下。关键是那个一横,既属上面的“上”,又属下面的“下”,上不上,下不下,就象一根骨头横在喉咙里,不上不下,你说这不是“卡”又是什么呢?
乙:嗨!你说他这是怎么啄磨出来的?
甲:比如说“囚”。
乙:把“人”关在四面不透风的围墙内,成“囚”犯。
甲:比如“焚”。
乙:森林内严禁用火。在天气予报中都经常提到森林火险。林下有火,必然焚烧。
甲:“贫”,“分”下面一个“贝”。
乙:对,财产都分了,岂不就成“贫”了吗?俗话说,分家穷分家穷嘛。
甲:就说这个“穷”字吧,它的意思也很清楚。
乙:说说看。
甲:“穷”,上面为宝盖头,宝盖为“家”,下面两点代表着用两根棍子支撑房子,指的是房子非常破旧,必须用棍子支撑着,否则就塌了。再下面是“身”加个“弓”字。你想,在这样的屋子里,直不起腰来,身体只能弓着。住着这样又低又矮又破又旧的屋子的人家,他穷不穷?
乙:嗨,他还真能折腾,亏他想得出来。不过却真是那么回事。
甲:还有,象“门”内一横为“闩”,“立”“女”为“妾”,“土”“里”为“埋”。多着哪,都是有道理的,就不多举例了。可有些字组合起来后却是意义不明,仔细分析,却是另外毫不相关的意思。
乙:举例看看。
甲:比如“出”,出是由两个山字重叠而成的,你能说出它的意义来吗?
乙:嗯,确实难以理解。
甲:可是,你仔细分析一下看,也许能发现一些名堂。
乙:怎么分析?又有什么名堂?
甲:我问你,一块石头重不重?
乙:重。
甲:一座山上有多少石头?
乙:不知道。没去研究过。
甲:一座山的石头的重量无法计算,那么两座山重叠起来究竟有多重?
乙:根本无法计算,也没有人去研究过。
甲:你说如果把“出”字和“重”字联系起来,是不是有些道理?
乙:哦,“出”是两个“山”字重叠起来的,意思当然是很重很重。这样看起来还真与“重”字有关系。如果把它理解成“重”字倒还确实有道理。可它毕竟不是“重”字啊,而且真正的“重”字又如何解释呢?
甲:“重”字的写法是“千”字头,下面加一个“里”字。千里之外应当是相当远的。要到千里之外当是不易吧。因此,把“千里”理解为出门当是说得通的。
乙:噢,我听出点名堂来了,你是说“出”和“重”两个字的意义是弄颠倒了,“出”是“重”而“重”反而是“出”了。
甲:你去仔细想想看,是不是这么一回事呢?还有,你说一个人身高不足一米,是不是太矮了。
乙:是的,一个正常的成年人,别说身高不足一米,就是在一米五之内仍属矮的范畴。
甲:一米是三尺,一尺是十寸。如果一个人身高只有一寸,你说他是不是太矮?
乙:等一会,你说得太悬了。一寸身高,太不可思义了。新生的婴儿也得有一尺左右吧?
甲:我是说,“身”字旁加一个“寸”字,它是一个“射”字,射箭的射。你能把“身”和“寸”与射箭联系起来吗?你能说清它的意义吗?
乙:的确如此。
甲:可是你要是把“射”理解为“矮”,你说是不是更有道理?
乙:一寸身高,虽然太悬,但把它理解成“矮”,倒的确有道理。可真正的“矮”字又如何解释呢?
甲:“矮”字由三个字组成,一个是“矢”字,它本来就是箭的意思,当然与射箭有关。一个“禾”,下面还有一个“女”字。从前女人的社会地位低下,根本没有人权,三国演义中就有杀妻取肉招待刘备之说。你说,一个女人,头顶一捆稻草,又与射箭有关,是干什么?
乙:你是说,一个女人头顶草把当成靶子用来练习射箭?
甲:对。应当是那么一回事。你说把这个“矮”字理解成“射”字是否更恰当?
乙:噢,你是说,“射”字和“矮”字两个字也是弄颠倒了?
甲:其实,弄颠倒了的字,还有。
乙:说说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