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朵莲开(大运之夜古琴音乐会)有感

标签:
杂谈尘风修行姚亮老师广陵散 |
分类: 尘封的记忆 |
http://s8/middle/4e770663gae8a82e8e3d7&690
今晚无意间在电脑里翻到01年大运之夜那场古琴音乐会的照片,一下子感叹起来。人就这么奇怪,总能将一些美妙的回忆收藏你自己都捉摸不到的角落,可一翻阅吧!他又像是(月光宝盒)里的神器,瞬间让你穿越到现场。
我是幸运的,有生之年有这缘份听到姚亮老师的这场音乐会,更觉得幸运的是,能听到那首萦绕在我脑海里多年的经典名曲(广陵散)。不知道记忆是不是也有年龄这一说法,
我对这首曲子的第一次接触居然是初三的时候,记得那时看本武侠小说(鬼谷)。在这小说里,有那么位高人能弹奏此曲,可搞笑的剧情却是这样写的“凡是听到这首曲子响起的人,那这人基本上是听完后就得与世界说再见了,剧情写得很悬,反正只要那高人弹起这首曲子,那他的对手就会曲终人亡。
一直感慨那是首什么样的乐曲呀!这么神人化,带着那份猜想,我都从小小少年变成了娃他爹。以前乡下也没机会去查阅什么?直到南下务工有次去音响店看到古筝版CD(广陵散)就立马买了下来,回去想终结一下那多年幻想中的广陵散是什么样的神曲。可不知道是不是我没音乐细胞的原故,听了后,也没要死的冲动,更没想死的感觉。那个伴随自己多年的猜想终于用一声叹息来划上了句号,打那以后也就把这神曲淡忘在风里了。
没想到01年姚老师的这场音乐会,让我现场感受了下这首旷世名曲。由于以前听了多遍此曲的MP3,可也知道每个人可能弹奏的版本不一样,传递出来的情感也会不一样。在此之前从未有机会听到姚老师弹过此曲,说心里话那晚真的把我震呆了,原本我是要在上面帮着看打光的效果,不能专注来听琴,可那熟悉的弦律从姚老师的指尖触动下,一下子就把我的心揪住了,不由自由地闭上了眼睛,全凭耳朵跟随着姚老师的琴声来了趟时光穿越,不知道是不是现场的魔力还是姚老师的个人绝顶的琴技,觉得这可能是我目前听到最好最棒的简版。
姚老师弹的这个版本非常有她独有的魅力,虽然也是精简版,可琴声里似乎也能听出45段完整版的故事性。尤其是从3分26秒那小节开始,感觉整个演奏大厅都沉浸在说不明,道不清的那种悲壮,纠结之中。她的这个版本没听出某些大家所弹的或是所说的那种什么杀戮之气,个人感受更多的像是那壮士离世前壮志未酬的倾诉,感觉每个从姚老师指尖上滑出来的音节就像壮士在那隔世隔空之间透过那七根弦讲述着他的故事。
或许人世间最美的永远是那所谓的遗憾之美,也就是残缺之美。这首曲子在姚老师的演奏之下,更贴那个故事《聂政刺韩王曲》,故事讲到精彩之处,随着姚老师最后跟着节奏最后一个“伏”字的弹出,“啪”的一声,琴声嘎然而止。而姚老师也随着这个“伏”字,身子往琴上伏了一下。不再动弹。空气似乎在那一瞬间全部停止。我当时都吓坏了,还以为姚老师太入戏,晕了过去。我失声地“啊”了一声。幸好随后观众暴风般的掌声之中,姚老师缓缓起身鞠躬答谢,我才从此曲之中飘回人间。我想那晚这首曲子真心是把我弹哭了。
没想到这一忆,就流露出这么多字。明天还得上班呢?不能再忆了。呵呵!
只是意外呀,一闭眼感觉那场音乐会就在眼前,还有点意犹未尽的感觉。不得不另说一点的是,整场音
乐会的曲目编排也是很精到。从(祥音)的开场入静,直接一下子跳到(广陵散)的悲壮,随后接那首是人都会共鸣的(忆故人),直接把那些没接触过古琴音乐的人仕牢牢地钉在椅子上,打破了以往此类音乐会开场一两首曲子下来,不懂此类音乐的人会走一半的尴尬场景。
那一晚的感觉真是太微妙。我在置高点,当1600多座的音乐厅完全沉浸在这美妙的琴声之中,当那暖黄调灯光聚洒在台上演奏的姚老师身上,台下那些淹没在微光之中安静的聆听者,加上台上专注的演奏者,让我所在的那个置高点看到的仿佛是另一番特殊的景像。
那景像我在心中就是八个字“满池荷静,一朵莲开”。
阿弥陀佛。
http://s8/middle/4e770663gae8a858851c7&690
可人生就是这样,有些东西不是你不去想,他就不存在。再听到这首曲子是开始摸琴后,也不知道是听谁的版本,反正从百度上度出来的古琴曲(广陵散)。第一次听的时候,真的差一点把我听崩溃了,虽然写不出其中具体的滋味,可至少让我觉得这个由古琴演奏出来的(广陵散)跟我少年时看小说当中的那个幻想当中的版本比较相近,至少听得人感慨万千,
绕心百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