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赎之(入殓师)

标签:
尘风原创悟入殓师父爱生命的认知最佳外语片告别杂谈 |
分类: 尘风的叹息 |
死亡像是一扇门,它不是生命的终止,而是一种超越,也是生命的另一种旅程的开始。
我的脸上还流趟着泪水,不想拭去。很久没有享受这种流泪的感觉了。那就今晚让它流个够吧。
看完这部电影,一共流了叁次眼泪,要知道这对一个自认为情感已麻木的男人来说,是件多么不容易的事呀!唉。要是让某人知道今晚我都流了三次泪,想必要把他气死,它花了三年,跟我吵吵闹闹,要死要活,却办法从我眼中挤出一滴猫尿来,罪过,罪过。
有时一个人住,偶尔会倍感寂寞,却有时也感得是件幸福的事情。就像这样的夜晚,你大可不必怕丑,不必披着男子汉大豆腐的外衣,强忍着自己的情感。现在这个社会当男人已够不容易的了,当一个负责任的男人就更不容易了。有泪想流就流吧,关着门把泪流在自己的脸上,流进自己的心里。事后对自己笑笑,再去洗洗,明天继续以微笑示人,那又何妨。
我不想写影评,只想说说自己对死亡的看法吧。曾经我对某人说过“你死后,我会亲手埋了你”。可它却体会不到这句话背后包含着一份多么伟大的爱意。没有办法。每个生命的个体所经历的生活不同,当然达不到对生命理解相同的深度,所以我不再对他说这句话了,倒是在想,我死了,谁会亲手埋了我?
总有人对我说:“你觉得你很特殊,对人很真诚”。其实我只是从容地面对了自己。有点近似此电影中的男主角,面对死亡多了,对生命的理解也就消然改变了。
电影当中,男主角开始以一个正常人角色对这特殊工作的排诉到认同,从认知到感悟。再从感悟到升华。更为成功之处,那就是巧妙穿插了那把悲伤的大提琴,不知道你们听出了什么?我今晚看了一遍。心中大概的理解是拉出来的5段弦律,其实也应该是这部电影的精髓,用几个字串连,我简单地理解成了
(迷茫)-(怀念)-(思考)-(升华)-(希望)
我把第三次眼泪奉献给了男主角他父亲手中滑落的那个小石子,那是一位父亲的爱,父爱如山,却又像空气,没有声息,却消然潜入了你生命。生命当中一直有个遗憾,我从来不知道我的父亲长什么样?不知道他爱不爱我?不知道他一个什么样性格的男人,这个遗憾可能要等到有机会在另一个国度遇到他再来解说吧。
电影当中有一场景,那就是男主角跟他父亲从河边捡石子,然后相互转赠。我突然想笑,这一行径跟自己的生活却不谋而合,到现在为止,我也有买过两块玉器,心中早就想好,将来一块留给悟空,另一块留给美玉,其实那就是像我这样,一位平凡的父亲对子女默默的爱恋。
跟随着电影的镜头,男主角为一位位离去的人入殓,脑海里不由得回放着那些从自己生命当中消失的亲人,或许有人觉得很压抑,其实并不全然,我也有近似电影当中那个小朋友在他奶奶离去的时候,没有哭,却笑着向她告别的场景,人死与没有死,也就一个形态的问题罢了。
生命当中,第一次接触到死亡,应该是四姐的离去吧。我早就领悟到电影中那个泡了50年澡老伯说的那句话,“你一路走好,在那边等我”。我从来没有怕过死亡,也没有怕过面对死亡,不知道是不是这样原因?才让我更能平静地面对生活当中的得与失,名与利,情与爱吧。
看到很多人把这部电影定义成对生命的尊重。我倒是觉得那只是一个本调。更觉得它是一部心灵的救赎。
特殊的工作,救赎了男主角对生命的理解;她妻子、朋友通过这份特殊却又平凡的工作,从排诉到认可,她们从心灵深处找到了自己;而那位像导师一样的社长,通过她妻子的离去,也认知到了生命应有的态度。那就是接受并好好活。当然还包括那位女同事通过男主角父亲的离去,开导男主角的同时,也救赎了自己,释放了曾经抛夫弃子那份深藏在内心的自责”。
生命是一种态度,学会去宽容和接受,就是对自己最大的救赎。
折腾吧!趁自己还活在这个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