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心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
(2024-12-26 20:28:54)
标签:
孩子情绪及时疏导育儿 |
分类: 家庭教育 |
细心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
范丰梅
小宁今年上五年级了,一直是个很懂事的孩子,学习、生活都不需要家长操心。
可是,最近几天,妈妈发现小宁的状态不太对。晚上不敢自己在房间里睡觉,非要妈妈陪着。
“这孩子怎么突然变得胆小了?”
“你想想家里有什么事影响到孩子了?”
小宁妈想了想:“我猜是因为前几天孩子的姑父去世吓着孩子了。”
“你带孩子去送别他姑父了?”
“嗯,他姑父在世时对小宁可好了。”
“那就是这个原因了,小宁一定很伤心。晚上一闭眼睛,更容易想起他姑父对他的好,感到害怕也是正常的。”
“那我怎么劝解孩子呀?”
“劝说可能没什么用,因为道理孩子都懂。我给你一个建议:用一种仪式感,帮助孩子尽快走出来。”
“具体怎么做呀?”
“和孩子一起给故去的亲人上柱香吧。让孩子把他想念姑父的心里话说出来,孩子不想说就让他写在纸上,然后烧掉,彻底告别。”
“我试试。”
“你告诉孩子,姑父最疼你,一定不想看到你难过,你好好的姑父才放心,姑父在天堂里默默关注着你呢,相信你是不会让姑父失望的。”
“好。”
两天后,小宁虽然能在自己的房间里睡觉不用妈妈陪着了,可情绪很低落,变得少言寡语。
小宁妈妈急了,又来找我。
“这孩子应该还有心结没打开。你再和孩子慢慢聊聊,找找根源在哪儿?”
“好吧。”
果然,小宁确实还有心结:那天送别姑父时,亲人们都哭得很伤心,可小宁无意中发现姑父家表哥没哭,小宁很生气。
“看来,你需要和孩子好好聊聊,人的情绪表达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伤心难过不一定都用大哭这一种方式来表达。先让孩子想想,他看到表哥没哭,还看到什么?是不是表哥一直在忙着?又要招呼前来送别的古交,还要安排一些繁琐的殡葬事宜,表哥只能硬撑着,把悲伤深埋在心底,是不是更难受呀?再让孩子思考一下,帮助表哥从悲伤中走出来,他能做些什么。”
心结打开了,小宁的情绪也彻底恢复正常。一有空余时间,小宁会找各种借口让表哥“帮忙”,什么数学遇到难题了,什么陪着他打球锻炼了,什么想吃肯德基了,理由五花八门,目的是帮助表哥尽快从悲伤中走出来,多懂事的孩子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