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父母不要替孩子规划人生

(2017-11-13 09:30:39)
标签:

孩子

人生规划

父母

放手

分类: 家庭教育

父母不要替孩子规划人生

范丰梅

表妹家的儿子小刚,从小特别懂事,高考参加自主招生,以优异的成绩被东南大学物理学专业录取。按照小刚的学习能力,本科毕业后肯定能顺利报送本校研究生的。当表妹告诉我小刚没考上研究生这个消息时,我确实吃了一惊:“怎么可能呢?难道小刚上了大学贪玩、变懒了?”

“不是,小刚一直很勤奋的。原因是小刚学的专业不好找工作,我让孩子报考研究生时改专业的。”

“你怎么知道小刚的专业不好找工作呀?”

“他大三分专业时学的方向是‘超导体’,这么高深的知识,毕业后能做什么呀?”

“能做的工作很多呀,可以进科研单位搞研究,可以进高校当老师呀。”

“那多没意思呀,又累、又很难出成果。”

“那你给孩子选的什么专业呀?”

“我给选的是‘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后可以报考电力系统单位,又吃香工资又高。”

“孩子就听了你的?”

“嗯。”

“他不学‘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这个专业,怎么考研究生啊?”

“我让他从大三开始,有时间就跟着这个专业的学生听课,周末专门找老师辅导专业课。”

“也就是说,小刚除了学习本专业的课程外,还要学习‘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这个专业的课程?”

“是啊。”

“哪有你这么折腾孩子的呀,‘物理学’这个专业的课程就够难学的啦,你还让孩子多学另外一个理科专业的课程,你想把孩子累死呀?”

“我也是为了孩子好呀。”

“结果就是孩子让你折腾的本专业没学好,要报考的研究生也没考上。”

“我和孩子商量了,先不找工作了,复习一年再考。”

可我知道,表妹不是和孩子商量,而是孩子根本没有选择的权利。

第二年,小刚考研又落选了。

继续复习,第三年,小刚考研还是落选了。

我非常理解小刚考研的失败,这是对被动接受别人的安排从内心深处产生的一种抗拒。

这一次,表妹没再坚持让孩子继续复习考研,但她为小刚选择了一家与所学专业一点也没关系的单位——证券交易所,由于小刚根本不了解业务,只能做一些跑腿的活。干了一年,表妹觉着儿子继续干下去没前途,就又托人让小刚进了招商银行,由于不是正规招聘入职的,小刚只能先从站台开始,还要准备参加正式招考,看着一脸无奈的小刚,我真的无语了。

就这样五年过去了,小刚还在妈妈的规划下继续“挣扎着”,真担心他未来的路如何继续走下去。我想假如表妹不替儿子规划人生,放手让小刚自主选择,小刚可能会读研、读博,即使是考研失败,作为名牌大学毕业的小刚,顺顺利利的找个单位工作也不是很难的事。

无独有偶,同事的孩子小龙也和小刚一样,在父母的规划设计下默默的忍耐着。本来小龙在学校里参加招聘会,看好了一家大公司,都准备签约了,小龙父母嫌离家太远了,阻止了小龙签约。毕业后,小龙很听话的回到了父母身边,继续找工作,也找了几家企业,父母都不看好,原因是不符合父母为小龙的人生规划——考公务员。

没办法,小龙只好拿起陌生的“申论”教材,这对一个学自动化专业的孩子来说太难了。因为一切都要从头学起,小龙又只能报考不限专业的岗位,竞争非常激烈,结果可想而知,小龙考了三年都失败了。看着考公务员希望太渺茫,小龙父母又为小龙设计考教师。于是,小龙拿起了遗忘已久的高中课本,还要面对陌生的“教育学”、“心理学”,小龙倍感压力山大。两年后,小龙好不容易拿到了教师资格证,现在要继续备战考教师。

就这样,毕业快六年了,小龙还在父母的规划下无奈的挣扎着。

假如小龙的父母不帮他规划人生,小龙就可以顺利和公司签约,工作六年后的小龙一定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说不上已经成了能独当一面的业务骨干。即使小龙原来选的单位不适合,凭着几年的工作经验,小龙也有能力重新选择新的工作单位的,说不上小龙已经在新的岗位上工作的如鱼得水了。

我不想评价小刚、小龙父母的对错,因为爱孩子父母才会这样做的,可怜天下父母心啊。可我又不得不说,小刚和小龙就“牺牲”在父母的“爱”上。如果父母不替他们的孩子规划人生,本科毕业五六年的孩子,已经会在自己选择的工作岗位上游刃有余了,尽管会经历很多挫折、磨难,但在不断地犯错、改错的过程中,他们一定会变得逐渐成熟,勇于面对未来的一切的。

现在太多的父母就像小刚、小龙的父母一样,习惯于充当孩子的“保护神”,习惯于规划孩子的人生,习惯于以爱的名义绑架孩子,认为让孩子永远躲在自己的羽翼下才是最安全的。可是,孩子的人生不是别人能规划出来的,成功是靠自己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干出来的。你不放手让孩子自己去体验人生,不放手让孩子经历犯错改错的成长过程,孩子遇到问题时自己不会想办法去解决的,有了父母的依赖,孩子永远也长不大的。

所以,父母请不要规划孩子的人生,放手让孩子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想走的道路吧。孩子的人生需要家长的引导,父母可以依据自己人生经验给孩子提一些建议,但一定不要代替孩子思考,更不要强制为孩子做决定。多注意培养孩子勇于担当的责任心和勇于面对困难的自信心吧,这才是孩子真正需要的“人生规划”。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随笔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