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辅导孩子学习要“得法”(2016.6已发表)

(2015-07-09 17:09:10)
标签:

育儿

家长

辅导

方法

分类: 家庭教育

辅导孩子学习要“得法”

范丰梅

现在的父母文化水平高,对子女的期望值也高,因此,无论自己工作多忙多辛苦,都会抽时间在家里辅导孩子的学习。父母的辅导如果得法,自然会对孩子的学习成绩有所帮助。但如果方法不当,结果可就令人担忧了。

案例一:保姆式

“妈,我们去学习吧。”

诸位博友,看到这句话你是不是感觉一头雾水呢?什么情况?妈妈要“考试”,这孩子是在督促并陪伴妈妈学习?多懂事的孩子呀!事实却恰恰相反,这是已经上初一的小宇,在家里写作业之前经常和妈妈说的一句话。因为小宇已经习惯妈妈“陪学”了,如果妈妈不坐在身边,小宇遇到难题可就束手无策。

的确,小宇妈妈在辅导孩子学习方面,可为面面俱到。从小宇的写字笔顺、数字运算、单词短语的记忆,到检查题目的对错,无不亲力亲为。特别是对小宇出错的题目讲解,那更是细致入微,先给小宇读题,告诉小宇题意是什么,然后给小宇讲解做题的思路、方法,讲完对小宇还不放心,每次都要把详细解题步骤再写出来,让小宇学习参考。

“小宇很聪明,我一讲他就会了。”这是小宇妈妈经常自豪的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问题:小宇妈妈的辅导方法,会导致孩子形成如下几个不良习惯:一是孩子上课不认真听老师讲课,反正不会的问题家长能帮着解决;二是孩子不会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家长把孩子思考的机会都代替了;三是孩子不会检查对错,家长把孩子检查作业的权利也剥夺了。这几个不良习惯已经很可怕了,更可怕的是家长貌似讲解的非常清楚的问题,孩子仍然不会。你别看孩子当时做的很好,其实孩子只是照抄家长介绍的方法,对于为什么这样做根本不理解。毕竟家长不是老师,家长只能教给孩子解题的方法,而不能像老师那样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把规律、方法、技巧讲透彻。可见,这种“保姆式”的辅导,久而久之只会害了孩子。

对策:一是孩子写作业时家长不要打扰也不要陪伴,让孩子独立完成;二是孩子遇到不会的问题不要马上讲解,可以根据题意用问题来引导孩子思考解决,告诉孩子的方法不能太具体,点到为止;三是孩子写完作业后,让孩子自己检查对错,家长可以复查,但发现错误时不要把具体的错题告诉孩子,只和孩子说有几处错误,再让孩子自己检查哪道题有问题,然后改正。这样既可以培养孩子检查作业的好习惯,还能让孩子对错题原因印象深刻。

案例二:指责式

“你语文怎么学的,考的这么差!”

这句话可太熟悉了,很多家长都对孩子说过,根据孩子学习的具体情况,可以随时把语文换成了数学或别的学科。

问题:家长“吼”了半天,孩子还是不明白,自己应该从哪些方面努力,才能把考砸了的学科学好。结果,下次的成绩还是“外甥打灯楼——照旧”。

对策:发现孩子某一学科出问题了,家长先不要盲目笼统的指责孩子,而应该和孩子对照问题查找原因,帮助孩子找准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让孩子明白今后努力的方向。

例如,孩子的语文成绩不好,哪就要先分析问题到底出在哪儿?是基础知识?阅读理解?还是作文呢?只有找准问题,才能对症下药。基础题目丢分,哪就需要让孩子加深对课本上字、词、句的记忆;阅读理解有问题,那就需要让孩子通过练习阅读理解题来强化;作文扣分太多,那就需要让孩子通过增加阅读量来提高写作水平。

有的家长可能会说,你这要求也太高了,那么多学科呢,家长不可能都辅导的了啊。其实,我们家长根本不需要全能帮孩子辅导各门功课,家长的主要任务是帮孩子把问题找出来,解决问题的方法要咨询或直接交给孩子的老师。毕竟在指导孩子的学习方面,家长与老师相比还是“外行”啊,说不到点子上还不如不说,还不如充分利用好孩子科任老师这个专业资源。根据老师的建议,家长帮孩子买或上网搜集一部分练习题,督促孩子做题就行。

我女儿刚上高一时,期中考试作文丢了15分,孩子特别不高兴:“我这篇作文写得很用心了,为什么老师扣了这么多分呀?”我匆匆看了一遍,先肯定孩子的付出,稳定孩子的情绪:“妈妈也觉着写得不错,老师真不该扣15分呀。别难过了,甭管老师怎么看,妈妈支持你。”女儿得到了我的肯定,脸上一下有了笑容。

第二天,我和女儿商量:“期中考试老师流水阅卷,你的作文可能不是你的老师批阅的,你让语文老师看看,这篇作文到底写的怎样。”女儿一听很高兴:“好啊,老师肯定会给我高分的。”“我可不是让你找老师要分数的,是让老师帮你找找问题,避免再出现类似的丢分。”“知道了。”

晚上,女儿又把作文拿回来了,我一看,上面老师用红笔勾勾画画,增加了不少内容。“老师给你打了多少分啊?”“别提了,让老师一分析,这篇作文还应该多扣分呢。”“啊?为什么呀?”“老师指出了三个问题:一是作文题目与内容不太相符;二是开头一段内容太繁琐,不能引人入胜;三是中间两段的例子虽不同,但意思太相近,说服力差了许多。”“问题这么多呀。”“是啊。”“老师告诉你怎么改了吗?”“说了,我准备根据老师的建议重写一篇。”“好啊。”

果然,女儿重写的作文得到了老师的肯定,还在班上当做范文让同学们欣赏,可把女儿高兴坏了。

通过这一次老师的具体指点,女儿的作文水平迅速提高,再也没出现“多”扣分的现象。而这种效果显著的辅导,是我这个家长无论如何也做不到的。

案例三:快捷式

当孩子遇到不会的问题时,有些家长习惯求助于网络,百度一下,无论什么难题答案很快就出来了。让孩子看看答案,也不用给孩子分析讲解了。既方便、快捷,又省时间。

问题:孩子玩电脑可比你灵活多了,你这种“快捷式”解决问题的方法,孩子很快就运用熟练了。再遇到疑难问题连家长都不用麻烦了,上网一搜,接着把答案抄在本子上,OK,作业完成了!但是,孩子这样“完成”作业,是不是有些后怕?万一孩子养成习惯,写作业时根本不动脑子,所有的问题一律上网解决,那后果就更不敢设想了。而且因为自己的答案是对的,孩子对老师课堂上的讲解也不会认真去听了。

对策:在孩子遇到问题时,这种快捷方法并不是不能用,关键是不能让孩子直接抄答案。查到答案先收起来,不要让孩子看,家长可以根据答案的提示用问题诱导孩子思考,然后让孩子根据刚才的思路独立解题,解答完毕再和答案对照。有时间的话,最好让孩子把题目整理到错题本上,并经常翻看来强化理解。

 只要家长用心研究,辅导孩子得法,就一定会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