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教育杂谈 |
别让孩子上辅导班了
范丰梅
开学两周多了,我对刚接手的八年级三个班,感觉非常不顺手。仔细回想这几周的物理课堂,我发现主要原因就是很多学生假期中在辅导班里学了“过多”的物理知识。
上周,我安排学生做了两道平均速度的计算题,发现问题非常多:不写公式、漏掉代数过程、不写单位、不按要求换算单位、结果用分数表示、忘了写答等等。我想可能是学生刚学物理,对物理计算题的步骤还没有完全掌握,因此,就这次作业中的问题,我想专门用一节课的时间,详细给同学们讲一讲物理计算题的步骤。
没想到,上课后我刚一开讲,许多学生就表现的很不耐烦:“太简单了,辅导班老师都讲过了。”我随手翻看了几位同学的课本和练习册,发现有几位同学书上的课后练习都已经写好了答案,多的竟然写到了第四章。
怪不得我老感觉课堂上同学们的情绪不对呀,学生们对我的课好像不太感兴趣,敢情是在假期里“吃小灶”了。那好吧,我就检查检查你们辅导班的学习效果。
我随口编了一道非常简单的速度计算题,让两位答案写的最多的同学上黑板上做做看。结果是可想而知,步骤写的是丢三落四,“惨不忍睹”。
“这就是你们都会了的标志吗?”我真是有些哭笑不得。
对照这两位同学出现的问题,我详细指出了物理计算题与数学计算题的不同要求,又把物理计算题的步骤完整的强调了一遍,还讲了两道例题。再一次布置了两道计算题,让学生们强化计算题的步骤。
可是,这一次的作业并有达到我想象的好效果,虽然比上一次错的少了一些,但我讲过的问题部分同学仍然存在。
怎么会这样呢?我找了几位上过辅导班这次作业还出问题的学生了解原因。这些孩子反应说,他们觉得假期里已经学过了,上课的注意力就很难集中,对老师课堂上特别强调的问题很难引起足够的重视。
“你们这不是‘一瓶不满半瓶晃荡’吗?”我只能无奈的摇头。
其实,类似的现象不止在我的课堂上出现,数学、英语老师也反应,上过辅导班的孩子们对学习失去了应有的兴趣,课堂上提不起精神来。更为关键的是,这些孩子把知识学“夹生”了,导致很难正确理解和应用。一看就会,一做就错,这不麻烦了吗。
各位家长朋友们,你们的心情可以理解,让孩子上辅导班,就是想让孩子学的更轻松一些、成绩更好一些。可是,前车之鉴应该让我们清醒了,为孩子花点钱上辅导班做家长的不心疼,但赔上孩子的娱乐时间换来这样的效果,这个账可就太不划算了。
如果孩子真的是接受能力比较差,最好也别采用上辅导班早学习的方法。可以根据孩子具体的学习情况,哪一部分有问题,就针对性的个别辅导哪个问题。是否辅导,辅导多长时间,完全根据孩子的需要来确定。只有这种针对性特别强的辅导,对孩子来说才会有明显的好效果的。
不要再跟风让孩子上辅导班了,毕竟,保持孩子对新知识的学习兴趣才是最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