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何激发孩子的上进心(已发表)

(2010-06-11 15:40:20)
标签:

教育

上进心

竞争意识

激发

同伴

育儿

分类: 家庭教育

最近接触了几位家长朋友,发现有一个相同的问题困扰着他们:孩子没有上进心。无论考试成绩如何,孩子从来不着急,对自己丢分的方面还总能找出解释的理由来安慰自己,特容易满足,没有一点竞争意识。

我细分析这几位朋友的孩子,虽然性格各有不同,有活泼大方的,有内秀聪慧的,也有聪明调皮的,但学习情况都差不多,总分在班里十名左右,应该算不错了。真正让这些家长焦虑的是,孩子处处争强固然不好,但在当今充满竞争的社会大环境中,孩子如果很容易自我满足,没有一点上进心,没有更高一点的追求,没有当第一的想法,也没有争强好胜的意识,会不会影响他(她)将来在这个竞争社会中生存?

其实,家长们的担心并非多余。现代社会已经把各种竞争机制推进到了每一个角落,几乎从孩子上幼儿园开始,便要经历无数的评价,要获得好的评价就需要和身边的小伙伴竞争。随着年龄慢慢长大,竞争的氛围就更为激烈:为了上个好的中学,中考要竞争;为了考上名牌的大学,高考要竞争;为了找个好的工作,应聘上岗要竞争;为了在工作岗位上取得好成绩,还要不断地和同伴竞争。

既然竞争无处不在,有无竞争意识已经关系到孩子是否适应未来社会的要求,那么我们家长就必须重视孩子竞争意识的培养,也就是要想方设法的激发起孩子的上进心。

记得我女儿上初一时,期中考试总分在班里排第十名,当时我把她班里前十名的成绩抄回家,目的想让孩子看看自己哪些学科有差距,明确努力的方向。没想到,女儿并没有按照我们的想法去分析自身的原因,而是认为自己考得已经很不错了,她不明白爸妈为什么还不满意。我当时特别担心:这孩子怎么一点也没有上进心呢?考班里第十名就很满意了?她怎么不去争取前几名呢?

期末考试,女儿考了第七名,看着女儿兴高采烈的笑脸,我明白了:孩子并不是没有上进心,只是没有像我们家长所期望的那样表现出来罢了。看看我们身边的许多孩子,哪个不是为自己的微小进步而欢呼雀跃呢?女儿后来的表现,也证明了这一点,表面看对成绩满不在乎,实际的学习成绩越来越好,从班级第十,到年级第十,一直到中考的全县第二。

由此可见,孩子的内心深处都是有上进心的,谁不想争第一呢?只是有部分孩子“懒”字当头,不想“累”着自己,表现为自我满足。因此,我们家长要做的,就是想方设法激发起孩子的上进心,让竞争意识成为孩子成长的动力,逐步培养孩子的竞争能力。

1、为孩子提供宽松的家庭环境

孩子缺乏竞争意识,大多是因为惧怕失败。因此,要激发孩子的上进心,先要从孩子身边的环境做起。首先,家长要给孩子提供一个宽松的、敢想敢说的环境。只有让孩子的心理放松了,孩子才会热心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其次,当孩子尝试做某些事情失败时,家长一定不要讽刺、挖苦、打击。这时,孩子最需要的是父母的的宽容、理解,热心的鼓励、引导和支持,这对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和自信心是至关重要的。

2、有意识的为孩子提供竞争的机会

许多孩子喜欢和孩子玩扑克、跳棋、军棋等,这些游戏本身就存在竞争,如果父母在和孩子玩的过程中,注意引导、保护孩子的竞争意识的萌芽,对激发孩子的上进心是非常有效地。比如,当孩子获胜时表扬,当孩子失利时鼓励,胜不骄败不馁,逐步培养孩子用平常心来对待输赢的心态。孩子只有敢于面对失败,才会不惧怕竞争。

有些家长和孩子玩时,往往只注重让孩子体验成功,总是想办法让孩子赢。久而久之,很容易对孩子产生负面效应,孩子做事时就会输不起,这对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是非常不利的。你想,孩子害怕失败,还敢去竞争吗?只有让孩子经常经受成功和失败的考验,才会使孩子的意志磨炼得越来越坚强,也越不害怕竞争了。

3、借助同伴的力量

好多孩子喜欢和比自己能力差的同伴玩耍,因为这样的环境让他很有成就感。同样的道理,如果孩子的伙伴比孩子自己强,孩子在这种刺激下,想表现自己的欲望就会被激发出来。我们家长要通过细心观察,帮孩子选择对激发孩子上进心有帮助的伙伴,为孩子多提供相处的机会,一起郊游啦,一起学习啦,一起聚餐啦等等。孩子在这样的同伴带动下,竞争意识会慢慢加强,不服输的意念会成为孩子尽力把事情做好的动力。

但应注意两点:一是给孩子选择同伴时,家长要考虑自己孩子本身的性格特点和兴趣特长,选择的同伴应与孩子的性格、兴趣相差不太大,最好只在某些方面比自己的孩子强,这样的同伴才会让孩子有压力又有动力,要是与自己孩子差距太大的话,会让孩子的自信心受挫的。二是孩子与同伴相处时,家长不要干涉太多,更不要当着同伴的面数落孩子的不足,要注意保护孩子的自尊。

4、鼓励孩子相信自己的能力

激发孩子的上进心,关键是让孩子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一定能行。因此,家长要注意多鼓励孩子勇于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勇于去追求要达到的目标。

首先,从了解孩子的个性特长入手,支持和发展孩子的独特性。为孩子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孩子展示自己的长处,多在别人面前赞扬孩子的优点,这样可以强化孩子的优点,增强他的自信。

其次,鼓励孩子创新。对孩子而然,一种积木新的打法,一副信手涂鸦的简笔画,一种游戏的新玩法,自己发现提出的一个新问题,对书上一道数学题的新的解法等等,都是创新。家长不要用传统的教育模式来限制孩子,束缚孩子的思维的手脚,要善于激发孩子的求知欲望和求知兴趣,鼓励孩子尝试用自己的思路去解决问题。无论是孩子动手还是动脑,家长都要善于发现,及时鼓励表扬。

5、鼓励孩子多参与集体竞赛

孩子在学校,有很多以班、组为单位的智力竞赛、体育比赛等。这些竞赛是一种集体竞争行为,要求每个人既要发挥最大的潜能,又要互相合作协调,使整体作战成功。这种集体竞争行动,对孩子良好竞争意识的形成非常有好处。所以,家长要鼓励孩子积极参加学校的各种竞赛活动,让孩子在公正和平等的竞争氛围中,学会如何参与竞争,在竞争中如何表现自己的特长,如何与同伴合作的更默契,又如何通过集体的力量取得成功。既锻炼了孩子的竞争能力,又提高了孩子的团队意识和集体观念,何乐而不为呢?

当然,激发孩子的上进心,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我们家长坚持不懈,抓住一切有利的机会。记住:坚持就是胜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