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棋坛六十年》:棋王七力挫许容斋(3)
(2013-06-02 19:29:15)
标签:
广州棋坛六十年体育 |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广东棋坛这数十年间,也经历着千淘万漉。胡须林、旧泽、喃呒苏、唐昌这一辈棋手,在辛亥革命前后逐渐老去,广州河南的“五虎将”崛起,他们是:卢权、陈陶、柴九、大眼、大妹。另一说诨名大虾的老将唐昌,也入“五虎将”行列。卢权就是后来“四大天王”之一的卢辉的父亲,是搭棚行业中杰出的棋手,开创了以五七炮致胜的局法。陈陶是商家子弟,以棋艺知名时还很年轻,但为人深沉冷静,喜行暗着,因此得到“滋阴陶”称号。柴九,真名已佚,阿九是他的排行,擅长使用车炮。至于大眼和小妹,都是诨名,真姓名不传,只知大妹身材瘦小,棋风剽悍。这一辈“河南五虎”,除陈陶外,传世遗局甚少。这里辑录卢权对陈陶一局,算得是凤毛麟角了。
3.
5.
7.
9.
11.
13.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卢权连续弃子强攻,大有“白刃交兮宝刀折”的壮烈气概,这一局可见他的棋风勇悍。
当“河南五虎”称雄的时候,冯泽也在棋坛上树起一帜。冯泽,原名冯能,原籍广东新会,世居广州河南龙导尾,故又是番禺人。早年曾到香港,操补鞋业,诨名“补鞋能”。后以棋艺造诣日深,拟赖以营生,即弃旧业,回广州河南老家。初在坦竿巷光华庙摆棋,喜欢摆上一盘“十三太保”,一盘“七星聚会”,还有两盘“三棋”残局。棋人因他的棋路酷肖旧泽,戏称他为阿泽,他索性以冯泽为名,原名反而不彰。后来转到老城城隍庙摆棋,同卜筮星相摊档杂处。河南伍家花园也常见他的踪迹。他身材短矮,脸容微黑。当时的江湖棋客生活困苦,收入很渺茫,夜里他蹲在油灯旁摆棋,昏暗中看似鸦片吸食者,棋人习称他做“烟屎泽”,其实他从来不吸鸦片。冯泽擅长用“单提马”,独创一种棋路,残局工力湛深,只要胜对方一卒之微,往往构成杀局。他用马极其灵活。有些棋客故意请他饶马,以为饶马后,他即无能为力,不料冯泽还擅长饶双马局,没有马仍一样雄悍。
与冯泽齐名的还有李贵,可作李桂。李贵是广东四会人,与其弟李万(庆全)同业梳篦。他们兄弟都以棋艺知名,但李贵成名较早。他没有丢弃从业的手艺,只在业余到光孝寺等处作棋艺活动,次第击败了一般的对手,被称为“岭表棋王”。
雄视光孝寺棋国的李贵,不久即为一个棋坛杰出人物所代替。这人初试锋芒的时候约三十多岁,身材高大,近视眼,衣着整洁,不似市井中人。他初时只是到光孝寺的棋坛作壁上观,终于下场显示身手。一经对局,如同宝剑新发于硎,所向披披靡。他执先手惯用当头炮,两马连环,盘河而出,辅以横直车。这种开局,大刀阔斧,是堂堂正正的阵容,而且攻势凌厉异常。如执后手,他即用屏风马、巡河炮,守如金汤,而且反弹力很强。他一登棋坛,便执光孝寺弈林牛耳。
这人姓黄,名永高,又名永谦,字松轩,广东南海捕属(八旗)人。排行第七,同乡多称他“阿七”,
黄松轩自从在光孝寺崭露头角,名声渐播。李贵已成为他的手下败将,能够和李相颉颃的只有冯泽。冯泽固然棋艺不凡,残局尤其老到,但他长期过着江湖棋客生活,为穷困折磨,只求糊口,而没有一争雄长的壮志。他每逢劲敌即显得怯场,加上不习惯博弈较大赌注,因此,对于黄松轩总是退避三舍。有些棋友愿意出赌注帮助冯泽,想他与黄松轩识真一决雌雄,但冯泽与黄松轩的对局,到底是负多胜少。这时“河南五虎“有的已经亡故,有的又因年老罢弈,只剩下陈陶,高下判然,不能与黄松轩争衡,广州的棋坛便以黄松轩为盟主。
黄松轩一无师传,二不读谱,但棋风堂正,蔚为名家,这主要是得力于临场实践。从下面一局棋和所附梁江枫、石光瑛的评语,可以反映那个时期黄松轩以至其他名棋手的习艺情况:
3.
5.
7.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