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流金岁月棋坛名宿(24):北方八猛那健庭

(2012-11-18 22:26:04)
标签:

流金岁月

棋坛名宿

北方八猛那健庭

杂谈

       流金岁月棋坛名宿(24):北方八猛那健庭

流金岁月棋坛名宿(24):北方八猛那健庭

      编者按:在旧中国,象棋得不到重视。以棋为生的江湖棋人,社会地位十分低下,普遍浪迹于茶馆里弈彩棋或者蹲街头摆棋档谋生,过着艰苦贫困的生活。当中一些颇有活动能力的棋人,为了进一步推动象棋活动的开展,成立了全国性的象棋组织,一时间全国各地象棋活动开展十分活跃。在这让棋类人才发挥专长、弘扬国粹的场所里,可谓人才济济,高手林立。不断涌现出一大批倾到众人的名谱名篇和不少誉满弈林的象棋名手。之中的佼佼者如:棋坛总司令谢侠逊、七省棋王周德裕、西北棋圣彭述圣、华南四大天王黄松轩、卢辉、冯敬如、李庆全等优秀棋手。他们所经历的林林总总宛如一部充满风霜的历史画卷,有悲有喜,有坎坷有激奋。短短历史,记载着棋手走过的脚印;幅幅画面渗透着棋人的贡献。至今忆来仍历历在目。如今,他们大多数已离开了我们,健在的都已成了白发苍苍的老人了。关于他们的资料,散见于棋书、期刊等,棋友们收集、欣赏不易。为方便论坛棋友,我们开设《流金岁棋坛名宿专贴,用以收集整理有关老一辈棋手的各种资料。

前言:打开近、现代的中国象棋史,我们可看到许多满族名棋手的名字和他们的辉煌棋迹。譬如镇江棋杰巴吉人有不斗的誉称,华南名手黄松轩有四大天王之说,杭州徐春泉(刘忆慈的恩师)被棋坛总司令谢侠逊封为军长等等。而号称华北五虎之一的那健庭,则是北方棋坛的一员骁将。 

为什么在清末民初时,满族名棋手占有较高的比例呢?这和满清皇朝的制度有关。当时规定:旗丁除了从军、从政外,不得经商、务农或干其他行业。这些和平时期的男丁,平日无所事事,茶馆、浴室成了他们的消闲场所,养鸟、斗虫、弈棋等成了他们的职业。所以在江南驻营的杭州,流传着一句白天皮包水,晚上水包皮的俚语,用来侃说这些旗丁:白天坐坐茶店,晚上泡泡浴室,生活好不悠闲。由于旗人较闲,喜爱象棋的旗丁就有整天习棋的天然条件,于是,在近、现代棋界中,满人名棋手占有特高的比例就不是怪事了。这些满族棋手大都有性格爽朗、比较讲究义气的禀性,正如当时《万国公报》的李提摩太称:旗人有不爱钱、好善、尚武等十大特色,那健庭即其中的一个。 

(一)学棋经历 

那健庭,字本善,满族镶黄旗人,家世居北京(约在满清入关后),光绪二十二年(公元1896年)出生。其父那常永在部院衙门当笔帖式的文员,是满人中的中下层吏员。那健庭7岁学棋,据载,他弈棋时因个子不及桌面高,只好跪在椅子上,说出棋子的移动步位,由家人代为走子。这样磕磕碰碰地经历了两三年,棋艺一步步增长,不久,府宅内外已成无敌,以小棋童而名传京城南北。那的棋艺初成时,也读过当时还很少流传的《橘中秘》等手抄本,为此,他的主要开局法多是炮局。 

那健庭十四五岁时,棋艺日趋精进,于是,邻近的一些好棋者,经过其父的同意,携带他去棋茶馆找高手角逐,在磨练中竟然也是胜多负少,于是名声更噪,一般认为已具有北京一流棋手的水平。其时,正处于满清复亡的前夕,北京棋坛早已有一位青年棋手孟文轩冒了出来,孟的棋风雄健,是继满族名棋手傻贝子之后的北京第一手。经那府中人和棋茶馆好事者的多次搭桥,孟文轩终于在半信半疑的情况下,同意在棋茶馆中和那健庭对弈。比赛这天,茶馆里人山人海。两人都属青少年,都具有聪明颖悟、反应较快的特点,在第一盘和棋、第二盘和棋的情况下,再弈第三、第四盘,直到弈完十局,孟文轩也仅多胜一局。这一来孟对外界传说的——那有神乎其神的棋艺,才有所确信,认为那确是一个难得的棋才,于是,答应将他的弈棋心得倾心相授。之后的几年,由于经常有孟文轩的指点,那健庭的棋艺进一步成熟。 

(二)侠义棋士 

当那健庭的弈棋生活从里闾走向棋茶馆,并且名声日益上升时,他的个性特征也逐渐为棋人们所了解,人人都知道那健庭行侠好义,肯为朋友两肋插刀。正如《那健庭轶事》所述:那富于侠气,既好于弈事,又好于弈友。” 

那最为棋人称道的有下述几方面:

一、为不争雄。在二十年代前的几年,北平的棋坛上,一般仍以孟文轩为第一手,当那健庭的棋艺蒸蒸日上时,也足可与之一争长短,特别是巅峰状态时。但那健庭绝不为之,他认为,自己曾得到过孟文轩的指点和帮助,孟亦是师亦是友。每逢棋友们怂恿向孟挑战,他总是以义理不容而谢绝,颇为棋人所称道。 

二、帮人如帮己。作为一个满族棋手,那健庭具有北方汉子行侠豪爽的特点。茶馆中贫苦棋人生活有困难,他总是倾囊相助,有时将自己的少许酒钱也贴进去,并且绝无怨言。1924年前,在一次弈后的小酌中,孟文轩对于单纯依靠弈棋为生感到担忧,其时,那健庭正处于微醉状态,表示可帮他开茶馆。到1924年时,孟文轩又一次表露此意。但此时那健庭的家境已不宽裕。为了帮助孟文轩,也为了实践诺言,毅然倾其家产相助,据说,他卖掉了祖上的房屋,帮助孟文轩开了家棋茶馆。 

三、助人成名。在棋界,能否成名主要靠棋手的实力,但有时机遇和提携也很重要。三十年代初期,唐山的年轻棋手杨茂荣在河北崛起,他立志进军北平向张德魁挑战。但是,要和张下棋并不容易,因为张和后起棋手下棋要让长先,只有战胜过名声相当者的才会答应下分先棋,这叫拿份儿。杨庞荣只好向那健庭求战。其时,那和张基本齐名,要拿份儿他也可以拿,但那认为年轻棋手闯出来不容易,就答应和杨下棋,使杨茂荣很快在北平闯了名声。 

(三)主要棋迹 

作为华北五虎之一的那健庭,自14岁踏上棋坛起,至51岁逝世止,在北方棋坛驰誉三十多年而盛名不衰。 

那健庭20岁左右时,曾和新城老名手张耀亭斗过棋。张是清末名棋手,实力非凡,曾称雄京华多年,但是,在那的锐利棋锋下,亦被挫败。 

1925年后,因北孟孟文轩去世,北京的棋坛由那和张德魁并称双雄。稍后,那、张联合弈访天津,和天津第一手庞蔼庭、第二手吕锦波展开了一场京、津名手对抗赛,结果京队战胜了津队,那的积分也高于庞、吕两人。 

那于30岁时办起了德兴居条社,不久,迎战来京弈访的南京名将万启有,第一阶段平分秋色,第二阶段由围棋研究社悬奖,那和张并列冠军,为北方棋坛争了光。那和东北名手赵文宣对弈,亦有较好的战绩。 

三十年代中期,是那健庭棋艺高峰时期,那多次夺得北平市的象棋比赛冠军,名声益著。名记者王柱宇专门采访了那,并写成《象棋名手那健庭访问记》的专文,在《世界日报》上连载一个多月,使那的棋绩广为传播。 

(四)棋艺风格 

那健庭由于和孟文轩的交往与日俱增,受益的影响亦与日俱深,成了孟派棋艺的代表人物。那的棋风有两大特点: 

一是精于攻局。开局动炮,这是北派棋艺的共同特点。他在让双马或单马中都十分善于用炮,他的当头炮、巡河炮迅猛无比,即便是让先的棋,用炮也另有一功。如 1934年那去沈阳弈赛,对手是颇有名气的铁鼎张,进入残局时,那为炮卒士象,铁鼎张炮双士,一般认为必和无疑,但是那的炮禁住了铁的炮打卒,而奠定了胜局。由于用炮加上车、马的配合,行棋迅猛,为此,那被誉为大鬼头,言其杀法锋利,无坚不摧,形同一把鬼头刀。 

二是更善于用马。谢小然先生评其用马:不得先绝不躁进。每当受迫(指马),总能退回相位或转士角后再上相肩。据说传自孟文轩。棋评家胡兰荪认为那的用马,可称为古今绝品,表示了对那用马的倾倒。 

抗日战争时期,北京一度经济十分萧条,北京棋茶馆的业务十分清淡,那家的日子也不好过。在十分无奈的情况下,那健庭一度拉过黄包车,好在他性格开朗豪爽,对此也不以为意。直到经济稍有好转时,才重操棋业。 

           1946年的一天,那健庭不幸突遭车祸,被撞骨折,不久在医院逝世,终年51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