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三江学院《大学书法》第22期学员优秀作品网络展(2022年12月9日)

标签:
教育时尚收藏文化健康 |
分类: 龚洪林大学教学 |
南京三江学院《大学书法》第22期学员优秀作品网络展
2022年9月至11月,全国著名书画家、南京龙神书画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国家特级书法师、中国国画家协会理事、南京书画院特聘书画家龚洪林先生应邀在南京三江学院教授《大学书法》课程。今选部分学员的优秀书法作品进行网络展览,敬请评介!
按:龚洪林教授自2011年3月以来,应邀在南京三江学院教授《大学书法》课程至今,共教授了22期来自全国各地二千二百多名分别获得学分的学员(本期为118名)。其中首期学员杨庆同学现为广州暨南大学书法教师、博士、书法硕士生导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和西泠印社社员。仲佳(女)同学今年在南京艺术学院获得书法硕士后,又成为该校艺术学博士生。另有多名学员经过努力成长为全国知名高校的书法硕士等。
书法:刘华英
罗文杰
硬笔书法:毛嘉欣
南京三江学院第22期《大学书法》通识课学员名录
(2022年9-11月,共118人)
(课代表:李阳)
曹鹏飞
刘钰
王馨
董喆
陈杨
陈金茹
李若诚
孙佳楠
何坤
张嘉倞
余雨桐
薛享杰
林珊羽
张颖
张云飞
附件:
南京三江学院第22期《大学书法》学习感悟选集
2022年9-11月
1、《大学书法》学习感悟
12021022B 12021022046 黄锦欣
书法自古就被视为中华文人士大夫的必备修养,是中国上下五千年的优秀文化传统,作为中华文化的精髓,书法倍受中国人民的喜爱与推崇。
书法的发展离不开汉字的发展历程。汉字发展分线条化、图象化、笔画化。书法有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五体,楷书结构的排列正好是中间阶段。它是从隶书演变过来的,如果把楷书写得平正偏扁,加波磔笔法即是隶书。将书写得简便流动一些即是行书,行书再写得简便草化即是今草。每一种字体都有它独自的特点,每一种新的字体的出现都反应了时代的变迁,文化在发展过程中的不断变化。书法是一种美丽的艺术,在练习书法的过程能修身养性,陶冶情操。
学好书法也是需要花很多时间的,但经过这一学期的书法课程学习,我也学到了很多,我发现在这课程学习中可以了解更多的书法知识写字技巧,还能了解一些历代书法家和书法家的作品,感觉练习书法、写好一手毛笔字,创作一幅作品,特别能锻炼一个人的毅力与耐性。要真的学好某种字体,领略名家风采,模仿名家特色,形成自己风格,是比较难的。首先你得对历代书法家和他的作品要有一定的了解,然后要掌握他的书法特点和运笔技巧。其实书法的境界确实是无穷大的,你要学好它,真的得花时间,我们要花时间去领悟某种字体风格,多去了解些书法家的时代背景和他作品诞生的背景,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全面的掌握某种书法风格。学书法,重在临摹,精心读站,有实临与虛临之分,不要随心所欲,不论法度。
最后,我觉得学好书法,也得有一定的审美要求,写出来的作品要有美感。要在追求美的风格中不断超越自我。在书法学习和创作中,追求美的风格,看一幅书法作品美不美,既要看每个字的形体结构,也要看整幅作品中是否有变化,结体、点划不雷同,肥瘦适当,肥而能秀,瘦而能腴,风姿潇洒,达情尽性,神采飞扬。由于每个人爱好和审美观的不同,必然有各自不同的看法、要求和追求。由此形成了各自不同的艺术风格,从某种意义上讲,形成了个人的艺术风格,不断地超越别人、超越自我,才能从容地走进这一人类书法艺术的殿堂。我相信只要我们付出了努力就终有所获。
书法艺术是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的骄傲,我们必当代代相传,好好练习书法,领悟其中的精神内涵。
2、关于《大学书法》的学习感悟
序号:27
班级:12021022B
书法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之一,它集实用性、艺术性、广泛性、深刻性、独特性于一身。在上这门书法课之前,我已经很久没有下笔写过毛笔了,但在龚老师的点拨下,我似乎窥见了隐藏在书法背后的东西,我开始享受展纸蘸墨,运腕挥毫的感觉。现将我的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学习书法讲求个“静”字,学习的过程要求环境安静,内心平静。虽然某些著名的书法作品,例如《兰亭集序》是王羲之在微醉的状态下才能发挥地淋漓尽致,但我相信这与王羲之练习书法时忘我的情境是分不开的。他只有在学习的时候静心地研读字帖,勤加练习,才能成为流芳千古的著名书法家。我觉得现代人太需要将传统的书法拾起来了,它没有大动作,不需要大场地,斗室之中却可以使躁动的心变得平静。我们每天生活在快节奏的世界,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让我们变成了“房奴”,先进的科学技术让我们变成了“屏幕脸”、“鼠标手”,社会竞争带来的巨大压力让我们变成了“啃老族”。被压抑的负面情绪得不到及时的宣泄,我们变得焦虑,失眠。但在练习书法的时候,奇异的是,体内叫嚣的不安因子慢慢归于安宁,一个人的胸襟也可以变得开阔。正因为如此,学校要开设书法课,一方面,让学生写好字;更重要的,或许就是让学生浮躁的心得以平静,借以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因此,我希望可以通过对书法的学习,脚踏实地地做事,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我们经常说从一个人的字上可以看出他的人品。张旭的字恣意张狂,而他在生活中也是活得洒脱尽兴。颜真卿为人稳重,他的字也十分大气,在稳重中透着一丝傲骨。为人要有人品,作书要有书品,从另一层意义上看,学习书法就是学习做人,练习书法就是磨练自我品格,提升人格。在波澜不惊的习书过程里,练习书法的人会深切体会到认真学书法可以磨砺人的意志,犹如滴水穿石,能贯通人的思绪。龚老师让我们在课上练习不同笔法的“十”便是不断磨练的过程。
在课堂上,龚老师强调我们学习书法一定要有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要写一手好字的前提是要有正确的握笔方法,这是练字之前必须要学会的,这是后面一切学习的基础,所以十分重要,务必掌握。
1.写字的姿势:分为坐姿和站姿。要求:头正、脚平、身体端正。
2.执笔的方法:有五指、三指、二指执笔法和握笔法等。
苏东坡:执笔无定法,要使“虚”而“宽”。
最主要的是五指执笔法。要求:压、勾、格、抵。
在书法课中,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老师的教学态度。每次学习,老师去的都非常早。教学过程中,每当我们字写得不理想的时候,老师会不厌其烦的反复指正,让我们仔细的观察老师的运笔过程,学习正确的运笔、用笔。老师的这种认真、严谨的教学态度为我们做了非常好的榜样。总而言之,这次书法课不仅使我的字有了很大的长进,同时也令我在精神上受益匪浅。
3、《大学书法》的学习感悟
书法时心要静、要沉、要定。于我,书法是心境积极向上时的必需品,低迷不振时的奢侈品。也就是说,只有在我有着高昂兴致时,我才会写书法来锦上添花。
以前写书法,眼界很小,这么多年了只写过颜体。一直临帖。知道自己功力尚浅,只能不断模仿,开创不了自己风格。就是希望临帖一百遍,欣赏一百遍,让自己往美靠拢。也从没尝试过其他字体,一来了解不多,二来不敢。
龚老师的书法课,于我而言,最大的收获就是眼界的开阔。这世界很大,我应该多看看。不是只有颜体才美,才叫书法。老师讲了黄庭坚、王羲之、文征明、米芾、欧阳修、柳公权,把书法发展史都讲了一遍,每一次都配有书籍和书法长卷,让我有了直观的了解。我开始尝试换一种风格,比如今天写了小篆。
我感到很惊喜,很快乐。小篆就像画画,很有趣。小篆修长秀气。每次临帖,都要感叹:“啊!怎么会有这么好看的字!”写完了,如果写的好,会高兴的想跳舞庆祝。
写书法,是因为书法实在是太美了。因为心中有对美的吸引和追求,才给了我不竭的动力。
从一个入门级菜鸟,一学期后可以略有经纶,班上大多数同学没学过书法。龚老师放自己写书法的视频,列出必看书目,而且每节课把书法家的作品集和自己书写的长卷辛苦的扛来,现场为我们讲解,为我们书写,给我们指导。这样的冲击力实在太强大,就这样,每一位同学都能快速入门。确实,这门课不是谁都能上,只有老师认真了,学生才会认真。
另外,老师对书法的坚持,对书法课堂的坚守,让我很震撼。谢谢老师的辛苦付出,因为您的认真和坚守,我们,终于入门了。
4、《大学书法》的学习感悟
12021045035 姜熹芃
中国书法是一门古老的艺术,它伴随着中华文明的发展而发展。世界上,拥有书法艺术的民族屈指可数,中国书法,具有悠久的历史。书法作为一种艺术创作,具有很深的玄妙。从甲骨文、金文演变而为大篆、小篆、隶书,到东汉、魏、晋时期,草书、楷书、行书、诸体基本定型,书法时刻散发着古老艺术的魅力。为一代又一代人们所喜爱。
书法,是在洁白的纸上,靠毛笔运动的灵活多变和水墨的丰富性,留下斑斑迹相,在纸面上形成有意味的黑白构成,所以,书法是构成艺术;书家的笔是他手指的延伸,笔的疾厉、徐缓、飞动、顿挫,都受主观的驱使,成为他情感、情绪的发泄,所以,书法也是一种表现性的艺术;书法能够通过作品把书家个人的生活感受、学识、修养、个性等悄悄地折射出来,所以,通常有“字如其人"、“书为心画”的说法;书法还可以用于题辞、书写牌匾,因此,也是一种实用性的艺术。总之,书法,是具有更强的综合性艺术,是更倾向于表现主观精神的艺术。书法比较集中地体现了中国艺术的基本特征。正像在西方美术中建筑和雕塑统领着其他门类造型艺术一样,书法和绘画则统领着中国美术的其他门类,而列为中国美术之首。当把书法与绘画并提时,又将书法摆在绘画前面,称之为“书画”,如“书画同源”、“琴棋书画”、“书画缘”、“能书会画”等等。书法与传统中国画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特别是在宋元文人画出现以后,绘画用笔讲究从书法中来,水墨写意与书法的行草意趣相通。中国古代雕塑中也蕴含着书法的特征。中国古代雕塑的纹理即是线的组合,造型的装饰性与书法中的篆隶保持着内在联系。中国古代建筑从布局到主体的梁柱结构,都遵循对称、均衡、主从关系等法则,园林建筑中的含蓄、借景,以及亭、台、楼、榭追求的空灵、飞动等都与书法的结体、章法和节奏、气韵密切相关。至于工艺美术和民间美术,也不同程度地受到书法的影响。书法可以视为中国美术之魂。
5、大学书法课有感
103 12021121A 120211121016 汪俊周
通过了几周的大学书法课学习,自己对书法有了一些专业的认识。在当初选择通识选修课的时候,我的目标就非常明确,那就是“大学书法”,因为我对书法有着浓烈的兴趣,其次,在本学期,我也担任了书法协会的部长,因此想通过学习大学书法这门选修课程来提升自己。
到现在都还清晰的记得龚老师第一节课对我们的谆谆教导,教我们如何握笔、怎样的坐姿是正确、怎样写字才舒服......我在第一节课就被老师的讲课方式深深吸引,同时对书法有了更浓烈的喜爱,并且看到老师在书法上做出的成就也非常的敬佩与羡慕,心中默默以此为榜样。
在几周的课程学习以后,我更加的热爱书法,更加的了解书法,更加的明白了到底什么是书法,我觉得这就是我最大的收获!
6、关于《大学书法》学习感悟
12021156023钟晔
中国的书法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数千年来,产生了灿若群星的书法家和浩若烟海的书法作品,为后人留下了无数精湛的艺术珍品,为祖国的艺术宝殿增添了光彩,为人类的艺术宝库增加了财富。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独有的艺术瑰宝,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其吸收了江河山川草木、飞禽走兽的形象美,借鉴音乐、舞蹈、戏曲的节奏美、旋律美,使文字的形象与人的艺术表现力化为一体,抽象化为一种“神态”和“意向”,并极大的丰富了世界文化艺术的宝库。
练习书法有以下好处:一.字是门面。在当今社会的激烈竞争中,写得一手好字,无论是学习、工作,还是生活,都会给人留下好印象,增强自信。虽说现在进入无纸化办公,但国家仍在大力提倡书法,或将纳入中小学考试,由此也可以看出书法这门国粹的重要性。
二.提高观察,分析和表达能力。上面我也说过,要练好书法,眼睛,大脑和手的配合缺一不可,我们通过观察、分析笔画的基本形状特点,书写方法,注意要点等,最后通过手来表达展现在纸上,在这个过程中长期坚持,那么练习者的观察、分析和表达能力一定会得到提高。
三.养成自律,耐心和专注的品质。通过坚持不懈地练习书法,能真正让你感受到自律给一个人带来的好处,从而在生活中养成自律的习惯。我每天练字时都会在纸上写上日期,某年某月某日写,这样,多年下来,当我闲下来翻看这些纸的时候,连自己都没想到,每天写一点点,每天进步一点点,原来几年时间就可以写这么多纸,也可以进步这么多。虽然今天的字和昨天相比看不出什么进步,但是你会发现几年前的字丑的不像样子,根本不能和现在的比,字和字的距离,人和人的距离就是在这每天一点点中拉开的。这些练习纸拿在手里,能切切实实感受到的分量会真正让你懂得了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是一点一滴地积累,会让你变得更加坚持自律,更加自信。有了这些品质,由此及它,做别的事也就更容易做成。说到耐心和专注,我觉得这是我们这个时代大部分人最缺乏的东西。据我观察,我身边不少朋友都非常的浮躁,做事浮夸,毛毛躁躁,静不下心来。这也和现在碎片化的东西太多有关,我平时也刷短视频,进行碎片化的阅读,看朋友圈等等。但我有时真得很害怕,因为几小时的时间不知不觉就从指尖滑过去了,所以我手机上这类APP,是删了装,装了删。尤其是刷短视频,它只用了十几秒到一分钟的时间就让我们的情绪从平静——起伏——高潮——回落,长此以往,将会让人们变得对生活和身边的人不再有耐心,变得浮躁,对事物不在专注,也缺乏了深度思考能力。而我们全神贯注练习书法的过程就恰恰可以久而久之潜移默化地改变一个人的心理素质,从而养成耐心专注的品质。我在练习文征明小楷时,他的琴赋中有一段跋文,写得非常好。跋文写到“时天气盛寒,积雪数尺,窗下漫书琴赋...征明时年七十又四”。(见图3)当我最初读到这句跋文时,顿时脑补出了一位年过七旬的老翁,坐在窗前,迎着灯光,手执毛笔,不问窗外满天飞雪,却依然气定神闲,耐心专注的画面和淡泊高远的心境,一股儒雅的书卷气息和朴素唯美的画面感扑面而来,瞬间就击中了我的心灵。再看看他琴赋上的小楷字迹,清新秀丽,婉约动人。我常想如果不是这种环境和心境,怎么写得出这么静这么美的作品,跨越千年,直抵心灵,让后人叹为观止,痴迷不已。所以说当我们长期学习书法养成了这些良好的品质后,是对我们一生都有帮助的。
四.增加气质。西汉文学家杨雄言:“书者,心画也。”刘熙载在《艺概·书概》中说:“笔性墨情,皆以人之性情为本。”柳公权讲:“心正则笔正。”在学书的过程中,既是在进行书法的修养,也是在进行气质的修养。气质的形成需要长期的沉淀,非一朝一夕,我们都知道读书能让人变得有气质,常说腹有诗书气自华,我在上面也说过,练书法是必须要读书的,书法是离不开诗词古文的,不仅读,还要练,在这种双重的艺术熏陶下,才会有源源不断地激扬清波,来涤荡心灵的瑕秽。长期于无声处翰墨修身,才会在举手间尽显优雅气质。
五.有益健康。这个大家都知道,欧阳询在《笔说》中说:“学书不能不劳,独不害性情耳,要得静中之乐者惟此耳。”可见,书法对人的心理和生理方面都有一定的调节和锻炼作用。古往今来也有不少高寿的书法家,譬如欧阳询活了84岁,虞世南活了80岁,柳公权活了87岁,文征明活了89岁,董其昌活了81岁,傅山活了77岁,颜真卿活了76岁。(非常可惜的是一代忠烈的颜真卿是被害死的,不是自然老死)古代寿命低下,人生七十古来稀,但这些大书家都活了七八十岁,放在现在,也算高寿,可见书法确实能延年益寿。
最后总结一下,书法是很公平的,用一份功,就有一份收获,书法练习是偷不了懒,耍不了滑头的,所有临习时未能解决的问题都会在创作中暴露无遗。我觉得吧,人生在世,不管贫穷富贵,职位高低,总得有点自己的兴趣爱好。如果没有这些,那你就像每天生活在一座活地狱中,整日随波逐流,虚度年华,长此以往,内心必然杂草丛生。朱光潜说得非常好,人有有所为而为的活动,有无所为而为的活动,前者是环境需要他去做,后者是环境不需要而他自愿去做。在有所为而为的活动中,人是环境需要的奴隶,在无所为而为的活动中,人是自己心灵的主宰。如果整日感到空虚无聊的小伙伴,可以拿起笔来练练书法,这是需要工具最简单,最容易得,随时随地都能做的培养兴趣,于方寸之间,主宰心灵,找到快乐的最好的方式。
前前后后酝酿了一个月,写了三四天,总共八千来字,不知道有没有人看,大家能不能看完,本来是不想写的,但想想写出来也好,因为这些年为了练习书法,付出了非常多的时间和艰辛,也受到了不少冷嘲热讽,我也不在乎,否则也不会一个人一直坚持下去。但也从中得到了非常多乐趣和享受,心中也积压了不少的感悟,憋着难受,不吐不快,希望可以帮助一些像我当初一样迷茫的书法爱好者,少走弯路,哪怕没人看或没人看完也无所谓,就当作写日记一样,记录总结自己七八年学书的坎坷,挫折,喜悦和一点点的成绩,多少年以后当再回看的时候,可能又会有了新的观点和思想,不管怎样,对自己依然是一种帮助,也是一种鞭策与鼓舞。
7、大学书法学习感悟
12021181015龚莹
众所周知,书法是我国独特的传统艺术,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欣赏和喜爱。人们之所以会喜欢她,正是因为她能示人以美,可以说,她是无声的音乐,静态的舞蹈。她触发人们对美的感受和联想,她是审美与实用的结合体。
学习书法不只是提高写字的水平,还能提高人的艺术修养和人的良好心里素质。如,练习书法可以像音乐一样能够陶治人们的情操,使人振奋,受到美的感染。如果是学习王義之秀美挺拔的字体,可使人的性格变得活泼开朗;学习颜真卿端正的字体,就好像聆听一首抒情小调,可以使人性格朴实、厚重。中国自古以来都讲究“字如其人”,许多大书法家都是做人的楷模,他们的精神、品格有助于学习成长。
课程中,老师曾经跟我们讨论过古代书法家成功的秘诀。第一,坚持站在历代公认的书法大师肩膀之上。第二,坚持终身临创结合。第三,坚持创作以一体为主,作品应在符合书法艺术审美基础之上,追求一定的差异性。由此可见,即使是古代书法大师,他们的成就也来之不易,终其一身才得以探索出书法的魅力与灵魂。
作为一名学生,在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练习后,我觉得学习书法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学习书法要勤奋,贵在坚持练习,书法是没有捷径可走的,都是一笔一划写出来的,只有坚持练习下去,一定的时间之后才能有所成绩,不要想着立竿见影和一步登天。
第二,学习书法要勤于思考,最好能找个老师。书法是一种艺术,而要进入艺术之门,最好是能有一个引导者。如果能找到一个名家大师作为自己的老师,那么对于学习书法的效果将会事半功倍。若是找不到老师,可以经常看看历代名家大家的作品,在看作品的时候思考它的结构、形体、笔画、用力布局等等方面,思考如何才能让一个能够具有艺术感,即既漂亮美观,又具有神韵。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日积月累的观察和体会的,我想这也是我要到达的境界。
第三,书法应该有自己的特色。在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沉淀之后,我们可以上升一个境界。当书法到达一个比较高境界的时候,我们应该考虑加上自己的特色,加上自己对书法的理解和领悟,将自己的这种想法在书法中体现出来,真正做到不仅有形,形美,而且要做到有神,神形俱备,这才是好的书法。
很遗憾的是,学习时间非常短暂,不能通晓书法的精髓,只能学得冰山一角。但此次学习开启了我深入学习书法的大门,在以后的时间里更深刻的理解书法,学习书法,应用书法。半月以来,每天反复的练习书法,不仅陶冶了我们的情操、增强了我们的耐性,还学会了虚己待人的处事态度,“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的做人原则,能让我在个人成长道路上设定一个标杆。相信通过这次培训,让我明白自身的缺憾和不足,懂得更多做人的道理弥补我之前的不足,能够在进步的道路上逐步前行。
书法作为一门艺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练成的,它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和心血。在今后一段时间中,要尽量挤出时问,静下心来认真思考,积极行动,尽快地消化和吸收学习的知识,按要求去完成作业,尽快达到自己的目标和要求。努力为书法的传承做出应有的贡献。
8、大学书法学习感悟
12021082040
世间万道相同,无不是由技入道。于书法一课上,学生受益良多,学生愚钝,未尝缺勤,先生之所教,学生习得隶、草、楷之笔技,虽未有所成就,是学生未起其性致不勤所致,先生勿怪。学生自山野而出,但家学严谨,祖父常教诲学生习字,后有幸得一老者为学生开的硬笔一山,传学生习字之法,以气入字,以势倚字,写字望字,循环往复。而今求学金陵,幸得先生授教,为学生开得毛笔一山,于先生课中,习得毛笔迹法,晓之书法史实,遍观诸位先贤之传世名作,观道得道,卒终获有所得。学生幼时曾受诸多磨难,又习书法,观字可窥写者心境,但不识毛笔,难解先贤心境,谢先生那日指点,以勤练筑基,可明此能力。
学生始终相信,文字的力量始终永远能超越他本身的载体,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学生经家庭之变又因高考失利,今有祖父逝去,心境破碎,路走极端,画地为牢,今之字体不复他年巅峰之境,呈予先生作品粗鄙,望先生海涵。先生那日所讲学书法者败迹之原因有三,学生只记其二——不得勤奋,不求技法多己意。学生胸无大志,只觉书法不能高高在上,未有成匠家等意欲,但多有勤奋,重技艺也重己意,观道于本心,只愿在心境大山中修道独居,不见世人好坏,明知不可为之而为之。今日暂且展翼去,明日登仙笞凤凰。
9、关于《大学书法》的学习感悟
12021062020余雨桐
文化是民族之魂,艺术源于道德、展现仁爱,书法艺术是中华五千年文化的瑰宝。通过这次课程,去除了内心的浮躁之气,也明白了书法教学的意义所在,更多的是一种品德的培养与心灵的沉淀。
要写一手好字的前提是要有正确的握笔方法,这是练字之前必须要学会的,这是后面一切学习的基础,所以十分重要,务必掌握。正确的握笔姿势是:右手执笔,拇指、食指捏住笔杆的中下部,距离笔尖3厘米左右的位置,拇指和食指基本形成圆形,中指指甲盖内侧托住笔杆,六棱铅笔,手指握一个面空一个面,其他两个手指自然弯曲并拢,起到支撑手掌的作用,五个手指的指关节略弯曲,掌心虚圆,笔杆略往虎口倾斜,捏笔不易太使劲儿,手背与本子上的竖线平行;运笔时食指、中指、小指要协调统一。
书法学习的精髓说法不一,有说学习书法的“神、气、韵”,有说学习书法的“创体、表美、蕴意”,还有说学习书法要达到“阳刚、阴柔、刚柔相济"的三种境界。
我最近读《王阳明心学》,有一段话感受颇深——王阳明说:"我在学习书法时,只是对着古帖临摹练习,这样练来练去,只学得个字形想像,内在的神意却毫无所得。后来我改变了学习方法,举笔不再轻易落纸,而是凝神静虑,先在心中想象要写之字的形态气势,这样练习久了之后才开始通达书法之道。我还学习了明道先生练习书法时恭敬的态度,于是知道古人无论什么事情,随时都在心上学习,等到心精明透彻了,字自然也就写得好了。”这应该也是书法学习的精髓吧。
现代社会的人们已不再像古圣先贤们那样重视汉字的书写艺术,铺天盖地的书法班又有几个是真正的名师辅导,只为营利不为传承,故而现在学习书法也很难学到其精髓。
鲁迅先生说:“我国的书法艺术是东方的明珠瑰宝,它不是诗却有诗的韵味,它不是画却有画的美感,它不是舞却有舞的节奏,它不是歌却有歌的旋律。”由此可见,心之所悟的书法艺术才是书法学习的精髓。
对老师说过的影响最深的一句话
我影响最深的龚老师说过的一句话就是:我从来不写一个废字。
书法学习本来就是要静下心来学习的,我非常佩服且尊敬龚老师,一旦他拿起毛笔,他就会认真对待它每一个即将要写的或者正在写的字,没有一笔是废的,更没有任何一个字是废的,这是多高的境界啊,龚老师是一位真真实实的艺术大家!书法的精髓在于书法精神,就是艺术精神的抒发。作书之前要心情舒畅,这样才可以随心所欲的创作,创作出来的作品才是神品级别的。艺术的“第一境”即书法,美学家宗白华说:“中国书法是一种艺术,能表现人格,创造意境,和其他艺术一样,尤其接近于音乐的,舞蹈的,建筑的构向美。中国乐教衰落,建筑单调,书法成为了表现各时代精神的中心艺术。中国绘画也是写字,与各时代书法用笔相通,汉以前绘画已不可见,而书法则可以上溯商周。我们要想窥探商周秦汉唐宋的生活情调与艺术风格,可以从各时代的书法中去体会。”
10、《大学书法》的学习感悟
12021071025毛嘉欣
通过学习书法,我受益匪浅。文化水平不但有了提高,同时还锻炼了我的大脑和手,又告别了枯燥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