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三江学院《大学书法》第16期学员优秀作品网络展

标签:
文化收藏教育时尚娱乐 |
分类: 龚洪林大学教学 |
南京三江学院《大学书法》第16期学员优秀作品网络展(2019年12月)
2019年9月至12月,龚洪林教授、博士(全国著名书画家、南京龙神书画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国家特级书法师、中国国画家协会理事、南京书画院特聘书画家、南京市青年书法家协会艺术顾问)应邀在南京三江学院教授《大学书法》课程。今将其中部分优秀学员的书法作品进行网络展览,敬请评介!
按:龚洪林教授自2011年3月以来,应邀在南京三江学院教授《大学书法》课程至今,共教授了16期来自全国各地的约1650名(本期为128名)分别获得学分的学员,其中有多名学员经过努力成长为全国知名高校的书法博士生、硕士生,及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和西泠印社社员。
(小桐,2019-12-18)
书法:陆俊
谢颖涵
硬笔书法:王富军
三江学院《大学书法》第16期教学班学员名单:
周静
周丽娟
潘剑圣
余嘉仪
薛静宇
徐烨婷汪蔚薇
赵梓竹
张佳培李汉鑫
罗顺利
于静婷
朱凯祥
周寅九资丹丹
朱雨晴谢颖涵
张倩万昊
吴志亮
南京三江学院第16期《大学书法》学习感悟选集
(2019年9-12月)
1.书法课感悟
序号:1 学号:12018154060
班级:12018045F
我们的书法课虽然只有短暂的10周时间,却让我体会到中国书法的博大精深。
来到龚老师的课堂上学习书法。在龚老师的课堂上,解决了我的好多疑惑。首先便是“学什么,怎么学”的问题。大学书法课学的当然是书法了,而且是系统的书法技巧与知识。临帖,临名人的帖,临创结合这句箴言,龚老师一直反复向我们灌输。启功大师在给书法爱好者的信中说:“‘取法乎上,仅得乎中,取法乎中,斯为下矣。’由此可见,如果只学市井小巷所谓的“高手”,那么我们的水平肯定不会出其右,只会更差。
其次在临写时,要学会自我创作诗词,有利于更长远的发展。写书法的时候更要抓住结字结构,结构对了,点化的姿态即使全都删除,人家也会知道这是你的作品。然后就是善于思考,老师是我们的引导者,我们要经常看字帖和历代名家的作品,看作品时,思考着字的结构,形体,笔画,用力,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日积月累的观察和体会的。
最后,就是到一定高度,考虑加上自己的特色,加上自己对书法的理解与感悟。希望自己能在以后的书法学习书法的道路上更加努力,加强自己的技法和学到更多的理论知识。正如龚老师所说“一笔不苟练终身,追求个性忌雷同,继承传统再创新,百花齐放共繁荣”便是鞭辟入里的概括了。
我作为初学者呢,当我掌握了这些最基本的书法理念,我可以继续往深处学习了。首先,我掌握了毛笔的握笔方法,有五指法重要的是压、勾、格、抵,以及写字姿势,例如头正,脚平。练习时龚老师则亲自展示,并让同学展示以及有奖抢答环节,对我们有很大的敦促作用。说到龚老师的特色不得不提他的课后播放的视频,让我们领略了异域风情,也感受到了深厚的文化气息。
最后便是如何将学习书法这一可以使我们受益终生的艺术给发扬光大下去,对我们个人来说学习书法是苦乐交融。对书法艺术的喜欢和爱好,是学好书法的前提和基础。这样我们才能够在反复枯燥的书法练习苦中作乐,对于一种好的书法碑帖看一次有一次的收获,练一次有一次的提高。
没有这种爱好和感情,是无法学好书法艺术的。
2.大学书法课程感悟:
序号:40 学号:12018022048 班级:118022B
书法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之一,学习书法很重要的就是从点画用笔上去找古今一脉相承的规律。
对于书法这件事,我一直都是有些兴趣的,自己练过字帖也曾经尝试用毛笔写写画画,选这门课就是想要有所获益,希望能够学到有关于书法的相关知识,也学习如何鉴赏书法作品,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
经过这段时间跟随龚老师学习大学书法这门课程,我对书法方面的知识、认识和欣赏水平都有了一定的提高,也有一些粗浅感想和体会。书法都有其独特的韵味,各人各有各的不同,见字如面便是有所依据的,每个人的字里就隐藏着他的经历,他的性格,他的期望等等,比如苏东坡的作品就受到了他个人经历的影响……
学习书法就是学习做人,练习书法就是磨练自我性格,提升人格。虽然现在只是短短的一个学期,但是我也已经受益匪浅。之后我还需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多看多学, 丰富自己对书法艺术的知识。
3.学习书法感悟
曹欣
12018021103
经过这一学期的大学书法课程后,让我初步了解了我国古代不同时代的多位书法大家,不仅对他们的杰出书法与传世作品有了一定的认识,也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自我的文化素养,让自己对书法的认知加深了许多。在龚老师的优秀指导下,我第一次认真专业地开始了对软笔书法的尝试,刚开始因为硬笔字体不算太差,所以写得还算勉强。不过有龚老师黑板上的不断板书示范和教学,我现在也还记得那句“写字手肘要悬起来,才能够不限制自己”,这大大地突破了以往我对书法的常规认知。
龚老师还时不时地鼓励同学们上台展示,这让我的毛笔书法有了一些进步和提升,对自己的进步感到开心。毕竟这也是我在书法领域的进一步探索。书法的练习,需要的是持之以恒。我相信只要坚持不懈,定会有所成就。虽然这学期的书法课程即将接近尾声,我依然会用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做得更好。
4.感悟
序号:97
班级:12018121F
书法可以提供一种静的状态,带给你一种沉浸的高峰体验,更有耐心,当然也可以长久改变一个人的气质,对于久坐不动的现代人来说,站着写字也是非常好的一种健身方式。
印象最深刻的是龚老师让我们写了两次课的"一"。当时并不是明白,一个一而已为什么要如此大费周章的练来写去。后来才清楚明白,写好一个一才能写好之后的二,三。最重要的不是写的字数量多少,而是写字的质量。
学习这门书法课,让我可以抒发感情,抚慰心灵。当有了什么情感,就去书写一通,不管高兴不高兴,写完了人就平静了,和唱歌运动、心理医生是一样的效果的。而写出来的作品,也就满满的全是当时的情感,我个人觉得是艺术表达感情的特别好,特别直接的方式。
书法即是艺术,也是中华文字的载体,世界上除了汉字之外,再没有任何一种文字伴生出了这样纯粹的书写艺术。写字,可以健身体,平心性,这是个人修行;也可以晓历史,品世事,这算是所谓的文化传承吧。
历史太长,社会太大,我们太渺小。王右军曾说过,“夫纸者阵也,笔者刀矟也,墨者兵甲也,水研者城池也,本领者将军也”,笔墨纸砚之间的战场上,吾辈可能再出英豪?
最后,非常感谢这门课带给我的终身感悟。
5.《大学书法》的学习和感悟
序号:117
班级:12018101A
6.感悟
序号:49
姓名:周汶燕
通过这学期跟龚洪林老师的学习,我对书法有了更深的认识。书法欣赏同其他艺术欣赏一致,需要遵循人类认识活动的一般规律。由于书法艺术的特殊性,又使书法欣赏在方法上表现出独特性。练习书法就是磨练自我品格,提升人格。在波澜不惊的习书过程里,练习书法的人会深切体会到认真学书法可以磨砺人的意志,犹如滴水穿石,能贯通人的思绪。我在临摹《颜勤礼碑》的时候,真的有感受到“颜体”的大气磅礴,朴拙雄浑,气势恢宏,顿时之间胸襟也变得开阔。
7.感悟
序号:53
通过一学期的大学书法课,让我学习到了不少的书法理论和书法史知识,这对于一个从小学习书法的我来说,让我真正的了解到了书法,也明白了学习书法的意义。上课时记得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一句话,是龚老师所说的:“临创结合”,这句话让我知道了学习书法的真正正确的道路。在我学习书法的过程中,边临边创是一个真正让我提升的道路,在我今后的学习过程中我也一定会以临创结合为方法,笔法为核心去学习书法,努力提高自己的书法水平,这是我终生感兴趣的事。很感谢龚老师这一学期的极具亲和力的教导,让我了解到了许多的书法知识,而这一门也将使我难以忘记,因为它是我在书法道路上真正具有启蒙意义的,谢谢老师。
8.感悟:
12018083092
书法,很美的一种艺术,闲暇之余,练练书法,也是一种修身养性的好办法。学好书法也是需要花很多时间的.至少我们学习它可以了解更多的书法知识写字技巧。还能了解一些历代书法家和书法家的作品,特别是能锻炼一个人的毅力与耐性。学书法,如果真的投入当中的话,你可以感受很多的乐趣。
每种书法字体都有它的特点。我觉得篆书的笔画是非常优美的,隶书是比较柔和的,只有楷书是挺拔有力,有气势的。我个人比较偏爱楷书,特别是颜真卿的楷书,因为我能感受到它的神,所以每次我写的时候,都能胸有成竹的写好每个笔画的形,写的时候我都没想到要怎样的顿笔,收笔,提笔什么的,但只要心中有它的形就比较容易掌握了。
要真的学好某种字体风格,也就是说某个历代书法家的书法风格也是不容易的。首先你得对历代书法家和他的作品要有一定的了解,然后要掌握他的书法特点和运笔技巧。书法的境界确实是无穷大的,你要学好它,真的得花时间,我们要花时间去领悟某种字体风格,多去了解些书法家的时代背景和他作品诞生的背景,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全面的掌握某种书法风格。
学书法,我认为我们最好还是从临摹开始,我们要注意向他人学习,向他人的优点学习,把他人的好东西吸收过来,才能高自己的书法水平,如果不向他人学习,就不能丰富和造就自己。当然在临习前人的作品时也不能盲目的临,要慢慢形成自己的风格,要注意对名帖进行研究,要取其长去其短,为我所用,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探索慢慢形成自己的风格和点。
最后,我觉得学好书法,也得有一定的审美要求,写出来的作品要有美感。要在追求美的风格中不断超越自我。在书法学习和创作中,追求美的风格,看一幅书法作品美不美,既要看每个字的形体结构,也要看整幅作品中是否有变化,结体、点划不雷同,肥瘦适当,肥而能秀,瘦而能腴,风姿潇酒,达情尽性,神采飞扬。从某种意义上讲,形成了个人的艺术风格,不断地超越别人、超越自我,才能从容地走进这一人类书法艺术的殿堂。“梅花香自苦寒来”。我相信只要我们付出了努力就一定能够学好书法的。
从长期的书写黑体大字中我得到一些经验:怎么使这些形有大有小、笔画有疏有密的字看上去整体一致,关键是重点笔画的起始位置,它们决定了整个字的大小、胖瘦、与其它字的协调,因此写字时首先要明白哪些笔画是主要的(起决定性作用),先把它们安排妥当,再写不影响大局的辅笔。当然写文章就用不到这种方式,但每个字力求均衡与此是同样的道理,只不过先要心中有数罢了。再提一个关于均衡的问题,有同学写字很认真,横平竖直,每个字整齐划一,各部分是严格对称,完全地拘在一个小方格子中,这样写法在美术字中有可能使用,但在书法艺术中是不适宜的,因为它违背了书法艺术的另一个重要规律---变化。变化,指事物的多样性,给人以丰富充实的感受,在汉字艺术里我们同样需要形态各异,有大小、曲直、疏密、强弱、斜正等各种变化,精彩纷呈。一幅作品其构成无论如何变化,但终究要呈现给观者一个统一的风格,或豪放、或清丽、或流畅、或稚拙,这种风格是书法内蕴的外在表现,也是书法的更高境界,没有相当的书法修养,是难以把握整体风格的。
9.学书感悟
序号:91号
书法艺术承渊源,笔下神韵得九天。
明窗香炉一法帖,伏案文竹四屏联。
黑白之间笔中画,琴茶相应乐其间。
朝夕临池自中乐,不知何似在人间。
10.感悟
序号:17姓名:陶禧杰
首先,非常感谢龚老师这一学期的书法教学,老师风趣的上课风格,轻松闲适而又不失严肃的课堂气氛给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理论和实践的相结合让我受益匪浅。
龚洪林是全国知名的书画家,我平时浏览网页时也经常能够看到龚老师的书法作品,没想到本学期我竟然有机会跟龚老师一起学习书法,我感到十分荣幸。经过十个课时左右的书法练习我学到了很多,跟着龚老师学习书法不仅可以了解很多的书法知识、写字技巧,还能了解一些历代书法家和书法家的作品,特别是在课上能够直接实践,十分有趣。
我认为,学书法,如果真的投入当中的话,你可以感受很多的乐趣。跟着龚老师的介绍我们起初接触到的是篆书,然后过度到隶书,接下来是楷书,每种书法字体都有它的特点.我觉得篆书的笔画是非常优美的,隶书是比较柔和的,只有楷书是挺拔有力,有气势的。而且我个人比较偏爱楷书,特别是颜真卿的楷书,因为我能感受到它的神,所以每次我写的时候,都能胸有成竹的写好每个笔画的形,写的时候注意起笔、顿笔、提笔和收笔,但只要心中有它的形就比较容易掌握了。
最后,我觉得学好书法,也得有一定的审美要求,写出来的作品要有美感。要在追求美的风格中不断超越自我。在书法学习和创作中,追求美的风格,看一幅书法作品美不美,既要看每个字的形体结构,也要看整幅作品中是否有变化,结体、点划不雷同,肥瘦适当,肥而能秀,瘦而能腴,风姿潇洒,达情尽性,神采飞扬。由于每个人爱好和审美观的不同,必然有各自不同的看法、要求和追求。由此形成了各自不同的艺术风格,从某种意义上讲,形成了个人的艺术风格,不断地超越别人、超越自我,才能从容地走进这一人类书法艺术的殿堂。“梅花香自苦寒来”。我相信只要我们付出了努力就终有所获。书法艺术是国人的骄傲,我们必当代代相传。
11、感悟
序号:
101 号
今年有幸在江苏省书法名家龚老师这里学习。当书法第一课的时候,龚老师便向我们传达了书法精神:一笔不苟练终身,追求个性忌雷同。继承传统再创新,百花齐放共繁荣。简单的四句诗道出练习书法的技巧和精神,又细细想来它何尝不是在教导我们如何为人成事。坚持、个性、创新、包容这些优秀的品质都值得令人学习。
龚老师在后面的课堂中,与我们分享了怎样的临摹书法,书法字体的演变从早期的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到楷书、行草书,以及不同朝代的书法字体和名家,看着两千多年来的书法变迁,书法一步步有了自己的体系,不断的传承创新迸发出活力,让身为初学者的我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书法的魅力。
书法是一门艺术,在横竖撇捺中挥斥方遒,给你以美的享受。中国俗语中有着‘字如其人’的流传,为人浮躁写出来的字定然随意乱了章法,稳住平和的人也定有一手工整的好字。与书法结缘,也是企图在学习的过程中收获一手好字更得一份内心的宁静。
看着老师展示名家字帖,听着老师的解读,更让我觉得书法是需要用一辈子去学习的艺术。龚老师带领着我们临摹名家字帖中的字,去感受前人的风骨,老师一笔一划细细教导临来,奈何吾等小辈所写之字风骨不得其万分之一,字形也是相处甚远,可不得需要一辈子勤学苦练。
从老师那体会到另外一个重要的感悟是学习书法还要积累文化知识,了解些书法家的时代背景和他作品诞生的背景,才能更好的欣赏作品,临摹风骨,把握字形,了解全面。
12.大学书法感悟
序号:109
在大学书法这门课程中,我重新认识了汉字,学习了如何去练习书法,在上这门课程之前我去了解了一下书法的历史发展历程,知道了书法是中国特有的艺术,虽然书法艺术的自觉化至东汉末才发生,但书法艺术当于汉字的萌生同时。汉字的形成经历了很长的历史时期。目前发现的于原始汉字有关的资料,主要是原始社会在陶器上遗留下来的刻画符号,但许多文字学家认为,它们还不是文字,只是对原始文字的产生起了引发的作用。大多数文字学家认为“汉字的形成时代大概不会早于夏代”,并在“夏商之际(约在公元前 17世纪)形成完整的文字体系”。这是当时查阅资料时看到的信息。
接触这门课之后,我对书法又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练习书法不但可以让自己的字变漂亮起来;而且可以陶冶自己的情操,书法是门博大精深的奇特艺术,它充满了各种形象的美,各种风格的美, 书法需要的是耐心和持久的坚持,只有坚持,才能看到它的美好。它是中国上下五千年来的优秀文化传统.书法的境界是无穷大的,你要学好它,真的得花时间,我们要花时间去领悟某种字体风格,多去了解些书法家的时代背景和他作品诞生的背景.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全面的掌握某种书法风格,而这些,在这门课程中就充分体现出来了,我们能接受到各个朝代,各个时期代表人物的书法字体,去熟悉他,去练习它,掌握他们的书法技巧,这点很重要。
刚开始是带着懵懂,迷茫的心态去面对这门课程,但从我拿起毛笔的那刻开始,我慢慢的喜欢上了它的多样,它的形体,想更深入的去了解它,去练习它,当然,大学书法这门课也离不开老师的讲解,我们的书法老师能够带领我们去练习书法,亲自示范,让我们在课上练习,并且提问,我觉得这是一个好的课堂应该有的氛围,这点做得很好,我很喜欢这种活跃的教学氛围。
在这门课程当中,我还了解到了书法不仅仅是用毛笔去写出来,同时它还可以篆刻在碑上,同样很美观,或者制作成印章,看着就很有成就感。练习书法一开始都是去临摹,慢慢的去创造属于你自己的新的字体,所以说书法汉字有无限的可能性。
在这门课程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王羲之的书法作品,以及他的书法特点,我很喜欢他的风格,王羲之的楷书不仅跳出隶书的影响,而且开辟了新的广阔天地,上升至一个全新的鼎盛境界。接触了他的书法的我,确确实实感受到了他作品的魅力。
学书法,如果真的投入当中的话,你可以感受很多的乐趣。龚老师首先教我
们欣赏的是篆书,然后过度到隶书,接下来是楷书,每种书法字体都有它的特点.我觉得篆书的笔画是非常优美的,隶书是比较柔和的,只有楷书是挺拔有力,有气势的。而且我个人比较偏爱楷书,特别是颜真卿的楷书,因为我能感受到它的神。
本次课程让我受益良多,感谢龚老师的辛勤付出
13.《大学书法》学习感悟
班级:12018041D
字是“门面”,一手好字,受益一生。书法具有广泛的实用性。学书法最基本的活动是写字,而写字首要的目的是为了记事和交流感情,起码的要求是把字写得规范、整洁、清楚,使人看了乐于接受,如果把字写得杂乱无章,甚至随心所欲,胡乱造字,读者如释“天书”,无法辨认,就失去了它的实用价值。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当今社会,写得一手漂亮的字,无论是学习、工作,还是生活,都会给人留下好的印象,增强自信心。
书法可以修身养性。学书法能使人变“静”,培养人的专心、细心、耐心和毅力等优秀品质,从而提高人的整体素质这是其它学科无法替代的。常言道:宁静致远,静能生智。当一个人的心灵处于宁静状态时,其思维质量和办事效率是最高的,考试答题更是思路清晰,汨汨而出;反之则心浮气躁、思绪混乱或语无伦次。
书法可陶冶情操。书法的内在规律决定了习书的严肃性。这就要求习书者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状态,以高度的学习热情,俨然诚恳的态度来对待;必须勤奋不息,孜孜不倦;必须加强修养,拓宽意境;必须丰富学识,博古通今,否则必将一事无成。
学书法,能提高学习成绩。字写得好,可以增强自信心,激发学习兴趣,从而带动其它学科成绩的提高。考试的卷面印象分可能会左右着人的一生。如果因为写字差的原因每科被扣掉一分,总分就比别人少六、七分,语文的作文书写印象分可能相差就更大了!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差一分,档次可能就要降一等!在一学期的学习中,我已经对大学书法有了大致的了解,未来的日子我会继续努力学习大学书法的!
14.大学书法感悟
125
书法是中国古典艺术的一朵奇葩,在世界各国文字书写中,没有任何其他文字的书写,像汉字的书写一样,最终发展成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并且源远流长,中国五千年璀璨的文明及无与伦比的丰富文字记载都已为世人所认可,在这一博大精深的历史长河中,中国的书法艺术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艺术语言再现了这一历时性的嬗变过程。
书法雅尚,翰墨千秋。在全世界浩瀚的文字海洋中,汉字书法是独具一格的艺术瑰宝,被誉为:无言的诗,无行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书法艺术内涵丰富、博大精深。一幅完美的书法作品是纯熟的书写技巧与对作品深刻理解的完美结合。
通过对《大学书法》的学习,我更深深陶醉于书法艺术。龚老师上课时所展示的他的书法作品,更是让人心生敬意。好的书法作品必定是时间和个人的长久积淀,我想我以后也将会花时间去练习书法。
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通过练习书法,修心养性,我想成就一个不一般的自己。
15.学习书法感想和体会
103号 陆俊 12017151128
一、以临为先
会写字不等于掌握了书法艺术,只有熟练地掌握了书法的技法和知识,才能从一般实用写字提高到以观赏为主的书法艺术创作高度。
我学习书法首先遇到的问题是“学什么、怎么学”的问题?在实践中体会到,学习书法首先是从临帖开始。既要临古人帖,拜古人为师,也要临现代人的帖。但是,为主的应临古帖、名帖。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纵向取古,横向取今”。在这方面先贤和当代大师们都论述得很清楚,我们只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照着做就行了。例如,明代倪苏门在《书法论》中说:“必须取古之大家一人为宗主,门庭一定,脚跟把牢,朝夕沈酣其中,务使笔笔俏似,使人望之即知是此种嫡派。”启功大师在给书法爱好者的信中说:“‘取法乎上,仅得乎中,取法乎中,斯为下矣。’也不知道是谁的话,因为他有理,就得听他的。这并不是我自己谦逊,因为咱们如果共同学习一些古代高手,岂不更好。学现在人最容易象,但一象了,一辈子脱不掉,以后悔之晚矣。我常教一些最初入门的青少年,索兴把我的字让他临,只一有些‘得劲’了,立刻停止。”又说:“写帖主要抓结构,结构对了,点划的姿态即使全都删除,人家也会说象某家、似某帖。”启功先生对临古、临今说得再清楚不过了。
临帖还有个“入帖”和“出帖”的问题。《小仓山房诗文集》中说:“不学古人,法无一可;竞似古人,何处着我。”应该说,临帖只是学习书法的前提和方法,是过河的“桥”和“船”,一旦过了河,就得走自己的路,不能老停留在“桥”和“船”上。帖临的象了,即“入帖”了,怎样才能“出帖”呢?个人体会到,在“入帖”的基础上,多选几家名帖进行临习研究,取其长去其短,为我所用,通过不断地实践和探索,慢慢形成自己的特点和风格,这就是“出帖”了。
二、以勤为径
学习书法有“苦”、有“乐”,是苦中求乐。清人“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诗句,比较形象深刻地说出了勤学苦练的道理。书法家冯国语先生的名言“无情何必来斯世,有好终须累此身”,深刻地揭示了书法家的博大胸怀和孜孜不倦的追求精神。他说:我练书法,经过的是“五步炼狱”。龙跃天门,虎卧凤阙,神剑森列,无羁走马,皆以临为先。帖拜名师,不慕虚名,凝神锤造。此为一。心慕手追,别开蹊径,独创一格。此为二。广纳、博取、能容,天地为师,人人为师。此为三。知识、人品、涵养与之并辉。此为四。悟性为第五。何为悟性?“都道悟性为第一,我言悟性是忘机。疾风骤雨张长史,落花飞雪僧布衣,得骨得髓承前训,古风古貌不随俗。顿悟本来勤中生,胸纳百川笔自逸。”可见,要想在书法艺术方面有所成就,不经过勤学苦练,不经过深钻细研和认真地体验醒悟是不可能的。但是,光靠“闷着头”苦练也是不行的,还有一个学练的方法、窍门问题。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说:字不是“练”好的,是“学”好的。学就是拿,拿就是学。要想着自己是“写字”的,而“字”写得最好的是王羲之、颜真卿这样的古人,如果不老老实实地向先贤们学习,不坚持到传统宝库中去拿宝,“字”是写不好的。又说:马无夜草不肥,人无外财不富。就学习书法来说,“外财”就是向外人学习,向外人的优点学习,把外人的好东西都吸收甚至“抢”过来。不向外人学习,就不能丰富和造就自己。在“发外财”中,传统宝库里的外财最丰富,这个宝库对谁都是敞开大门的,就看你去不去拿,是拿一件还是许多件,是拿一次还是经常拿。人,不从别人那里拿来宝物是富不了的!由此看来,只有把人的天赋和好学、善学的刻苦钻研精神结合起来,做到有才华而不浅尝辄止,以全身心的投入,废寝忘食的苦练,“退笔成山”的毅力,博学深思的悟性,才能在书法艺术方面才思敏捷,得心应手,刚柔相济,创作出气势恢弘,潇洒神飞,具有自己特点和风格的好作品来。
三、以情为基
对书法艺术的喜欢和爱好,是学好书法的前提和基础。对于一种好的书法碑帖、一幅好的书法作品,常常是百看不厌,百练不厌,爱不释手,看一次有一次的收获,练一次有一次的提高。这就是感情所系,这就是艺术的魅力。没有这种爱好和感情,是无法学好书法艺术的。
书法是表现情感的艺术。不仅在学习和欣赏书法艺术中要倾注人们的情感,而且在书法创作中同样地表现出人们的强烈情感。元人陈绎曾在《翰林要诀》中说:“喜怒哀乐,各有分数。喜即气和而字舒,怒则气粗而字险,哀则气郁而字敛,乐则气平而字丽。情有轻重,则字之敛舒险丽亦有浅深,变化无穷。”可见,情感因素在书法艺术中是非常重要的。
书乃心画,境由心造。书法家言恭达说:“功力和情性两者是相融通的,书法就是讲功力和情性。有很多老同志功底很好,但情性不行,写得很死、很板。功力是技法性的,情性是精神性的,这是两个不同的层面。”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要以心境平和、不激不厉的心态来进行书法创作。这就既要有功夫,掌握规矩法度;又须见情性,奔轶绝尘,蹈乎大方而不逾矩。所谓心手双畅,功情两全。使心之所想、情之所感、意之所托、笔之所动跃然纸上,完成挥洒才情、表露气质、张扬个性和扩散美感的生动过程。
四、以美为风
在学习书法的实践活动中,常遇到有些书法作品写得美观大方、活泼生动,让人觉得很美,看起来很舒服,甚至有些字不认得,大家也觉得好看。有的作品写得古古怪怪的,看了就不舒服。对一幅书法作品的欣赏和评估有时存在分歧,甚至截然不同的看法。这是欣赏者个人的爱好、水平和审美角度的差异。
学书法要不断提高个人欣赏和评估书法作品的水平和能力。马克思在《一九四四年经济——哲学手稿》中说:“如果你想得到艺术的享受,你本身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清人叶横山说:“大凡人无才则心思不出,无胆则笔生畏缩,无识则不能取舍,无力则不能自成一家。”可见提高欣赏和鉴赏水平,对于书法爱好者是必要的,对于从事书法艺术者更为重要。只有不断学习和丰富个人对书法艺术的知识,不断提高文学、美学等方面的知识和修养,才能提高我们的欣赏、鉴赏水平和创作能力。
要逐步确立个人书法的独特风格。书法艺术是随着社会、时代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发展进步的,每个时代都有它自己的特点和风格,而风格是多样性的。这种多样性,反映了客观事物的情态和气势美的多样性,也反映了书法家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审美趣味、基本功力和创作才能。只有丰富多样的艺术风格,才能符合和满足欣赏者对艺术美的爱好和欣赏要求。因此,我们要在不断学习和提高艺术功力和艺术修养的基础上,开创出有自己独特风格的路子来。
要在追求美的风格中不断超越自我。在书法学习和创作中,追求美的风格,也就是自己认为“怎么美就怎么写”。看一幅书法作品美不美,既要看每个字的形体结构,也要看整幅作品中是否有变化,结体、点划不雷同,肥瘦适当,肥而能秀,瘦而能腴,风姿潇洒,达情尽性,神采飞扬。由于每个人爱好和审美观的不同,必然有各自不同的看法、要求和追求。由此形成了各自不同的艺术风格。从某种意义上讲,形成了个人的艺术风格,就是超越别人,独树一帜。这是可贵的。但如果就此结壳,认为风格一定,练到头了,这种现象是可怕的。书法艺术是无止境的,学习书法艺术是长期学习追求、不懈奋斗的事,只有将整个身心倾注于书法艺术,不断地超越别人、超越自我,才能从容地走进这一人类书法艺术的殿堂。
陆俊于2019年12月12日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