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香港剣道协会摘文-劍道之道-教士八段中田先生文[转帖]

(2007-10-18 08:07:25)
标签:

社会/纪实

分类: 剑道---初心不忘
香港剣道协会摘文-劍道之道-教士八段中田先生文[转帖]    
 香港剣道协会摘文-劍道之道-教士八段中田先生文[转帖]

中田秀士(教士八段'警視廳劍道副主席師範)

劍道之道

 

    「事未成時,小心翼翼。事將成時,大膽無懼。事已成時,大意大敵。」這是幕府末年英傑'勝海舟的座右銘,劍道也是一樣。

    「事未成時,小心翼翼。」意指想做一件事情時,不輕率行事,必定會作好周詳的準備。以劍道的角度來說,是做好Kamae以攻擊。以堅固的Kamae和對方對峙,充實Ki (氣),並作攻擊。在此中探索對方的心,視察對方想作什麼下一步行動。理合和攻防,是劍道的基本,對任何階段的人來說,也是十分重要的。

    最近,經常見到年輕人在比賽時,當主審一喊「Hajime!」後,便立刻互相打了起來。他們可能覺得對手會有一瞬間的空隙可乘,事實上,的確也有最初竹刀一本 (Ippon) 便得手的例子。但是,這樣的一本(Ippon)究竟有多少價值呢?對此我是抱有一點疑問的。這是因為我認為這種打劍方式並不是捕捉到劍道中真正的隙。「Ippon」的打劍並不是那麼輕率的東西。「Ippon」應該是小心翼翼地和對手互攻,然後真正地捕捉到對手心動的機會,鼓起精神擊打下去,打劍應是如此鄭重的。這種擊打,即使不能做到Ippon,也能夠影响到對手。不論是Keiko或是比賽,也應該如此看待Ippon的重量。

    「事將成時,大膽無懼。」是指擊打時,在當下一刻下定決心,無所畏懼地擊打下去。把一切會否被反攻的不安和狐疑都拋掉,用身體的全部打下去。總的來說是要捨身。這個時候自然地做到氣劍體合一。如果有一絲毫的迷茫和躊躇,便做不成氣劍體合一,做不成Ippon。擊打就是如此纖細的事情。

    「事已成時,大意大敵。」是指殘心。在擊打之後對必須做好Kamae。這裡要注意的是,不可用殘心的意識去打,應該捨身,心不留有餘地地擊打。就是因為這樣打法,會殘留下餘韻,自然成為殘心。

    殘心,就好像把水注入水桶後,一滴不留地全部倒出去,但是,無論如何也必定會有數滴水點殘留在水桶之內,這就是殘心。相反地,如果老早便想着要留下一些水滴,一邊調節一邊把水倒出去的話,結果,一滴水也不會留下。所以總而言之,要一口氣把水倒出去。

    如果把殘心也一併考慮,擊打並不是攻擊的結束,而是流程中途的東西。我以為這認識是很重要的。

    「小心翼翼、大膽無懼、大意大敵」,即是「進攻,擊打、殘心」的意思。這也是劍道的方法、道理。
 
    進攻和三個的機會
    現在談談打小手「Koteuchi」。Koteuchi當然也應該遵從剛才說的劍道的方法。根據這種方法暢順地打。要滿足到比賽審判規則對有效擊打的要求,即是「以充沛的氣勢、適當的姿勢,刃筋正確地,用竹刀擊打部份,向擊打的地方打下去,並做到殘心。」
 
    方法第一是進攻。環繞着空間的「間合」(Maai) 向上攻、向下攻,向外攻,向內面攻,這是基本的攻擊法。其中微妙的做法是探索對手的心,察知其精神、身體的下一步動作,以做擊打的行動。
 
    察知之後,判斷可以擊打,便毫不迷茫地,集中加強精神打下去。

    以我自己來說,Koteuchi的機會可分為三大類。第一是「觀察」。只是細察機會。用五官(眼、耳、鼻、舌、皮膚)去感受,肌肉會感受到的機會,立刻越過對手劍尖的上面打下去。注意要好像快會踏到對手右腳的樣子地大步踏出自己的腳,和將左手稍微一點向內側絞入去,目的是為了越過對方的劍尖擊打時,刃筋仍然可以堅實地通過去。打出去之後,準備身體走近對方時自己的右肩和對手的右肩擦過對方。要以這種感覺去準備打。

    第二是「捕捉」。將對手抽引出來,在對手即將要打來時捕捉其小手(Kote)。這就是出頭小手「Suriage小手」和「Kotegaeshi小手」。

    擊打機會第三是「製造」。作出攻擊,對手想做什麼動作,手部上升時,小手便出現空位。立刻向那裡打擊去。相對來說,「捕捉」是在對手將要打擊時作出相應的打法;而「製造」則是在對手陷在「氣」(Ki)的移動、四戒其中之一、或之二以上的狀態,和Kamae 崩潰的瞬間。

    劍道四戒是「驚、懼、疑、惑」造成心的動搖。要做到攻防一致,心境清明,便能夠看準對手的空隙而作出擊打。做到心境清明,對劍道來說是十分重要的。

    「Shikaketeutsu小手」的技術,是從裡面伸展打的Kote技術,用來對付Kamae堅固的人,和Kamae側向右半身的人很有效果。伸展的重點是,一邊進入間合 (Maai)向對手的中結部份,用竹刀打物的部份劃出半圓形,要把力量集中在竹刀打物的部份。
以下是「小手打」(Koteuchi)的五個要點。
第一點 – 大踏步向前打

    Kote在自己最近的距離時,似乎稍踏進便可以到達,但這便會容易變成只是手指(手掌)的擊打。也容易變成被對方擊打,或錯失目標。此外,由於自己踏步很小,也為對製造了可攻擊的「間合」(Maai)。總言之,我認為「小手先」(Kotesaki) 的中途式的打法,是危險的。
為了增強自己的氣勢,和不讓對手有機會反擊,Kote應該是大踏步地擊打。

    重點是在左腳。前後的腳距收窄,左腳一邊進入小的間合(Maai)範圍,一邊出擊,腰部也要入去的狀態下大踏步入去。如前面「觀察」所述的機會,在對手右腳想踏步時便擊打,就是這個意思。
    用身體的氣勢,就用竹刀快速地、銳利地打下去!
 
    第2點 – 正確使用刃筋擊打
    和打面(Men)及打胴(Do)相比,打小手(Kote)是小技,不用將刀大幅提昇,做到正確的刃筋立起來並不容易,應充份注意刃筋,從身體的正面,直接擊打,這是基本的方法。

    對手左拳向頭上揚,面、小手、胴的全部都隱藏防禦起來時,自己便不應勉強從下方打小手。即使打中,刃筋也不立起來。應該不打,取得正確的間合(Maai),將對方崩潰下來。這樣做即使在勝負之爭中落敗,以劍道來說是勝利了。
 
    第3點 – 利用手掌的技術去擊打
    小詔先生曾話過:「打Kote就好像㕑師輕切胡瓜一樣」。這是說手掌的技術。實際上,小沼先生的Kote是用銳利的刀去切。

    手掌之內,是指用手掌操作竹刀,在Kamae時左右手握住竹刀的方法,在擊打時兩手的緊張,之後瞬間解開緊張的意思。

    技術是指用力快速擊打,在很短時間內做擊打,便會出現很大的力量。同時間手掌向內收閉。在收閉手掌時,擊打的力量便會產生。
    要經常練習「素振」(Suburi) (揮動刀)。要講求速度。

    為了提高Suburi的效果,要對自己的表現多加留意。應該當對手就在跟前的樣子地練習,由腰部起動身體,用拍子揮動竹刀,注意左右腳的變動,常記「不離五向」的原則。
 
    第4點 – 「不離五向」地擊打
    「不離五向」是古流的教導,指眼、臍、腳的母趾、劍尖和精神(Kimochi)這五樣東西,牢固地面向對手。對正對手來打是十分重要的。這五樣東西即使只有有一樣不對正對手也不能說是真正的面對。要戒除在體勢崩潰時擊打。

    打小手時身體向右傾是時有發生的。「不離五向」的教訓就是由此而生。在擊打的瞬間對正對手擊打,擊打後身體卻傾斜了。在此便講求擊打的正確性、刃筋、手掌的技術的要點了。

    這裡還有Kamae和攻擊的教誨。受到攻擊時精神便會逃避起來。但這是不可以逃避的。精神應該仍然是正向對手,即是說要反攻。精神在逃避、身體在逃避時是不可以打Kote之類的。這就是劍道的道理。
 
    第5點 – 看到對手的全體然後擊打
    打Kote時眼睛往往只看到對手的Kote部份。只注意到部份便忽略了全體。即使只是一瞬,這也是劍道所不容許的。雖然心中很想看清楚某個部份,但必須看對手的全體正確地擊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