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两自一包”改革点赞

(2018-01-22 17:24:05)
标签:

现象观察

分类: 学习体会


一段时间以来,在全国好些地方都出了公办学校校长成批量离职的现象,并且大都是很“牛”的优秀校长。大批公立学校优秀校长批量离职的原因何在?一位离职校长说:“私立学校办学自主权更大,可以有更好的发挥空间。其次,公办校长价值感不强、归属感薄弱,压力过大。此外,公办学校有很多文本化的检查、年度考核、接待等,而民办学校,没有那么多的‘繁文缛节’。”这也许是所有公办学校校长的共同心声,是他们离职的共同原因——没有办学自主权,没有价值感和归属感 。这个问题,无论如何应该引起我们思考与研究。

值得欣喜的是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的“教师自聘、管理自主、经费包干”简称“两自一包”的学校管理体制改革,很好地回应了广大校长和教师们的热切期盼,也让我们看到了学校管理体制改革的希望。他们经过三年多的实践探索,学校办学活力逐步彰显,区域教育治理能力获得发展、质量得到提升,形成可复制的经验,武侯区已在12所新建学校、幼儿园推行,成都市多个区市县正推广实施,北京、重庆、浙江、贵州等省市69个考察团1249人次到武侯考察借鉴。充分证明了他们的改革方向是正确的、效果是良好的。

关于教师自聘

一方面,区教育局按照国家规定的师生比,参考学校班级数和课程开设情况核定学校校聘教师规模控制数。规模控制数实行一年一核定的动态管理模式。另一方面,学校充分用好“教师自聘”权,选聘优秀教师担任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在区教育局的指导和监管下,按照区教育局核定的校聘教师职数,学校自主公开招聘优秀校聘教师,并根据教师的业绩和潜力实行“长短合同制”和依法退出机制。

关于管理自主

1、学校核心管理团队由区教育局考核任用。其中学校校长由区教育局党工委提名,按程序考核后任免,副校长由学校校长提名,局党工委考核后任用。学校中层干部由学校在教师中民主竞聘产生,局党工委对其进行备案管理。局党工委按照公办学校统一要求对学校校长、副校长实行年度考核。

2、学校依据法律法规和学校章程,要充分用好发展规划权、教育教学管理权、课程设置开发权、教师及其他职工聘任权、干部选聘自主权、学校经费支配权、学校内部机构设置权、教职工薪酬制度改革权等“办学自主权”,依法办学,共同治理。

关于经费包干

1、学校的经费分项目经费和包干经费。项目经费指大型修缮等基建支出、批量或大宗设施设备采购等专项经费,该类经费由区教育局根据学校需求,经论证测算后统一在年度预算中安排。包干经费指生均公用经费总额和校聘教师人员经费(按生师比核定数)两类费用之和,并以全区教育经费“三个增长”为原则,按学校需求及学生人数测算后,在年初预算中安排包干经费拨付给学校。

2、区教育局按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加强监管,每年委托第三方审计机构对学校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独立实施审计。

“两自一包”的改革最根本的是解决了教师队伍管理的各种困局,包括教师编制问题、进入和退出问题、干部作用问题、激发活力问题等。这项改革有效破解了教育发展中的“人权”“事权”和“财权”难题,有力保证了公立学校教师的数量和质量,能够极大地提高教师工作积极性,全面提升了公办学校办学活力,值得各个地方学习借鉴。

我相信对这样的改革,大多数人是拥护和支持的,对这样的改革者,我们不仅需要而且非常敬佩。敬佩于他们的勇气和担当,敬佩于他们的智慧和能力。当然,在点赞的同时,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他们是如何建立并实施“依法退出机制”的,这是打消很多人改革念头的一个重要原因。如果解决这个问题有较好办法,推进这样改革应该难度不大。所以,需要深入地学习他们的一些具体作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