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压力下的应激反应

(2011-05-10 10:57:40)
标签:

学习笔记

压力

杂谈

分类: 学习体会

1、情绪反应

个体面临压力时,最常见的情绪反应有焦虑、愤怒、恐惧、冷漠。

焦虑是个体预期要发生不良后果的一种复杂心理情绪状态,通常以烦恼、恐惧、害怕、担心等字眼为特征。比如教师对学生成绩过分担心、对前途悲观失望等。

愤怒则是与挫折、威胁有关的情绪状态,愤怒时交感神经兴奋,因而引起身体内部各“机关”紧急行动,多伴有攻击性行为,具体表现为教师对学生的容忍度降低,对学生装稍有不满,便会大发雷霆。

恐惧是一种预期要受到伤害或生命受到威胁时的情绪状态,伴有交感神经兴奋,全身动员准备逃避伤害性刺激,表现为回避或逃跑,比如回避学生的求助,不愿意搭理学生等。

冷漠则是个体在遭受压力后,表现对压力情境漠不关心、无动于衷的态度,这种现象表面上显得冷淡退让,内心深处往往隐藏着很深的痛苦,是受压抑的情绪反应,教师一般表现为丧失工作信心和热情,刻意压制自己对工作、学生的不满情绪等。

2、行为反应

伴随压力的心理的反应,个体在外在待业表现上也会发生改变。当遇到挫折时,有的教师可能表现为不敢面对现实,放弃原有追求目标;或在遇到压力时,会丧失教师应有的应对方式,而采取与自身年龄、身份不相称的幼稚行为,比如跟学生大吵大闹等;或在压力下表现出攻击、无助等行为。

攻击是指教师愤怒的情绪,直接指向造成其挫折的人或物,表现为对学生的讥讽、谩骂或拳脚相加、损坏公物等形式;当直接攻击不现实时,也可能采取变相攻击方式,比如变相体罚、对学生的排斥、歧视等。

无助是一种在不自觉中习得的态度和行为,表现在教师身上是无能为力、无所适从、听天由命、被动应付的行为状态,比如:减少工作时间,甚至不备课,教学呆板,缺乏创新等,其心理基础包含了一定的抑郁成份。无助会导致教师不能主动摆脱不利情境,从而对自身造成伤害性影响。

3、认识反应

处于压力下的教师,对自己、对学生都有会产生一些消极情绪。这些消极情绪反应,会降低教师的认知能力,由此可能造成一定的认知功能障碍,从而导致教师做出一些错误判断,出现一些不适当的冲动行为。处于压力下的教师,自我评估能力会降低,认为自己教不好学生,守不成教学任务,认为每天的工作枯燥乏味、机械重复。

教师是学生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影响源之一。教师压力反应的负性作用,不可避免地冲击到师生关系,成为污染学生心理健康的源头。良好的师生关系能给学生提供安全、爱和归属感的需要,在这些基本需要得到满足的情况下,学生会形成诸如信任、宽容、友爱、自信等良好品质。发度过、平等活跃的课堂气氛,能有效地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发展学生求异思维和想象力,促进学生创造力的发展。不良的师生关系可能会使学生产生敌视、挑衅、破坏和欺骗、吵闹、捣乱等行为,反而导致教师精神更加紧张和痛苦,影响教学法效果,影响学生的创造性。教师压力过大导致的情绪、认知和行为不良反应,会使师生间紧张对立,班集体气氛压抑,学生不能得到教师和同学的积极、公正评价,也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进而影响学生装自我意识和交往能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