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对小学教育的建议

(2011-04-29 08:41:56)
标签:

校本教研

杂谈

分类: 工作经验

4月28日在一所小学开展了一次区域内的小学教研活动,下面是我的讲座提纲。

1、充分认识小学教育的重要性和复杂性,建议老师们一定要科学地、谨慎地面对自己的工作。

小学教育的启蒙性质决定了它的重要性,一个成功的人可以没有接受过大学教育,但一定不能没有接受过优质的小学教育。

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育最活跃时期,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自信心、思维品质、意志品质、行为习惯、学习技能等等方面的东西是否能在这个阶段得到应有的生长,都取决于我们老师是否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所以,小学教育是最复杂的、最具挑战性的工作,也是整个教育领域出成果最多的阶段。

小学教育应更加重视“人的成长”,而不是知识的灌输。这对教师们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在面对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体的时候,一定要以科学地、谨慎的态度来对待,对每一个细小的变化、每一个看似正常的现象,我们发出的每一个指令和安排的每一项任务,都要有科学的判断和准确的把握,绝不能粗心大意和随意处置。

2、以更加积极的心态、更加主动地精神投入到工作中来,建议老师们在各种问题面前,首先从改变自己做起。

幸福是一种体验,也是一种生活态度,世上从来没有按是否幸福给职业分类的,再好的职业、再高的地位也有不幸福的。遇到不愉快的事情,改变一下自己,可能就想开了。

幸福就在解决问题中。

中国人有一个坏习惯:喜欢怪别人。

在工作中遇到的困惑、难题,看起来是别人的问题,其实根源在自己。比如学生不听话。

3、用儿童的大脑思考问题、用儿童的眼睛去观察现象、用儿童的心灵去体验生活,建议老师们要永远保持一颗童心。

小学教育的成人化倾向是十分有害的。

工作中我们常常用成人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去教育儿童、管理儿童、评判儿童,以至于不少儿童就过早地被认定为坏孩子。

在儿童身上没有任何一件事是值得我们严厉对待的。但也要防止“温情主义”,一味的迁就和满足。

我们的教学设计必须特别关注儿童的情感基础、生活体验、思维能力。

教师一定要保持一颗童心,积极营造具有儿童味的学习环境。我们的老师也一定要变得活泼可爱、天真纯洁。

4、从改善师生关系入手,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建议老师们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和学生始终保持一种志同道合式的朋友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顺利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最基本的保证。

小学教师在处理与学生关系方面可能难度比较大,所以,目前表现出来的问题也更加突出。年龄结构、心理距离、生活经验、知识水平、兴趣爱好等等方面都会影响到“平等、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

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构建高效课堂,最关键的就是改善师生关系,教师一定要努力成为学生无限信任的人,大量事实证明,当自己的学生都想成为教师那样的人,成为教师的追随者的时候,我们才能成为一名真正的教育者。

志同道合式的朋友关系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5、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精神、思维品质、意志品质决定了现实的教学质量,也决定了一个人一生的发展,建议老师们要把培育主动精神放在首位。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要尽量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活动变得丰富起来,赋予知识以丰富的情感。

任何把提高质量完全依靠让学生有兴趣地学习,也是错误的。由于学生个体的情况不同,有些学生在某方面他就是没有兴趣,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让学生在充分发挥优势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锻炼他的意志品质。

任何想把学习当成一件轻松的事情的企图都是教育上的无知。我认为,学习可以快乐,但绝不能把学习变成一种可以轻松的事情。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真正的学习兴趣和不竭动力来自于“在不断的克服困难而获得成功之后的喜悦”,一味地追求感官上的愉悦和学习难度的降低,让学生长期处在平淡地、机械的重复训练中学习,都是有害的。关于这一点我们必须准确把握。

培育学生的主动精神,最根本的是要细心地保护“学生想成为好人的愿望和学习上的自信心”。世上没有人从小就故意想成为一个坏人的。

6、学生不能顺利地学习,主要问题在于学生的学习技能没有得到提高,建议老师们要重视对观察、阅读、思维、表达等基本技能的培养。

儿童认识世界都是从观察身过的人和事、周围的自然现象开始的。所以,我们一定要善于引导和带领学生走进自然、走进生活,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并在观察过程中,去发现现象之间的位置关系、因果关系、功能关系等以锻炼学生的思维品质。

阅读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的一大法宝,他的研究表明,解决儿童智力上的迟钝的有效办法是找到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籍,并善于指导学生边阅读边思考的方法。

学生的表达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种能力。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

7、任何教育结果都不是单一因素作用的结果,建议学校必须按要求开齐课程,让学生在丰富的学习生活中得到全面发展。

要加强对体育、音乐、美术、劳动、信息技术、综合实践活动等学科教学研究,深入探究这些学科教学对促进学生各种品质提升的内在必然联系,理解全面落实这些学科教学对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审美情趣、智力兴趣、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意义。

体育:

我们不能把它变成放羊式的课外活动。我们应该通过体育知识的传授、体育活动的开展,始终把追求“更快、更高、更高”的体育精神的贯彻落到实处。

体育可以让人的身体变得灵活、健壮、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大量研究表明,旺盛的精力、迅速的反应、肢体的协调本身就是人的大脑的正常发育基本特征。(见人一脸笑),所以,体育锻炼是促进大脑发育的重要途径。

体育可以培养人的合作精神、规则意识和集体意识。

体育可以培养人的良好的意志品质和应对挫折的能力。

体育还可以让人直观地感受到人的潜能,确立“爱博才能赢”的思想观念。

艺术教育。

主要功能是培养学生发现美、追求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进而激发学生生活热情、唤醒学生生命激情、提高学生享受生活能力。所以,我们在开展艺术教育过程中,不能简单化,教师首先要具备这方面的能力,同时要以身示范,精彩的表达让学生感觉到他们的老师就是美的化身。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人的观察、感悟、构思、设计、创作能力强的人,在社会上是最具竞争力的人群。

8、评价是学校办学思想的重要体现,具有导向、激励和校正功能,建议学校优化教师评价和学习评价体系。

教育评价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情,如果评价体系是不科学的,在我看来,还不如不搞这件事情。

评价的功利性导向问题。

评价的廉价问题。

评价不是为了分类,不是为了打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