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发挥教研室的作用
(2010-10-17 23:21:52)
标签:
教研工作杂谈 |
分类: 工作体会 |
怎样发挥教研室的职能作用呢?提几条建议。
1.要研究教育。从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方面讲,教学离不开教育,离开教育谈教学,会越谈离本质越远。而现实中,我们发现,教研室则只管教学不管教育,甚至只管考试,沦为“考研室”。虽然教研人员经常到学校去,却很少能真正看清学校的问题,只关心教师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和问题。如果学校的问题严重影响了教学,教研员即使再下工夫可能也改变不了课堂。因此,教研员首要的任务是研究教育,要研究教师的教育思想,更要研究校长的教育思想,并在此基础上,去研究一个学校的教学状况。
2.要用新观念研究教学问题。教研员首先要有深刻的教育思想,没有与时俱进的教育思想就无法深入研究教学。教研员拥有新的教育理念,并且能对一线教育实践给予有效指导,则校长和教师都会尊重教研员。教师的教学既受制于本人的教育思想,也受制于由校长的教育思想主导的学校的教育思想。因而教研员只可研究学校的教学现象,而不可大面积推行自己的教学思想。教研员当以不同的形式发展自己的教研思想。
3.要研究校长、教师的培训。以往公立学校校长、教师的培训无论是学历培训,还是教育主管部门所举办的专题培训都存在一些问题。按道理讲,校长或教师培训应该基于校本。校长应该是主要的“学者”,既要研究本校教育现实中的问题和发展方向,又要注重自己的学习。校长在教师和学校的发展问题上要强于教师,要为教师们所信服。如果一个教研员能在校长和教师的发展上起到指导作用,那么,他就成功了。
4.要研究学校教育、教学的评价。从某种意义上讲,教育的很多问题都可以从评价上找到根源。关于教育评价有两点值得关注:一是谁来评价?二是评价什么?现在的教育评价只看书本分数而不管其他。只以考试排序论英雄,或者说,只会以统考分数的高低评价校长和教师,其结果导致谁都可以当校长和教师。这些都是值得研究的。
教研工作要有新思维,不要让各学校“服从”教研室,而要提高校长和教师的素养。学校服从教研室,这才真是“反客为主”了。教研室人员要有“甘为人梯”的精神。
前一篇:教师到底为谁搞教科研
后一篇:纪伯伦谈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