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减数分裂的时候,我们一直在讲:初级卵母细胞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次级卵母细胞和第一极体,之后,次级卵母细胞与第一极体分别进行减数第二次分裂,次级卵母细胞形成卵细胞和第二极体,第一极体形成两个第二个极体。
在选修三《现代生物科学技术专题》63页有这样一段话,似乎与上面的知识相悖,“(初级卵母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是在精子和卵子结合的过程中完成的,次级卵母细胞经分裂产生一个成熟的卵子和第二极体。当在卵黄膜和透明带的间隙可以观察到两个极体时,说明卵子已经完成了受精,这是判断卵子是否受精的重要标志。”
很多老师以及我的问题是:为什么可以观察到两个极体,就判断为受精的标志呢?是第一极体不再进行分裂?还是在同一个同面中不能同时看到三个极体呢?
为这个内容查过一些资料,可是目前仍没有一个定论,暂且把查的一些结果放在这里吧,等有更好更充足的资料时再来补充。
一种观点:第一极体不再分裂
支持这一观点的有绍兴文理学院生命科学院的田润刚博士,当时我打电话咨询的这个问题。田老师的观点是,形成极体,只是为了排出染色体,第一极体不再进行分裂了。
另一证据:《普通生物学》(陈阅增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7年
365)在谈到卵子的发生时,有一个图解上标注得挺明晰,“第一极体可能分裂”。那反过来意思就是说,第一极体可能不再分裂。
第三个证据:选修三《现代生物科学技术专题》63页图3-5,64页图3-6,都没显示第一极体的再分裂过程。
另一个观点:第一极体继续分裂
证据一:我查阅了一些大学教材,在讲到这个知识点时,看到相应的图片标志,都显示了第一极体能再进行第二次减数分裂。
更具体的内容是我在瑞典留学的学生帮忙翻译的,大家感兴趣,可以看一下。
这是其中关键性的一段文字:
“the polar body often remains bound to
the oocyte by a slim cytoplasmic bridge. With regard to chromosomal
contents it corresponds to the female gametes; it possesses only a
small amount of cytoplasma. As with the male gametes the remaining
cytoplasma binding serves the synchronization of the division and
maturation of the cells: just as for the 1rst polar body at the
time of the termination of the 2nd meiosis. Because the three polar
bodies are seldom found in the same focal plane, a recording
showing all three polar bodies at the same time is hardly
possible.”
译文:“ 极体通常仍由细小的胞质间桥与卵母细胞保持连接。其染色体的内容(指基因)与雌性配子一致;仅含有少量细胞质。和(与)雄性配子(的连接)一样,这些残留的细胞质连接有助于细胞分裂和成熟的同步化:就像第二次减数分裂结束时的第一极体(的作用)一样。三个极体因为不在同一个焦平面,所以几乎不可能有能够同时显示所有三个极体的记录。”(一位通过雅思的朋友帮译)
证据三:从网上搜到一些图片,这些图片显示卵细胞形成过程中可以形成三个极体。可这张图片是电镜下拍摄的吗?看起来不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