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时尚 |
分类: 时尚杂谈 |
我之前多次提到时尚业著名记者Dana Thomas,今天又要拿她说事儿了呵呵。2004年,Thomas为报道Giorgio
住进酒店的第二天早晨,Thomas夫妇发现大堂电梯上去的一间会议厅里,有人在卖衣服。进去一看,十几个摊位上全是奢侈品牌服饰,有Gucci鞋子,Givency衬衫,Versace毛衣等等。Thomas怀疑这些商品是假货,但她发现东西品质非常好。她丈夫试了一件Burberry风衣,感觉很棒,一问价格,才120美元(当时美国市场价格是850美元)。纠结了一天,夫妇俩决定购买那件风衣。但是当他们去买的时候,所有摊位都莫名其妙地消失了。
Dana Thomas 在西安遭遇假货的2004年,正是中国制造的巅峰时期。经过二十多年发展,中国已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能力最强的时尚消费品生产基地。中国充足的劳动力和不尽完善的劳保制度,为低人工成本提供可能;而产业链之细分和从业人员之经验丰富,更为高品质提供保障。因此,规模稍大的时尚品牌,都会首选中国工厂为其代加工。同时,2004年也是奢侈品牌在中国耕耘数年后终于看到回报的时候。从那时起,奢侈品进入主流消费视线,被很多消费者向往。这就意味着,奢侈品假货制造业也开始腾飞了。
记得2007年我写过一篇博客,自诩在Louis Vuitton做过实习,能在十米之内轻松认出假货(比如老花产品所用的黄色车线颜色正不正,粗细和韧性是不是恰到好处,有经验的人不难看出)。那时我真的很自信,经常在北京地铁上操练辨认技能,感觉没有假货能逃出我的火眼金睛。但是两三年之后,我就没那么自信了。有次去北京一个著名的假货卖场,好多品牌我都认不出真假,感觉很崩溃。现在我已经完全放弃辨认真假了,因为我知道,有些假货比正品品质还好(比如Prada)。
既然假货足以乱真,消费者不买假货就并非因为假货品质差,而是因为买家自身的品味和认知不允许她们买假货。买正品还是买假货是私人决定,我不在这里做评判。我只想帮助选择买正品的亲们,买到正品。
关于正品还是假货,我遇到的最脑残的问题是:请问如何鉴别正品?智商够用的亲不难理解,假货制造商整天研究以假乱真;如果三言两语能说清怎样鉴别正品,那么在你知道之前,这方法早被假货用上了。
由于中国假货制作水平高超,目前保证买到正品的方法只有两个。
第一,对品牌/设计师的产品非常了解。品牌/设计师每季出哪些款式,哪些颜色;每款用哪种皮革,哪种金属件,哪种衬里是非常特定的。这种设计和生产信息不会轻易被假货制造商获知,除非他们在品牌安插间谍哈哈。等产品上市之后再照抄,往往就太晚了,因为正品所采用的特定颜色质地的皮革已经无法找到。所以一件产品,如果上述种种搭配组合不对,肯定是假货;如果搭配组合对了,正品的可能性就非常大。这种方法的缺点是不太实用,原因是有些品牌款式颜色太多,生产太复杂,导致各种各样的情况;有时专业买手都会糊涂,普通消费者更加搞不清楚。
第二,只从值得信任的渠道购买。这是最靠谱的保证买到正品的方法。专卖店和授权代理商自然是最直接的渠道。对于国内没有专卖店和授权代理商的品牌,怎么办?那就需要你对购买平台稍加研究。如果是电商,最好调查一下这家公司的背景,看看他们是否有销售假货的前科。简单的百度搜索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关键字用“xx假货”即可。如果是代购,你需要对代购者的人品做一个判断。如果你信任这个人,那么就可以放心她只会卖正品给你。
然后我再跟大家分享两个业内人员熟知但普通消费者不一定了解的小知识,帮助亲们避免假货,买到正品。
1)99%原单不是正品。卖假货的喜欢说自己的产品是原单,也就是工厂利用多余的材料生产出来的“一模一样”的产品或者“微瑕”品。实际情况是,品牌对原材料控制非常严格,多余的一点点材料是为了替代次品,而次品也会被品牌收走,绝不出厂。我们凯特周代理的一个设计师品牌,曾经发现工厂有人和快递员勾结偷出样品,后被厂方监控录像发现,工人和快递员均被逮捕。可以想象,这种方法能偷出多少产品。而且,谁会愿意买偷出的赃物?
2)真皮包假货比其他类别假货少。假货制造商可以雇佣到技术水平高的工人,可以学到先进的生产工艺,以此保障假货的做工品质。但原材料可能是个问题。对服装来说,中国的面料制造业非常发达,除了非常exclusive的高级面料只能从欧洲某产地进口,多数奢侈品牌的面料可以在中国生产;也就是说,假货制造商能够拿到。真皮则不一样。中国目前的皮革加工水平还不够高,奢侈品牌和部分轻奢品牌需要从欧洲(主要是意大利)进口皮革。越高级的皮革对动物(主要是牛羊)的要求越高,达到足够级别的动物数量有限,也不可能迅速扩大供给。因此,足以乱真的真皮包假货数量相对少一些,而非真皮假货很多,比如PVC(LV老花就是PVC),帆布和尼龙材质的。
最后祝亲们购物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