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拍的魅力(一)

标签:
时尚包包杂谈 |
分类: 时尚杂谈 |
Ashley Olsen Davi Kroell蟒皮和海鳐皮手风琴提包
那天,我和Cookie——Emily的朋友,一位资深时尚编辑,从市场营销的角度,讨论街拍现象。曾几何时,街拍成了消费者时尚的参照,灵感的源泉,垂涎的目标,购买欲的触发器。无论是中国网站,还是外国网站,臭美妞们的臭美论坛里,到处都是明星的街拍照。Lindsey Lohan的包包,Kate Moss的皮靴,Blake Lively的皮夹克,Nicole Richie的墨镜。。。有点不好意思地承认,我就是一个街拍的粉丝,经常泡在网上欣赏街拍照片。
Kate Moss和她的水绿色鳄鱼皮Mulberry Bayswater
Jessica Simpson来自德克萨斯,演绎牛仔风格如鱼得水
街拍这个现象,要从时尚的“民主化”说起。最早,什么时尚,什么不时尚,少数人说了算。具体地说,为数不多的时尚权威人士——社会名流,电影明星,时装设计师,时装设计师的老婆,时装设计师的缪斯,等等,负责定义时尚。那时,时装秀是发布时尚最重要的媒介。看不到时装秀的太太小姐,云集高档百货公司,等着买手们带回来的二手信息。这么着,裙子该长该短,裤腿该宽该窄之类的信息,一层层渗透下来,最终到了大街上。
后来,女性参加工作,生化方式日趋多样,女人越来越自信,越来越自我,有一天醒过味儿来——我为什么要听你的呀?我爱谁谁就谁谁,我爱怎么穿就怎么穿!与此同时, “反时尚”品牌,Ralph Lauren,Tommy Hilfiger等,以弘扬舒适休闲的美国精神,一万年不变的基本款为主打,逐渐崛起。
再后来,互联网普及,把时尚的“民主化”进行到底。今天奥斯卡红地毯,明天网上已评选出最佳和最差着装;更有Victoria’s Secret内衣秀专门在网上进行(估计大多数观众是男的,对着电脑垂涎无伤大雅)。专业狗仔队和业余狗仔队一齐上,长筒镜头和手机镜头一齐上,明星们的着装品位随时随地被人记录,由人批评,遭人效仿。而我们,是时尚“民主化“的既得利益者。我们不走一步路,不花一分钱,端坐电脑前,尽享眼福。
经过“民主”的残酷考验和筛选,一些大腕级人物脱颖而出。Kate Moss,Sienna Miller,Rachel Bison,辣妹,Sarah Jessica Parker,等等等等,精彩纷呈。我目前最迷恋的街拍明星,是22岁的Mary-Kate Olsen。
女大十八变——Olsen姐妹俩小时候和现在
这个小姑娘,和她的双胞胎姐妹Ashley Olsen,在我刚到美国的时候,才7岁,是电视剧“Full House”里的小明星,俩人轮流扮演一个角色,小大人儿似的可爱。后来,我也没顾得上跟踪姐妹俩的发展,直到这两年,我不想知道都不行。时装秀上,名流party上,杂志上,网上,到处是姐妹俩的踪迹,以Mary-Kate风头更健。
再来一张姐妹俩现在的照片
Mary-Kate身材娇小, 只有1米57,和亚洲女孩子很像,故此参考价值和效仿可行性比较高。这个女孩儿虽然瘦瘦弱弱的,却偏爱宽宽大大的衣服,尤其喜欢色彩黯淡的,比如黑色和灰色。她的很多衣服,看似足以淹没她,而她却能轻松驾驭,把二十出头的青春彰显得淋漓尽致。Mary-Kate的嬉皮风格,是随意的,任性的,夸张的,低调的,别出心裁的,不可预料的,但不管怎么说,是异常美丽的,令人蠢蠢欲动的(主要是购物欲)。
Mary-Kate的包包品位,也令我叫绝。置顶的照片,是看似老旧的Davi
Kroell蟒皮和海鳐皮手风琴提包(399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