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08年秋季少儿图书发展新走势

(2008-10-21 17:16:30)
标签:

少儿

文学

出版

文化

分类: 出版观察

2008年9月15日~17日全国少儿图书交易会在江西南昌举行,大概有34家少儿出版单位,200多家书店、经销商参加,还有一系列论坛、恳谈、推广、互动节目,令今年的图书交易会别开生面,独具一格。书展主要集中在一个展示大厅,各出版社将自家的重点图书以易拉宝、条幅等形式进行宣传,第一时间吸引到场人员的眼球,书展重点也有了一目了然的整体效果。

2008年少儿图书市场相对其他类型的书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但整体已成平稳发展态势,没有超级畅销的“黑马”。虽然从数据上看,占据市场榜单的依然是最近几年榜单上常见的“哈利波特”系列,杨红樱“马小跳”系列和“笑猫日记”系列,郑渊洁“皮皮鲁总动员”系列,“冒险小虎队”系列,等等,但从交易会上看,少儿图书发展仍呈现了一些新面孔和新走向。

1、作者资源开发走“旁门左道”。在交易会上,我们看到一个有趣的事情。二十一世纪出版社推出了儿童新锐作家曹文芳《香蒲草》系列四册,以江南水乡为背景,细腻优美,宁静淡然,封面设计和文风定位都靠近曹文轩,因为这位新锐作家是曹文轩的妹妹。广东新世纪出版社一口气推出饶雪莉“甜蜜园小学”系列十本,图书的包装、插图等走的正是姐姐饶雪漫青春小说系列的路线,不过饶雪莉进军的是小学校园。这两位作家虽是儿童文学界新人,但借助亲人已形成的强大品牌优势,出版社积极提供的良好平台,作品一面世确实有不凡的眼球效果,无怪乎两家出版社都将其作为重点书推出。这个现象给我们的启示是双面的:一方面,在出版资源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作者资源的开发开始由被动转主动,由单一途径向多渠道多角度多方位立体展开。我们已经按捺不住等待一个成熟作家的自然出现,我们也承担不起推广一位年轻作家的财力和时间。另一方面,借名人之势推某个人,尤其是这类与他们有血缘关系的亲人,是作者资源开发的一种新尝试,是一种捷径,但,这样操作的风险在于,如果他产出的作品无法达到市场水平和读者需求,没有什么生命力和成长潜力,那么出版社恐怕还是白费力气,捷径成了弯路。这两位作家的发展有待市场的进一步考验。

第二个有趣的现象是,我们看到一些熟悉的作家名字,比如庞婕蕾,她曾经把主要精力放在青春文学的创作上,但从明天出版社推出的庞婕蕾校园幽默小说系列《和妈妈一起长大》《天上掉下个帅同桌》《他们叫我好男儿》看,有进军儿童文学领域的走势。据我了解,80后一些小有名气的作家都有过或者正在有进军儿童文学领域的想法。这些作者的尝试和转型对出版来说未必不是一件好事,由他们书写儿童文学也许会引发与当前儿童文学不同思路和内容的探讨,但是,他们的写作需要时间,需要深思熟虑,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说,需要重新开始,希望他们能够沉住气,能够抵挡的起商业的诱惑。如果他们成功了,对儿童文学的作者队伍建设来说,可算一个新的开发渠道和增长点。

2、出版方从培养小说类型回归到培养作家品牌。前几年由于“杨红樱效应”,儿童校园小说热火朝天,许多儿童文学作家都创作了这方面的作品。在校园小说一统天下的同时,隐隐推动其他类型小说的升温,比如幽默小说、探案小说、冒险小说等等,许多出版社在选题策划中重点考虑到是作品的类型、主题、风格等元素,一度对单个作者的作品持观望态度。从今年的图书出版和此次交易会上看,出版方开始从重点抓类型转移到重点抓作者,培养单个成熟作者的品牌力量。例如,明天出版社在交易会图书目录上就直接显示这方面的变化,“阳光姐姐”伍美珍和“辫子姐姐”郁雨君就是他们正在建设的两个品牌。以伍美珍为例,在这个品牌下,有“阳光姐姐小书房”六册、“阳光姐姐日记总动员”两册、“阳光姐姐嘉年华”六册,显示出版方品牌开发的力度和强大的推广决心。此外接力出版社重点培养的葛冰和葛竞,我社重点推广的林格伦,都显示了出版方的共识。

3、对动物小说的渴望。在动物文学中,与童话、散文、纪实、新闻摄影等类型的动物读物相比,动物小说的创作和传播更显得艰难。它需要作者有足够的材料和经验,有足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还要有分寸,因为它一不小心就变成了童话,还要诚实,如东北师范大学教授朱自强在给黑鹤《老班兄弟》一书作序时强调的那样:“勉力了解动物,不勉强创作动物小说这一诚实态度,是创作动物小说的中国作家们应该记取的。”因此动物小说虽然是出版一直看好的品种,但好的作品迟迟没有问世。我们现在在市场上看到的动物小说,主要集中在国内的沈石溪,国外的西顿,各个出版社翻来覆去地出,但读者需求仍然旺盛,市场是供不应求。其实,原创动物小说发展势头一度较为猛烈,到目前为止积累了不小的成绩,比如梁泊、金曾豪、朱新望、沈石溪、刘先平、蔺瑾、崔晓勇、李子玉、黑鹤等,都在动物小说创作上有一定的贡献。但近年来这些作家鲜有新作,让出版方有些着急。

此次图书交易会上,除了沈石溪,动物小说的出版看到了一些“新面孔”。2008年9月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重新包装推出的金曾豪的动物传奇系列四册《天堂之鸟》《警犬66号》《绝谷猞猁》《独狼》,封面设计尤其醒目漂亮独特。2008年6月明天出版社将刘先平的自然文学也重新包装,推出了“我的山野朋友”四册《爱在山野》《盐湖探宝》《生育大迁徙》《麝啸大漠》,封面设计稳重、天然,略带科普风格,虽然都是两位作家的旧作,但距离他们首次出版已有将近十年的时间,这个时候推出给我们现在的读者,也是合适的。不过,我们渴望的还是作家们的原创。

4、图书引进仍靠榜单,文字类图书引进比重加大。过去少儿图书的引进主要体现在两种方式上:一个是成套推出的获奖或权威机构推荐的文学读物,包括安徒生奖、纽伯瑞奖、德国青少年文学奖、法国青少年文学图腾奖、澳大利亚童书评议会奖,等等。例如我社在1998年推出的“纽伯瑞儿童文学奖丛书”21册,2002年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国际安徒生奖获奖作家书系”28册,新蕾出版社从2003年开始陆续推出的“国际大奖小说”系列,目前已有56册。二十一世纪出版社从2004年陆续推广的“彩乌鸦”系列,人民文学出版社在2006年推出的“外国儿童文学获奖作家作品丛书”,每套丛书都整容强大、出手不凡,尤其是新蕾出版社,先后推出青少版、注音版、爱藏本、精装本,立体多角度开发这套大奖丛书,品牌势力日渐强大,锐不可当。另一种就是把注意力集中图画书上,这也是这些年逐渐热门的一种引进类型。图画书经过专家、学者、推广人的热心推广,图画书市场已呈现张开之势,前景颇为乐观。在今年年初的订货会上就看到,一些前几年就开始做图画书的出版社,今年更显得突飞猛进,另一些出版单位如接力、海豚出版等,迅速做了战略调整,把图画书作为未来图书出版的重点,不惜血本投入。此外还有单个成功的引进案例,如J·K·罗琳的哈利·波特系列,布热齐纳的冒险小虎队系列。纵观这些图书,虽然定位在不同的年龄段,内容不同,类型不同,但是它们的引进过程却有一些共同元素,即引进与否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作者的知名度、图书的获奖情况及销售数字,虽然这些数据是成功引进图书的重要保障之一,但并不是所有的获奖的、曾经创造销售奇迹的图书在中国都能产生共鸣,尤其体现在文字类图书上。

相对于图画书,文字类图书的引进更需要稳重,它更需要对内容有准确、深入的把握,这才能对中国市场做出正确判断和合理开发。因此,文字书引进不太容易成功,译林出版社引进的2002年布克奖获奖作品《少年pi的奇幻漂流》,2004年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引进的“安德”系列(在美国影响很大),都是不太成功的案例。当然,这些并不能阻止文字书在中国市场的前进步伐。从当当网《暮色》一书后面的读者评论可以看到,中国读者已经与国际同步,他们了解国外最新的书讯,他们期待这样的书在中国能同步出现,他们渴望阅读这些书。这样的需求,出版方不可视而不见的。

从今年的形势看,很多出版单位加快了引进与输出的步伐,引进的类型开始多样化,文字类的图书引进比重逐渐加大,并继续向国际畅销书排行榜靠近。例如,接力出版社在今年就强化了引进力度,与国际大品牌强社合作,如美国学者出版社,哈伯柯林斯,企鹅集团,讲谈社,英国DK公司,等等。他们最近推出的斯蒂芬妮·梅尔的“暮光之城”系列,全球销量突破千万册,四部全部位于Amazon网bestsellers榜单的前十名,体现了引进工作的时效性和同步性。

 

2008年对中国来说意义非凡,对书业的影响也有目共睹。根据开卷统计的数据显示,2008年上半年少儿图书市场虽然实现了16%的增长,却比2007年24%的增长率有所下降。除了奥运、地震、雪灾等外在因素的影响外,各出版社调整战略方针,酝酿全新的个性化出版局面,强化品牌力量,优化产品结构,才是少儿图书放慢增长速度重要内因。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的“冒险小虎队”系列、“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获奖作品集”系列,二十一世纪出版社的“皮皮鲁总动员”,新蕾出版社的“国际大奖”系列,明天出版社的“笑猫日记”“阳光姐姐”“辫子姐姐”,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的“全球儿童文学典藏书系”,新世纪出版社的饶雪漫系列,都展现了旺盛而个性化的生命力,为出版社以后的发展积蓄能量。

但是,儿童出版在文本的把握上依然存在盲目和不负责任的严重问题,正如方卫平教授所说,当代儿童文学中的畅销书大部分存在贫血问题,整个的眼光不够犀利,艺术不够准确,批评不够严肃。方卫平教授从一个学术的高度诚恳而客观地评价了当代儿童文学发展的成绩与问题,以锋利的眼光穿透儿童文学创作和出版的症候,揭穿了当前儿童出版界普遍存在的“虚假繁荣”,呼吁出版界共同思考“我们离儿童文学艺术有多远”这个命题。这确实是当前儿童文学创作和出版首要思考的问题,只有产品有持久的生命力,出版业才能真正强大起来,才能持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