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也看了《狼图腾》

(2007-11-14 13:57:33)
标签:

文学/原创

文化

分类: 小编论坛

   好朋友送我一个笔记本,我打开一看,被人写了一半!我赶紧告状。

    好朋友捶胸顿足说:你个没文化人,这叫笔记书,既可以写,又可以看。四年前她就在用了。

    我“切切”两下,什么笔记书?功能不明确,花哨不实用。好朋友总结说我不识货。

    我习惯好朋友说我不识货。因为我总是很多东西要问她。她的签名档“奢侈滴银”我看了半天才明白。

    读《狼图腾》也是这样。风起云涌的时候只知其名,风平浪静的时候才兴趣十足,挑灯夜读。这么厚的一个故事,读完后还真有不少想说的话,可惜它的大势已去,各抒己见的热气已过,我絮叨的几句说不定早被人絮叨过。不过,我还是想说出来,说给自己以后听,也许还有比我更滞后的人呢?

   书是好书,道理是好道理,可故事讲的却不一定好。小说初读起来确实吸引人,它透露好多不为人知的草原秘密(这也是它畅销的秘密武器)。可是越往后读,越发辛苦。作者的写作手段愈加明显、机械化,一段情节一段议论,辛苦读完宋体部分(正文),再也无力读完最后几页的楷体小字,虽然它也是情节。听说金丽红最早是不看好这部小说的,读完后也算心领神会。作者文采不够,却乐于滔滔不绝。他惯用的排比句,如“凶狠的,残忍的,灵敏的,果断的,机智的,狡猾的……”加上我省略的形容词能占两三行,显得笨拙。读者看了不叫好,作者自己写的(我估计)也不尽兴,排了那么多形容词作者恐怕已不知道自己最想表达的意思。还有他学者式的分析、评论、反思如滔滔江水,还真容易招读者跳过。

   但是我也能体谅作者的这种写法,他的情感爆发的太强烈了,他想告诉大家的太多了。他想让每个读者读完小说后都能像他一样熟悉草原,热爱草原,他想把他心中积压的所有秘密传播出去,传承下去。他怕来不及,所以他的那种迫不及待在小说中暴露无遗。

    从打开《狼图腾》第一页开始,我基本上是每天一个小时的阅读。不多也不少,正好达到阅读的兴奋状态。多了可能就要泄气了。想想它的畅销,想想很多人把《狼图腾》当作消遣的读物来读,这恐怕不是作者的本意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