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14/bmiddle/4e73944bg8e4eae9aba8d&690
《小猫钓鱼》的故事打我念小学时就开始已经有了,这个故事也是顺顺接触比较早的一个故事,那本小小的故事书也被他翻的有点破烂了。今天他在整理书架的时候,又给倒出来了。于是,娘俩坐在沙发上又阅读了一遍。
读完后,顺顺眨着眼睛问我:妈妈,为什么钓鱼的时候不能捉蜻蜓,捉蝴蝶呢?
我又给他念了一遍故事里猫妈妈的话:钓鱼就钓鱼,不能三心二意。一会儿捉蜻蜓,一会儿捉蝴蝶,怎么能钓到鱼呢?
顺顺又问:为什么一定要钓到鱼呢?
我告诉他,小猫喜欢吃鱼啊,要吃到新鲜的鱼就要自己去钓啊!
这下顺顺的同情心又泛滥了:不好,不好,小鱼被小猫吃掉了,多可怜啊。就是要让小猫三心二意,就是不让他钓到鱼!猫妈妈最坏了……
得,教育失败。
我只好换个话题再教育:猫妈妈带着小猫到小河边去干什么啊?
顺顺马上翻到第一页,读:猫妈妈带着小猫到小河边去钓鱼。
我开始孜孜不倦地引导:嗯,猫妈妈已经做好了准备工作,小猫呢?还在东张西望。他这样三心二意,不光钓不上鱼,做其他的事情也做不好啊。这个故事是要告诉我们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认真,才能把事情做好……
顺顺打断我的话:为什么到小河边就一定要钓鱼呢?上次我们去小河边还游泳了呢!妈妈你还捉小虾了呢!为什么你能捉小虾,小猫就不能捉蜻蜓,捉蝴蝶呢?
呃,呃,这个倒是有个目标性的问题了,要是小猫的目标是去钓鱼,那就不能捉蜻蜓捉蝴蝶,可是对于小猫来说,到小河边的目标也可以是去玩啊。既然是去玩,那就可以捉蜻蜓,捉蝴蝶啊!啊,不对,不对,我被顺顺给绕进去了!
再教育也失败。
联系生活实际再来一次:顺顺,小猫最后是不是也钓到了鱼?你看他笑的多开心啊!一心一意地做事情,才会成功,这样多好啊。顺顺也是个一心一意的好孩子,这几天画画、看书,都很认真呢!
顺顺又开始绕了:妈妈,小猫捉蜻蜓的时候也在笑呢!
顺妈已经黔驴技穷,无语状态了!
真是太失败了!
顺顺可没理会我的状态,自顾自地把图画书放在书架上,又拿过一本故事书,说:妈妈,我想唱“小猫钓鱼”的歌给你听呢!
哟,还有歌?不会是“太阳光晶亮亮”吧,这首歌他不会唱的啊!
“小猫猫,爱钓鱼,啦啦啦啦啦啦。捉蜻蜓,捉蝴蝶,啦啦啦啦啦啦。”哈,原来是原创歌曲啊!
看他快乐的样子,我释然了:原来我总是带着主观意愿和说教理念去看《小猫钓鱼》的故事。之前总说国产的绘本说教意味太浓,原来自己的思想观念中这种意味已经根深蒂固了。其实,小猫到底能不能钓上鱼,真的不重要。现阶段,重要的是,孩子爱看书,能看懂这个故事,不就可以了?为什么一定要对他思想教育呢?难怪,顺顺最近总爱说:妈妈,你不是好老师。的确!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