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爸今天一早又带顺顺买风筝去了。出发前,我跟他说要买两个,这样你和孩子都能玩了。可惜顺爸没有领会精神,只买回来一个,于是上周一样的矛盾又发生了——顺爸想让风筝在天上飞,顺顺想拿着没有线的风筝在地上跑。顺爸就说顺顺净捣乱,他没跑几步,顺顺就把线给拿走了!风筝一落地,顺顺就捡起风筝满场跑!顺顺也很委屈,他说,妈妈,我不要和爸爸一起放风筝了,我要自己放风筝!
其实很简单,一开始我也以为放风筝就是让风筝在高高的天上飞,不过上次看到过他们父子俩的“合作”,我就知道了孩子心里的“放风筝”就是他能自己亲手拿着这个风筝学着大人的样子一样跑!
为什么就不能满足孩子的这个愿望呢?为什么一定要飞上了天才叫放风筝呢?孩子在拿着跑的过程感受到“放风筝”的快乐,为什么就不能让这么玩呢?
其实,做家长的,我们要看到孩子和你的不同。
很多时候,我们认为我们做对了的事情,在孩子的眼中可能并不是这样的。
顺顺很喜欢拼积木,最近他迷上了用积木来“过家家”。我在网上给他买过一套“厨房用品”,他觉得菜色太不丰富了,所以拿出积木来“凑数”。他拿了两个雪花片,告诉我这个是“西兰花”,他拿了另外一套积木里的长条,说这个是“青瓜”。总之,他把家里所有的能玩的积木都给拆散了,打乱了,来扩充他的“小厨房”。我觉得他特别有想象力,我也很欣喜他有这样的想法。今天在外婆家,他也同样把外婆家的积木都搞成一堆了,外婆就说了:“顺顺,你怎么把这里搞得乱七八糟的?一会怎么收拾啊?”顺顺很委屈。
我就跟外婆说,顺顺在给你们做午饭呢!顺顺长大了啊!快把你做的菜拿给外婆尝尝!
顺顺就很开心,小心翼翼地端着他做的“菜”放在了餐桌上了。
为什么积木一定要拼成什么物品,就不能用来做菜呢?那是因为我们大人的思维已经成定势了。所有我们不要轻易地否定孩子的创造性,相反,我们还应该鼓励这样的创造性!积木乱了,等游戏结束后,我给顺顺准备了4个不同颜色的小篮子,每个篮子里我先放了不同的几块积木,然后告诉孩子,这是积木的家!你看看,他们的爸爸妈妈已经在家里等着了,让他把积木送回家,请不要送错了!要是积木送错了家,他们要哭的哦!于是,顺顺又玩了一次游戏,在这个游戏里他还试着给积木分类了!虽然中间有分错,但是我没有指出来,等到全部收拾完了,再和他一起找找有没有送错的积木宝宝啊?孩子很开心。
以前我也给顺顺买过一些绒毛玩具,因为我自己是比较喜欢这类玩具的。记得刚结婚那年,跟顺爸一起到扬州去旅游,在瘦西湖门口的玩具市场就淘了一车这样的大玩偶!可能是男女有别吧,顺顺就不太喜欢这些玩具。外婆觉得有点可惜了,以前总要硬塞给顺顺玩,结果孩子一下子就给丢了!今天午睡后,顺顺忽然发现了藏在柜子里的绒毛玩具,他挑了一个“多啦A梦”和一个穿着衬衫、背带裤的小熊来,兴致勃勃地玩上了。
先是把小熊的衣服给脱了,要给“多啦A梦”穿,然后又把“多啦A梦”脖子上的小铃铛解下来,给小熊戴上。这样,玩了好一会,这种玩具的质量也不是很好,衬衫的纽扣掉了,铃铛的绳子断了。不过也没有关系!反正搁在柜子也是占位子,孩子喜欢怎么玩就怎么玩吧!
最后,顺顺腻了,丢下一堆玩具就想走,这可不行!我拿起光溜溜的小熊遮住自己的脸,模仿小熊的声音说:“唔唔唔唔唔,我现在没有衣服穿,成光屁股小熊了,我多难看啊!小朋友会羞羞脸的!难为情死了……”顺顺本来已经跑跑门口,他又折回来,有点着急了:“小熊小熊你不要哭啊,我给你穿衣服!”我和他一起帮小熊穿上衣服,纽扣坏了,他也安静地看我缝好。等收拾好了,我再举起小熊说:“顺顺,谢谢你给我穿上了衣服!下个星期天,我还跟你玩好吗?”顺顺笑着点点头,答应了。
记得寒假里看《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书,尹老师说好妈妈要“听话”,其实,在我看来,听话也就是要看到孩子和你的不同,要听到他真正的心声。蹲下来,俯下身,用孩子的眼光来看他的世界,你会发现,这个世界,和我们成人的世界还真的是大不同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