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韩骏的足迹
韩骏的足迹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0,522,638
  • 关注人气:85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植入广告其实是电影里的味精

(2010-11-18 23:58:41)
标签:

电影植入广告

杂谈

植入广告其实是电影里的味精

说到电影,大家好像就是希望好看,但要说到电影中的植入广告,相信大多数人就该摇头或发怒了,问其何故,曰:讨厌!

电影曾经是艺术品,一直承担着“传到授业解惑”的光荣任务。

然不幸,在全球经济浪潮的冲击下,电影一下子被赶出圣殿,“沦为”商品,一种带着工业附加值的商品。

作为精神消费层面的商品,电影在影迷和一般观众心里还依然还浑身带着一种神秘色彩,一种寄托梦想,表达情怀,抒发情绪的色彩。

但是,既是商品就必然逃脱不了“价格”“价值”“成本”“利润”等庸俗的经济学概念,请原谅我用了一个通俗的词汇,庸俗,绝没有半点亵渎知识的意思。

由于商品的天然属性,我们便不难理解,电影的成本来源于投资商或者投资人,而理性的投资商或者投资人投资的原动力一定是对于这部电影的预期利润或者说投资收益的强烈期待。

自从人类度过了最初的物物交换的商品时代,作为消费者对于商品就客观地产生了非常多的要求,这便是商品的品质,电影也一样,品质很重要。

但是,由于精神消费的特殊性,如何打造一部电影的品质就成为了投资人的难题,所以为收回成本降低风险并争取最大利润,就逼迫投资人把收回投资的眼光从单纯的电影本身转向了电影之外,这其实就是植入广告的最初缘起。

日常生活中,我们已经无法割裂广告与我们的关系,所以尽管很少听到消费者说很喜欢广告,但我们依然时刻与广告和谐相处着。

而电影本身又是生活的一种反映和折射,那么在银幕中的生活里出现广告就再正常不过了,这也是电影植入广告的发展力量所在。

仿佛做饭做菜,在菜里加点味精似乎已经成为了约定俗成,所以在一部电影里出现一些植入广告的身影自然也就见怪不怪了。因为我们知道,在菜里如果味精加的恰到好处的话,是会增加我们的美好感受的,就像电影的植入广告,如果做得很讲究的话,不但观众会很欢迎,广告主也会喜笑颜开,因为这种广告毕竟比“赤裸裸”的媒体硬广告更有效,更价廉物美。

但是,假如我们做菜的时候没有一点讲究地放味精的话,估计只能作出难以下咽的菜,所以在一部影片中,假如我们没有考虑剧情本身的需要和照顾观众观影的感受随意或者盲目地植入广告的话,就只能是一个很大众的词能让观众感受了,那就是:恶心!

所以说,其实植入广告与电影的关系是非常暧昧的,仿佛生活中的一些异性关系,处理得好的话,是一种生活的美妙,处理不好的话,就会成为一种生活的灾难!

所以植入广告需要技巧和艺术,就象处理异性关系,也同样需要技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